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培計劃”項目首席專家的層次與角色定位
[Abstract]:In order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project of "national training plan", we must establish a team of high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project chief experts.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team of project chief experts in local training colleges,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n accurate position for the project chief exper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chief expert of the "national training plan" project from two aspects of level and role, and discusses how the chief expert of the project should take on his own role and mission based on th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the training work.
【作者單位】: 新疆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新疆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BMA090088)
【分類號】:G659.2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朱旭東;;論“國培計劃”的價值[J];教師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2 余新;;有效教師培訓的七個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以“國培計劃——培訓者研修項目”培訓管理者研修班為例[J];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段兆兵;;雙向適應:漸進式課程改革的可行性路徑[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2 陳修梅;;新課改背景下初任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調(diào)查與反思[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12期
3 張建雷;;試論學校建構(gòu)學習型組織的價值意蘊——以學校組織變革為分析視角[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4 邢迎風;;校本研修網(wǎng)絡化研究[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5 高占偉;;《毛澤東詩詞鑒賞與研究》課程的幾點認知[J];才智;2010年13期
6 楊曉艷;唐虢;;校本培訓:背景透視和機制構(gòu)建[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01期
7 李福春;;試析我國教育規(guī)劃中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年04期
8 呂華;;從教育政策學視角看當代世界教育改革[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年11期
9 盧鏡;;我國基礎(chǔ)教育新課改中經(jīng)驗吸收的有限理性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6期
10 馬忠麗;;直面課程與教學改革策略[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周洪宇;;中國教育百年改革的經(jīng)驗教訓[A];北京論壇(2010)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責任與行動:“變革時代的教育改革與教育研究:責任與未來”教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chuàng)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韋立君;美國公立高中能力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翟艷芳;全球教育的理念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史大勝;美國兒童早期閱讀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娜;哲學語用學視域中的教育實踐[D];南開大學;2010年
6 雷冬玉;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偏離與調(diào)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征;新自由主義背景下大學制度變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房?;國家高等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唐恒鈞;頂崗實習中師范生專業(yè)素質(zhì)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王洪席;過程課程觀的構(gòu)建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翠冉;黑龍江省普通高中選修Ⅰ課程實施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玉洋;大學生德育社會化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陶惠萍;教研組文化建設的路徑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4 潘云蕓;新課程背景下中學教研組建設之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5 劉芳;“和合型”教研團隊構(gòu)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哈琴;雙語背景下的少數(shù)民族漢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盛毓;論學校管理中的文化自覺及其運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周怡;推進幼兒園教師合作的管理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趙娟;大學與中小學合作研究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理論與實踐探索[D];淮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張贛萍;我國中小學生“減負”政策的限度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燕飛,陸仲耀;試論高校辦公室主任的角色定位[J];南通職業(yè)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2 陳志剛,楊麗;大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角色定位[J];臺聲.新視角;2005年02期
3 葛智星;“護理”四重唱[J];高校招生;2005年10期
4 陳德勝;徐剛;崔忠洲;;學分制條件下輔導員角色的定位[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5 張曉璐;;論高校系級教學秘書的角色定位與能力修養(yǎng)[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牛立波;;高校輔導員角色的重新定位及認識[J];濱州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7 王秀繁;;試述系(部)辦事員的角色定位及基本素質(zhì)[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8 沈輝;張宏偉;;在新課程標準下高校體育教師的角色定位[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9 姚金鳳;;論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10 馮靖雯;;論兼職輔導員的角色定位[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7年S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駱衡;;在讀研究生擔任研究生兼職輔導員角色定位分析[A];第一屆貴州博士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莫于川;黃鑫;;大學章程的非典型分析——兼談大學章程在大學治理中的角色定位[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3 龍運友;丁明科;;高等醫(yī)學院校新生角色定位初探[A];第二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論文集[C];2003年
4 溫孚江;;農(nóng)業(yè)高校在新農(nóng)村建設中的角色定位[A];山東省科協(xié)農(nóng)科學會群、山東省農(nóng)學會2006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李楓;王全;劉昭;張宇寧;;案例教學與文秘課程改革——大慶師范學院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研究項目《漢語言專業(yè)課程體系與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編號YZD004[A];高教科研2006(下冊:專題研究)[C];2006年
6 劉偉;;高等院校輔導員角色定位研究[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7 朱煒;;加強輔導員培訓培養(yǎng) 推進輔導員隊伍職業(yè)化專業(yè)化建設初探[A];福建省高校輔導員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壇優(yōu)秀論文匯編[C];2008年
8 肖凡;胡宗球;;新課程 新要求 新角色——析高中新課程改革對師范教育的新要求[A];中國化學會2005年中西部十五。▍^(qū))、市無機化學化工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9 潘黎;劉元芳;;研究型大學在創(chuàng)新型國家中的角色定位[A];首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shù)研討會2005年論文集(上)[C];2005年
10 覃建巧;;外語教師專業(yè)生活方式審思[A];貴州省外語學會2008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蕭淑貞;就業(yè)結(jié)構(gòu)與角色定位[N];中國婦女報;2005年
2 吳立許;大學生“村官”的角色定位[N];中國人事報;2009年
3 梁山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太平王村村主任助理 張紅燕;搞好“角色定位”投身建設實踐[N];濟寧日報;2010年
4 楊金廷 王紅衛(wèi);大學生黨建的角色定位與功能[N];光明日報;2004年
5 劉殿興 唐未兵;創(chuàng)建特色是地方商科院校加快發(fā)展的必由之路[N];光明日報;2006年
6 安徽大學高教所 楊玉潔;政府在高教管理中角色定位[N];安徽日報;2009年
7 方海潮 蘇肖峻;林州市:引導大學生村干部角色定位[N];安陽日報;2008年
8 華中科技大學建規(guī)學院 李磊;新時期高校輔導員角色定位[N];湖北日報;2008年
9 李曉紅;關(guān)于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思考[N];團結(jié)報;2008年
10 李虹 田艷;如何培養(yǎng)大學生的服務意識[N];中國旅游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夏桂華;基于層次定位的我國高校核心競爭力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的制度障礙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敬然;政府分權(quán)下大學自主的實現(xiàn)[D];吉林大學;2011年
4 張陽;多元評價視角下的大學定位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5 林木村;臺灣高等教育的辯學模式變革與發(fā)展[D];蘇州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瓊芝;我國高校教師流動的管理機制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陸俞靜;國內(nèi)研究型大學教師角色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3 周格;高等院校輔導員角色定位及其素質(zhì)建設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白曉鴿;高等院校教師人力資源管理的研究[D];天津工業(yè)大學;2005年
5 江麗媚;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與隊伍建設[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6 張鳳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角色定位及角色培養(yǎng)[D];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
7 李青;全日制女碩士研究生的角色定位分析研究[D];山西大學;2012年
8 鮑立剛;廣西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研究[D];貴州大學;2008年
9 張志;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yè)化發(fā)展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尹健偉;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工作機制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3919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91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