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育人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
[Abstract]: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the practice of educating people is the weakest link i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o strengthen practice and educate people is to overcome this weakness. General Secretary Hu Jintao's proposal to young college students to learn from practice and the mass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We should adhere to theoretical study, integrate innovative thinking with social practice, learn from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cultivate innovative thinking in practice, and establish a correct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作者單位】: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黨委;
【分類號】:G64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冬雷;;實踐教學與情感體驗相結合 走實踐育人之路[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9年08期
2 劉震;;新時期農(nóng)業(yè)高校開展實踐育人的探索與實踐[J];成功(教育);2010年01期
3 孫楚航;;創(chuàng)新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的一種嘗試——開展大學生“三進三同”社會實踐的探索與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年04期
4 潘清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環(huán)境育人和實踐育人[J];民族論壇;2006年06期
5 楊建超;;基于發(fā)展視角下的青年大學生成長對策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年11期
6 仇志海;趙雷;凌月蓮;;探索社會實踐工作思路,實現(xiàn)實踐育人功能[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年14期
7 蔣建其;;論高校共青團實踐育人的實現(xiàn)途徑[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8 桑玉成,黃芳;樹立全員育人、環(huán)境育人、實踐育人的新理念[J];復旦教育論壇;2005年03期
9 劉寶靜;;強化“實踐育人”觀念,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學生[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年35期
10 張美蘭;;學校德育:重在實踐育人[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鄧建華;;實踐育人 體驗為本[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2 王文杰;董靜;李振興;;淺析新時期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發(fā)展趨勢[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第12卷)[C];2010年
3 谷正杰;白凌婷;;高校共青團組織在大學生成長成才中的功能[A];2011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曾清華;邱遠;劉柏青;;廣東省青年大學生生活方式不良狀況及其成因研究[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5 秦樹理;;培養(yǎng)合格公民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胡四蓮;;用科學發(fā)展觀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A];學術交流質(zhì)量與科技研發(fā)創(chuàng)新——中國科協(xié)第三屆學術交流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8年
7 陳篤欽;;增強大學生責任意識教育的實踐與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6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06年
8 胡蝶;;新時期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幾點思考——基于學校教育的視角[A];第三屆全國農(nóng)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9 黃蓉生;;含弘論叢總序——走進新農(nóng)村[A];走進新農(nóng)村——西南大學研究生《含弘論叢》[C];2010年
10 黃蓉生;;總序[A];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問題研究——重慶市研究生馬克思主義論壇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朱鑫銓 張茜;揚大數(shù)科院實施“333”實踐育人工程[N];科技日報;2010年
2 記者 胡航宇;構建實踐育人長效機制[N];中國教育報;2011年
3 李法瑞;“實踐”使學生增長才干[N];上海科技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董洪亮;理論鑄魂 實踐育人[N];人民日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白鋒哲;下鄉(xiāng):培育精神成長的根[N];農(nóng)民日報;2005年
6 通訊員 韓顏尊;為大學生成長提供良好環(huán)境[N];人民鐵道;2009年
7 楊保筠;中日韓青年大學生的價值取向[N];中國社會報;2007年
8 ;著重思想作風培養(yǎng)錘煉鍛造優(yōu)秀人才[N];人民公安報;2005年
9 記者 李燕飛;第二期青年大學生干部培訓班開訓[N];邊防警察報;2006年
10 ;喜看大學生踴躍參軍[N];光明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陶麗;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的大學生成長軌跡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2 郝運;美國高校服務學習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吳寧;論社會歷史發(fā)展中非理性的作用[D];武漢大學;1996年
4 徐先艷;馬克思的社會存在論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
5 朱曉蘭;我國青年田徑運動員不同載荷壓力下的足部外形特征[D];北京體育大學;2008年
6 徐麗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模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7 韓國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張廣奎;人民詩人卡爾·桑伯格[D];中山大學;2005年
9 陳輝;現(xiàn)代社會制度構建的人性訴求[D];黑龍江大學;2006年
10 李桔元;廣告語篇中的意識形態(tài)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秦川;對高校大學生實踐育人機制的反思與重構[D];吉林大學;2009年
2 陳燁;德育視域下的高校實踐育人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2年
3 邢強;當前我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向羅群;論修辭學的社會實踐[D];廣西大學;2007年
5 王秀廷;中學政治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曾克強;基于大學生品格培養(yǎng)的社會實踐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7 高麗倩;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8 任義芬;社會實踐對中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影響綜合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閃茜菁;新形勢下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魏立娟;大學生志愿服務的“育人價值”與實踐路徑[D];蘭州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2077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07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