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與挑戰(zhàn):女性文學學科建設之思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文學院;
【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05JZD00030)
【分類號】:I106-4;G6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賀桂梅;當代女性文學批評的三種資源[J];文藝研究;2003年06期
2 童慶炳;植根于現實土壤的“文化詩學”[J];文學評論;2001年06期
3 喬以鋼;論女性文學的學科建設[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4 喬以鋼;世紀之交中國女性文學研究的新進展[J];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5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曾;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在中國的傳播和發(fā)展[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2 賴大仁;全球化語境與文學研究的轉向——近年來“文化研究轉向”問題討論述評[J];江漢論壇;2004年07期
3 趙勇;“文化詩學”的兩個輪子——論童慶炳的“文化詩學”構想[J];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06期
4 喬以鋼;論女性文學的學科建設[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5 李茂民;文學理論的危機與走向——“文化詩學”研究述評[J];理論與創(chuàng)作;2005年05期
6 周平遠;重建文藝社會學是必要的——文藝學學科發(fā)展的一種構想[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7 田忠輝;文藝學反思與文化詩學走向[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8 黎風;批評的多元化與"文化詩學[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9 湯學智;新理性:回應時代的挑戰(zhàn)[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10 謝玉娥;;論我國婦女/女性·性別研究學科資料建設[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謝玉娥;;論我國婦女/女性·性別研究學科資料建設[A];網絡環(huán)境下的高校社科信息資料建設——全國高校社科信息資料研究會第十二次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張浩;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的精神分析話語剖析[D];北京語言大學;2004年
2 馬春花;中國當代女性文學思潮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宋曉英;精神追尋與生存突圍[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夏秀;原型理論與文學活動[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呂豪爽;文化超越與審美創(chuàng)新[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呂穎;反思與建構[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陸興忍;走向女性主義日常生活詩學[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陸興忍;論中國女性主義批評濫觴的本土話語資源[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2 聶鴻英;張潔小說中的女性意識及其價值[D];延邊大學;2005年
3 尹春嬌;中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困境”探析[D];南昌大學;2005年
4 周永民;90年代中國文化批評[D];南昌大學;2005年
5 畢志娟;女性意識的覺醒與堅守[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山郁蘭;當代女性寫作流變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蔣艷;多元時代的女性批評話語[D];吉林大學;2006年
8 喻琴;齊馬的文本社會學研究[D];南昌大學;2006年
9 陳燕華;跨界敘事[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10 林華珍;男性主體重塑[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信芳;孔子《詩論》與新世紀的學術走向——《詩論》研究述評[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2 錢中文;新理性精神與文學理論[J];東南學術;2002年02期
3 陳駿濤;關于當代中國(大陸)三代女批評家的筆記[J];東南學術;2003年01期
4 張兵,李桂奎;論話本小說中的“女助男”母題[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5 王岳川;后現代“文學性”消解的當代癥候[J];湖南社會科學;2003年06期
6 屈雅君;女性文學批評本土化過程中的語境差異[J];婦女研究論叢;2003年02期
7 王曉路;性屬/社會性別[J];外國文學;2005年01期
8 傅守祥;女性主義視角下的《紅樓夢》人物——試論王熙鳳和賈寶玉的“雙性氣質”[J];紅樓夢學刊;2005年01期
9 吳培顯;“紅色經典”創(chuàng)作得失再評價[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02期
10 劉傳霞;論海峽兩岸女性寫作的思想資源和文化身份[J];濟南大學學報;2001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勇麟;李薇;;構建豐富而獨特的文化版圖——關于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的思考[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2 羅富明;;四川省比較文學學會第九屆年會暨世界少數族裔文學研討會隆重召開[J];當代文壇;2011年05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西籬;感受力 創(chuàng)造力 夢想力[N];中國文化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楊柳;《華文文學》與臺港及海外華文文學在中國大陸的傳播[D];暨南大學;2007年
2 王菁;論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女權主義思想和創(chuàng)作[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3 楊城;埃萊娜·西蘇的陰性書寫理論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5483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4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