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疆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國家認同教育的思考
本文選題:新疆少數(shù)民族 + 大學生; 參考:《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年11期
【摘要】:新疆是反對境內(nèi)外敵對勢力利用民族宗教對我國實施分裂與滲透的前沿,而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是新疆的未來,也是西方敵對勢力和境內(nèi)外三股勢力與我爭奪的重點。調(diào)查顯示,敵對勢力的歪曲宣傳使得部分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狹隘的民族意識較濃,進而弱化了他們的國家認同意識。為此,必須健全高校國家認同教育體系,重視雙語教育,增加學生活動中國家認同教育的情感體驗,注重對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的人文關(guān)懷,在學校中舉辦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以此來增強國家認同教育的感召力。
[Abstract]:Xinjiang is the front line of oppos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hostile forces to use ethnic religion to split and infiltrate our country, while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are Xinjiang's future, and are also the focal points of the western hostile forces and the three domestic and foreign forces competing with us. The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 misrepresentation and propaganda of hostile forces make some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narrow national consciousness stronger and weaken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consciousnes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national identity education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tach importance to bilingual education, increase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of national identity education in students' activities, pay attention to the humanistic care of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and hold traditional minority festival activities in school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identity education appeal.
【作者單位】: 石河子大學體育學院;石河子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新疆少數(shù)民族學生國家認同研究”(編號:11XJJAZH003)
【分類號】:G64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陸海發(fā);袁娥;;邊疆少數(shù)民族國家認同建設(shè)的意義、挑戰(zhàn)與對策[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4期
2 郭穎;;新疆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國家認同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志遠;;論國家認同與民族(族群)認同的共生性[J];前沿;2010年19期
2 谷家榮;;地域、身份與認同——云南金水河村傣族跨國婚姻調(diào)查[J];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04期
3 李學保;;民族認同、族裔民族主義與后冷戰(zhàn)時代的世界沖突[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4期
4 張殿軍;崔慧姝;;民族區(qū)域自治地方法律變通的價值蘊涵[J];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5 吳玉敏;;公民道德建設(shè)中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相統(tǒng)一探析[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6 張廷剛;;我國民族關(guān)系新情況新問題成因及對策——基于“3·14”和“7·5”事件的思考[J];人口.社會.法制研究;2010年00期
7 徐蓉;;培育中華各族現(xiàn)代意識研究[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8 孔新峰;;“以現(xiàn)代文化為引領(lǐng)”的政治學解讀:國族認同構(gòu)建的視角[J];實事求是;2012年01期
9 周建新;黃超;;跨國民族勞務(wù)輸出中的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以龍井市龍山村S屯朝鮮族勞務(wù)輸出韓國為例[J];思想戰(zhàn)線;2011年02期
10 謝玲;秀梅;;新疆多民族地區(qū)大學生國家認同現(xiàn)狀與存在的問題探析[J];塔里木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金柄珉;;試論跨國民族的多重認同——以對中國朝鮮族認同研究為中心[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族群交往與宗教共處”社會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周建新;黃超;;跨國民族勞務(wù)輸出中的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以龍井市龍山村S屯朝鮮族勞務(wù)輸出韓國為例[A];第九屆中國世界民族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3 張東寧;;國際視角下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與中國社會發(fā)展[A];第九屆中國世界民族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4 黃巖;;促進國家認同,構(gòu)建和諧多民族國家[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論叢(2011年)[C];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旭鵬;文化認同理論與歐洲一體化[J];歐洲研究;2004年04期
2 李明明;試析歐洲認同與民族認同的關(guān)系[J];歐洲研究;2005年03期
3 王海峰;;塑造國家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shè)的戰(zhàn)略使命[J];求索;2010年08期
4 劉建紅;張京玲;;“民族認同,國家認同”與青少年自尊的關(guān)系[J];社會心理科學;2008年02期
5 許紀霖;;現(xiàn)代中國的民族國家認同[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論壇;2005年06期
6 董小燕;試論歐洲認同及其與民族意識的張力[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4年01期
7 郭艷;全球化時代的后發(fā)展國家:國家認同遭遇“去中心化”[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4年09期
8 馮潤民;;全球化語境下的民族精神教育[J];思想理論教育;2007年03期
9 王劍峰;族群性的陷阱與族群沖突[J];思想戰(zhàn)線;2004年04期
10 王欣;;政治文化發(fā)展與大學生政治認同教育[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超;;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就業(yè)難的成因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jīng)濟;2011年36期
2 劉震宇;;淺析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網(wǎng)絡(luò)行為的影響與引導[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5期
3 劉桂娥;蔡秀娟;肖華;;普通高校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教育和培養(yǎng)工作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年16期
4 郅潔;楊坤;;新疆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難就業(yè)因素分析及就業(yè)渠道的拓展[J];成功(教育);2012年07期
5 姜國峰;成團英;楊慶玲;;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社會認同運行機制的社會化視野解讀[J];保山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6 張玉祥;陳s,
本文編號:20835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83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