大學生的角色認同整合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師范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641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宓忠祥;薛桂榮;;角色認同在心理治療中的意義[A];全國首屆康復技術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5年
2 丁園園;姚本先;;大學生主觀幸福感來源的自我報告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劉淮南;;知識分子文化的凸現(xiàn)與“第三種批評”[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十二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1998年年會論文集[C];1998年
4 王穎;;外語外貿(mào)院校女大學生的心理認同[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zhì)教育論文集[C];2009年
5 趙文虎;;新課改背景下學校對教師文化重塑的幾點嘗試[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6 陳寒松;郝慶山;;基于全員角色認知的全面預算管理[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熊月之;;牛津學術訪問雜記[A];近代中國(第五輯)[C];1995年
8 劉金明;孟四清;;天津市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調(diào)查與對策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湯■;;性別話語反思:《浮生六記》與林語堂譯本例析[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沈建國;張軍;;CUBA籃球運動員的角色投入與球隊群體凝聚力關系研究[A];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任說;解析員工的“角色認同”[N];中華建筑報;2003年
2 王春蘭 袁明符 重慶大學貿(mào)易與行政學院;理解和尊重是全體志愿者的首位需要[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3 文輝 欣樺;“80后”女大學生性別角色認同發(fā)生變化[N];中國改革報;2007年
4 張俊蘋;由“三垛”小說看鐵凝的創(chuàng)作轉變[N];文藝報;2006年
5 王正委;建立長效機制 培養(yǎng)農(nóng)村黨員[N];云南日報;2006年
6 楊志勇;勾踐不是榜樣[N];嘉興日報;2005年
7 王華超;韓劇的“熱播”與“冷思”[N];中華新聞報;2005年
8 馬艷玲;同性戀患者早就醫(yī)[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5年
9 毛維祖 湖北總隊一支隊;培養(yǎng)新兵好習慣[N];人民武警;2008年
10 王萬舉(本文作者為作家協(xié)會文藝評論家);到底誰在娛樂[N];河北日報;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錦源;大學生的角色認同整合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2年
2 沈之菲;新課程背景下上海市中小學教師職業(yè)角色認同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吳爽;失地農(nóng)民市民化進程中的角色認同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4 秦浦紅;中學教師入職階段角色認同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5 王慧博;角色承擔與行為特質(zhì)[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6 陳欣欣;80后90后大學生擇偶偏好問卷編制及其擇偶偏好現(xiàn)狀[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7 王文英;管理者性別角色認同和期待的調(diào)查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8年
8 劉博宇;初中生性別角色認同與學業(yè)成績的相關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3年
9 趙會青;大學生移情問卷的編制及其與感戴的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劉瑞利;大學生環(huán)境態(tài)度問卷編制及特點分析[D];西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5787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78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