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文化觀與高校文化建設探究
本文選題:馬克思主義文化觀 切入點:高校 出處:《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年08期
【摘要】:馬克思主義文化觀及其中國化的成果是文化建設的指導理論,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文化觀,在大力提倡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今天,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高校是文化建設的高地和引領者,高校應在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的指導下,深刻認識高校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準確把握高校文化建設的價值取向,積極創(chuàng)新高校文化建設的有效載體,努力營造高校文化建設的濃郁氛圍,著力打造高校文化建設的人才隊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文化。
[Abstract]:Marx's view of culture and China the achievements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ory,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Marx's view of culture, vigorous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socialist culture today,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lands and the leader of Marx's view of culture in universities should be under the guidance of great significance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ccurately grasp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 effective carrier of positive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strive to create a rich atmosphere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strive to build the college cultural construction personnel,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ina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作者單位】: 揚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社會科學部;揚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科技處;
【基金】: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馬克思主義社會有機體理論發(fā)展史研究”(編號:11YJA710077)
【分類號】:G641
【共引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正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2 李新曦;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與人的素質塑造[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3 董耀鵬;社會主義國有經(jīng)濟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4 崔祿春;建國以來中國共產(chǎn)黨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5 侯典明;江澤民與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6 張占斌;博彩業(yè)與政府選擇[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7 姜洋;中國證券商監(jiān)管制度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0年
8 王廣彬;中國社會保障法制史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9 毛曦;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地理[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10 張拴平;張申府哲學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立慧;中國共產(chǎn)黨探索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歷史經(jīng)驗[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王惠君;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模式[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3 高常營;渴望家園的回歸——世紀之交人文精神重建問題的反思[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4 趙瀾波;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生活方式與人的全面發(fā)展[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5 孫文營;論當前中國社會轉型的趨勢、困境與出路[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6 張春玲;對我國經(jīng)濟體制與經(jīng)濟增長方式關系的歷史剖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7 李照修;鄧小平政治體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8 朱洪強;鄧小平對外開發(fā)思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9 游紅武;后冷戰(zhàn)時代國際沖突探源[D];暨南大學;2000年
10 廖秋紅;媒介的社會倫理角色定位[D];暨南大學;200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曄;徐晨;;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建設的必要性與有效途徑探析[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年07期
2 吳貝;;淺談現(xiàn)代藝術教育對高校文化教育的影響[J];大眾文藝;2011年14期
3 劉英娟;;高校文化引領城市社區(qū)文化發(fā)展研究[J];青春歲月;2011年12期
4 王恩清;;發(fā)揮地方高校文化優(yōu)勢,參與唐山文化強市建設[J];改革與開放;2011年18期
5 魯璐;張峰瑋;;高校視覺識別系統(tǒng)的特質[J];浙江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6 于娜;;高校檔案如何為校園文化建設服務[J];辦公室業(yè)務;2011年08期
7 吳浩;;社團建設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促進作用[J];華章;2011年22期
8 陰燕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中國先進文化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J];世紀橋;2011年11期
9 肖文左;李美旭;楊振野;;加強校園低碳文化建設的探討[J];遼寧農(nóng)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10 付兆佳;;高校文化型課程管理初探[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王志寧;馬謙;;論高校文化和教材建設的關系[A];探索的腳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設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郭大成 趙小林 馬銳 趙豐年 李馨;創(chuàng)新高校文化[N];光明日報;2003年
2 王海妮邋邢虹;看一朵朵奇葩綻放[N];南京日報;2008年
3 陳衛(wèi)軍;亮麗的洪山區(qū)高校文化[N];中國文化報;2000年
4 粟平鈞;構建和諧高校文化的思考[N];西部時報;2007年
5 王菁華;高校文化對城市文化建設的推進作用[N];光明日報;2002年
6 遼寧師范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 劉筏筏;高校和諧文化建設的對策研究[N];大連日報;2007年
7 蒲芝權;發(fā)揮高校在文化建設中的作用[N];貴州日報;2007年
8 林升樂 四川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合并高校的文化生成[N];中國教育報;2010年
9 安徽財貿(mào)職業(yè)學院 羅虹;和諧校園是高校發(fā)展的基礎[N];安徽日報;2007年
10 記者 張俊卿邋通訊員 劉志 石培明;高校助力地方提升文化軟實力[N];光明日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閻宇;新時期應對高校學生反主流文化的對策性思考[D];吉林大學;2006年
2 程利濱;企業(yè)文化與高校文化的比較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9年
3 王曉偉;文化型校園構建研究[D];齊齊哈爾大學;2012年
4 黃新穎;高校文化管理項目的評價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1年
5 賈芫鈞;高校意識形態(tài)信息控制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6743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74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