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南開特色的大學精神
本文選題:大學精神 切入點:南開精神 出處:《求是》2012年06期
【摘要】:正大學之大,首在精神之偉大,這種精神正是大學興教育人的根基和靈魂。建設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學,更需要這種精神的引領和支撐。建校90多年來,南開大學始終堅持自身的歷史傳統(tǒng)與風格特色,不斷培育和弘揚具有南開特色的大學精神,并將之內化到辦學育人各項事業(yè)中,為國家和民族培養(yǎng)了以周恩來、陳省身、曹禺、吳大猷等為杰出代表的一大批胸懷遠大的才雋英杰,成就了不同凡響的"南開現象";
[Abstract]:The university is big, the first is the great spirit, this kind of spirit is the foundation and soul of university education.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class and high-level universities needs the guidance and support of this spirit.Since its establishment for more than 90 years, Nankai University has always adhered to its own historical tradition and style, cultivated and carried forward the spirit of the university with Nankai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grated the spirit of Nankai University into the various undertakings of running schools and educating people, thus cultivating Zhou Enlai for the country and nation.Shiing-Shen Chern, Cao Yu, Wu Ta-you and other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 of a large number of lofty minds Jun Yingjie, the achievement of the extraordinary "Nankai phenomenon."Return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黨委;
【分類號】:G64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瑞法;大學精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易旨歸──從文化的角度看大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及其他[J];黑龍江高教研究;1999年02期
2 孫兆澤;大學理性之重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年20期
3 馮剛;;弘揚大學精神 推進高校德育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年10期
4 文大稷;秦在東;;論創(chuàng)新大學文化與培育大學精神[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年16期
5 張祖華;;現代大學精神的共性解讀和構建策略[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0年06期
6 李淑云,趙厚亞,王殿才;談高校校園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建設[J];山東電大學報;2003年02期
7 顧秉林;明確方向、共同研究、創(chuàng)新發(fā)展[J];科學中國人;2004年03期
8 康懷遠;大學精神和大學生素質[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9 劉智運;弘揚大學精神 提升大學品位[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10 余輝,胡瑜嬌;試論大學精神與大學法制建設[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邱子輝;;構建三級配套體系,提高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A];2009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李文榮;陳霞;;用延安精神促進農科院校發(fā)展——以云南農業(yè)大學為例[A];農職業(yè)教育與經濟社會發(fā)展——云南省農業(yè)教育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3 王洪明;佟曾;;科學發(fā)展觀視域下行業(yè)特色型大學核心競爭力的培育[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4 沈紅;;世界一流大學的必經之路——兼論研究型大學的本質屬性[A];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與建設高等教育強國——2010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謝和平(作者為四川大學校長);大學文化、大學精神與川大精神[N];光明日報;2004年
2 顧玉平;談談大學精神[N];南通日報;2007年
3 肖擎;大學精神之上的精神[N];長江日報;2005年
4 西南財經大學黨委書記 涂文濤;努力培育大學精神[N];光明日報;2004年
5 記者傅繼紅;四校長縱論大學精神[N];中國經濟時報;2003年
6 胡虹婭;大學精神的放逐與高校高層的兩難[N];人民政協(xié)報;2005年
7 青島大學校長 徐建培;培育新世紀大學精神[N];光明日報;2002年
8 儲朝暉 教育學博士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秘書長;中西異趣歸善真[N];中國教育報;2011年
9 吳傳喜;大學精神:高校綜合競爭力的核心[N];中國教育報;2004年
10 黑龍江大學校長 張政文;簡談大學精神[N];光明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亞敏;大學精神探論[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2 常艷芳;大學精神的人文視界[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3 宋承祥;教育結構元視野中的高等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封海清;西南聯(lián)大的文化選擇與文化精神[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5 陳功江;校訓:大學個性化之彰顯[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6 吳立保;中國近代大學本土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戴聯(lián)榮;大學生態(tài):文化人格共生和建構[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8 伍運文;中國高等教育產業(yè)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9 周景春;中國大學理念的文化哲學審視[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李福杰;大學文化視野下的大學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曉云;歐洲中世紀大學教師與大學精神[D];江西師范大學;2004年
2 李艷;大學精神與現代大學教師發(fā)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3 田起香;論現代大學形象及其塑造[D];吉林大學;2009年
4 黃潔莉;論和諧校園構建中大學精神的培育[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5 祖霞;大學隱性課程的德育功能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6 陳瑞;試論我國現代大學精神的失落與重塑[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張儼;大學精神的缺失及其培育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8年
8 封連武;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大學精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李貝貝;“選秀”盛行與大學精神之重塑[D];青島大學;2009年
10 馬淑麗;我國大學治理的泛行政化問題及對策研究[D];山西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7204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720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