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讀我國高校學生權力
本文選題:學生權力 + 合法性 ; 參考:《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10期
【摘要】:高校學生權力是建基于特定的權力資源,對特定客體施加影響,以實現(xiàn)特定預期的一種主體能力。其合法性來源于學生的主體地位及高校內部民主管理與學生利益維護的需要。雖然學生權力應當是高校內部權力結構中一種重要的主體權力,但與其他主體權力相比,學生權力是一種弱權力。學生權力現(xiàn)象在我國高校組織中是客觀存在的,并有上揚的趨勢,但同時也面臨諸多困境。針對現(xiàn)實困境,保障學生權力合法存在與有效運行的應然路徑是:在確定學生權力合法邊界的前提下,樹立正確的學生權力觀,構建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體系,創(chuàng)建適切的學生權力運行平臺。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power is a kind of subjective ability which is based on specific power resources and exerts influence on specific objects in order to realize certain expectations.Its legitimacy comes from the main position of students and the needs of democratic management and the maintenance of students' interests.Although the student power should be an important subject power in the power structur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student power is a weak power compared with other subject power.The phenomenon of student power exists objectively in the university organiz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has the tendency of rising, but it also faces many difficulties at the same time.In view of the practical predicament, the proper way to ensure the legitimate existence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students' rights is to set up a correct view of students' power under the premise of determining the legitimate boundary of students' rights, and to construct a perfect legal system of protection.Create appropriate student power running platform.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分類號】:G64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高鵬程;;權利與權力的關系——從斯賓諾莎、邊沁到霍菲爾德[J];北方論叢;2007年06期
2 曹薇;;大學內部學生權力探析[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河寧;;組織意象圖式中的組織傳播隱喻[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2 金玲;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與英才培養(yǎng)問題[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3 常素巧;齊麗紅;鄒愛榮;;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性障礙及政策建議[J];保定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3期
4 張旺;世紀之交美國社區(qū)學院的發(fā)展動向[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5 陳超,郄海霞;西方大學拓展交往功能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6 郭建如,馬林霞;社會學的制度與教育制度研究初探[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7 李子江;美國大學學術自由的特色[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8 蔣洪池;;21世紀美國大學治理面臨的挑戰(zhàn)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9 張男星;;論課程的政治權力——俄羅斯當權政治力量與課程政策的價值取向[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10 張小敏;;哈佛道德推理課程對我國高校道德教育的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碧虹;;政府在高等教育融資中職責轉變的原因探析[A];2006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2 汪居揚;;業(yè)主維權和社區(qū)權力結構的變遷——基于對社區(qū)糾紛的一項研究[A];秩序與進步:社會建設、社會政策與和諧社會研究——浙江省社會學學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暨2007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王學海;;學術權力概念及學術權力主體[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4 茶世俊;;教育政策的權力分析芻議[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5 羅堯成;;創(chuàng)新性取向下的大學課程結構優(yōu)化策略[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6 鄒曉平;;精英高等教育與大眾高等教育:兩個體系的解讀[A];特色·個性·人才強國戰(zhàn)略——2004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4年
7 王志剛;鄭存庫;;論一般地方高校的個性化發(fā)展[A];特色·個性·人才強國戰(zhàn)略——2004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4年
8 盧勃;;高等教育的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兼談高等教育的本體存在問題[A];科學發(fā)展觀和中國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5年
9 胡仁東;;大學組織內部機構設置協(xié)調機制探析[A];科學發(fā)展觀和中國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5年
10 張國兵;;高教結構調整與教育政策的權力限度[A];科學發(fā)展觀和中國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偉;新技術革命條件下企業(yè)組織結構創(chuàng)新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3年
2 祁型雨;利益表達與整合[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3 楊頡;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方統(tǒng)法;組織設計的知識基礎論[D];復旦大學;2003年
