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yè)政策效力的階層差異分析
本文選題:社會階層 + 就業(yè)政策; 參考:《高教探索》2014年01期
【摘要】:同樣的大學生就業(yè)政策對不同社會階層的大學生產生的影響不同,這體現了大學生就業(yè)政策效力的階層差異。大學生就業(yè)政策效力的階層差異既產生于政策決策過程中不同階層利益表達的不均衡,又產生于政策執(zhí)行中不同階層社會資源的儲備與利用的不均衡。這種政策效力的階層差異會對社會階層的合理流動造成阻礙。要消解大學生就業(yè)政策效力的階層差異,一方面要充分吸納各階層代表參與政策制定的過程,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出臺一系列的配套政策,以建立促進公平就業(yè)的企業(yè)制度環(huán)境和立法環(huán)境以及相應的反就業(yè)歧視法和社會保障機制。
[Abstract]:The same employment policy has different effects on college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social strata, which reflects the class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employment policies. The stratification differ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olicy effect is not only due to the imbalance of the interest expression of different strata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 decision, but also to the imbalance of the reserve and utiliz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of different strata in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This class difference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olicy will hinder the reasonable mobility of the social class. To eliminate the class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olicies, on the one hand, 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absorb representatives from all strata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 formul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government to issue a series of supporting policies.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enterprise system environment and legislative environment to promote fair employme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law and social security mechanism.
【作者單位】: 南昌大學教育學院;江西科技學院高教所;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失業(yè)大學生群體的社會風險治理研究”(項目批準號13CGL112)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大學生就業(yè)中的政策供求研究”(項目批準號11YJA880070)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羅爾斯正義視角下的大學生就業(yè)問題研究”(項目批準號JY1220)研究成果
【分類號】:G647.3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吳慶;;大學生就業(yè)政策過程與大學生參與[J];教育與職業(yè);2008年08期
2 吳永生;王飛;;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基于制定程序的視角[J];理論探討;2006年05期
3 劉秀光;;政策無奈性:對貨幣政策效力的另一種闡釋[J];生產力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孔珍;洪成文;;教育政策模型的比較研究——政策主體和政策環(huán)境的視角[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2 蔡新燕;;我國社會資本現狀及其對公民政策參與的阻滯[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3 鄧華;張鳳軍;楊建平;;“動態(tài)均衡”視域下的公共政策有效性分析[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4 楊芯;;論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行政參與[J];才智;2008年23期
5 顏如春;論改進與優(yōu)化我國公共決策系統(tǒng)[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3年05期
6 易申波,張斌;淺析中國人口政策[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2年03期
7 何周富;;公共理性:公共政策執(zhí)行不可忽視的問題[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8 梁芷銘;;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企業(yè)政策的生態(tài)學分析[J];創(chuàng)新;2011年02期
9 崔斌;陳功;李寧;鄭曉瑛;;我國殘疾預防政策分析[J];殘疾人研究;2011年01期
10 曾賤吉;;西方國家對私立高校的管理[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李妙顏;;緩解社會各階層利益沖突途徑探討[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 構建和諧社會”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楊瑞明;;跨越數字鴻溝:美國的公共政策與公共利益[A];中國傳播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九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尹超;王飛;;我國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差距的公共政策審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與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學術年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10·?2)[C];2011年
4 何華兵;;政策過程理論回顧與展望——文獻述評[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鄧華;張鳳軍;;社會管理中的客體流變及政府的預測性應對——以失業(yè)群體的流變及應對策略為例[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李玉春;;淺議我國政府危機管理中公共政策的困境[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哲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李玉春;;淺議我國政府危機管理中公共政策的困境[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何華兵;;政策過程理論與中國經驗[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會暨“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9 段德罡;戴海雁;;試論旅游規(guī)劃的公共政策屬性[A];規(guī)劃創(chuàng)新:2010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迎春;論當代中國大眾傳媒的政治功能[D];蘇州大學;2010年
2 羅國亮;災害應對與中國政府治理方式變革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周W,
本文編號:17946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794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