5 范今朝;權力的空間配置與組織的制度創(chuàng)新[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肖化移;高等職業(yè)教育質量標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宜勇;大學組織結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李文祥;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效率困境與超越[D];吉林大學;2004年
9 王艷華;信仰的人學價值意蘊[D];吉林大學;2004年
10 甄志宏;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的沖突與融合——中國市場化改革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堯成;中國大學課程結構改革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2 柯聞秀;高校課程國際化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3 朱國輝;建立我國高等教育評估中介機構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4 余芳;我國公立中小學校和教師關系的法理學探析[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徐樹成;美國高等學校社會服務職能之歷史探析[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6 殷小平;高等醫(yī)學院校的人文教育[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2003年
7 鄧光平;重慶高校低收入家庭學生受教育機會問題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8 胡小桃;高職課程建設的新理念:在適應中超越[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曹穩(wěn);成功性就業(yè)與當前大學生職業(yè)指導策略[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江磊;論信息社會政府組織網(wǎng)絡化[D];浙江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劉香菊;周光禮;;大學章程的法律透視[J];高教探索;2004年03期
2 蔣凱;;社會公正與大學角色[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麗嬋;;大學學生權力的彰顯及其影響因素[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年08期
2 董偉武;胡玲;;高校突發(fā)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干預路徑[J];教育評論;2011年03期
3 丁愛春;王梅霧;;大學英語教師的科研動力:不同學科的解釋[J];教育學術月刊;2011年07期
4 劉會勝;周小金;;中國大學,永恒的機構還是應時的存在[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11年04期
5 謝瀑;;大學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的合法性及其去行政化[J];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6 丁念金;焦利轉;;學生的課程決策權力:依據(jù)、構成及保障[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1年09期
7 丁福興;;利奧塔的后現(xiàn)代知識觀及其對高校教師評價的啟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年07期
8 劉根厚;;高校學生管理制度功能的失落與復歸[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24期
9 陳金圣;龔怡祖;;去制度化:大學行政化的新制度主義救贖[J];高教探索;2011年04期
10 陳文惠;;高校項目經(jīng)費管理的分析與思考[J];經(jīng)濟師;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劉勇;;學生管理要始終滲透一個“情”字[A];中國職教學會德育教育工作委員會德育教學研究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胡藝;“生死狀”的合法性質疑及學生安全保護[N];工人日報;2010年
2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熊丙奇;依法化解高校債務[N];北京科技報;2009年
3 曹林;“體育特長生”丑聞暴露“加分腐敗”[N];中國商報;2006年
4 張建新邋薛飛;教育部提醒:謹慎選擇“洋!鳖A科[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
5 ;保送讀研能否作為立功獎勵[N];檢察日報;2005年
6 本報記者 徐殿龍 實習生 劉曉陽;海歸當心認證關 留學擇校須謹慎[N];經(jīng)濟參考報;2005年
7 本報記者 戴敦峰;炮轟高校積弊 張鳴:“不平則鳴”[N];南方周末;2007年
8 蔣芝蕓;大學精神:不讓理性批判缺席[N];天津教育報;2007年
9 劉美葆邋本報記者 莊嚴;校園代理有隱憂[N];吉林日報;2007年
10 蘇江元;大學生打工緣何遭遇維權真空[N];中國民族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米俊魁;大學章程價值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2 秦秋田;大學的現(xiàn)代性審視與合法性構劃[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3 李明忠;論高深知識與大學的制度安排[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4 陳權;當代中國公立高校內部權力結構及運行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荀振芳;大學教學評價的價值反思[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6 王玲;美國知識觀轉型與大學本科教學模式變革之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朱平;制度倫理視角下的高等教育制度[D];廈門大學;2007年
8 劉立志;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政策發(fā)展的理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霞;高等學校學生權力問題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董向宇;微觀政治視域中我國高校學生權力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3 楊瑾瑜;大學學生權力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4 高建芳;美國高校學生權力演進歷程探析[D];河南大學;2007年
5 雷國華;高校學生權力保障機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08年
6 高艷利;我國高等教育中介組織生存發(fā)展問題及對策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7 王茜;大學治理視域下的大學章程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楊娟娟;社會轉型期我國大學內部治理結構優(yōu)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9 楊盛花;制度分析理論視角下我國高校教學管理制度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10 巫麗君;農(nóng)業(yè)院校更名問題的公共政策分析[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7465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746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