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中醫(yī)院校建構(gòu)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的困境與優(yōu)勢
本文選題:中醫(yī)院校 切入點:思想政治理論課 出處:《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S2期
【摘要】:中醫(yī)院校因其特殊的學科建制與專業(yè)背景,在構(gòu)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過程中面臨著獨特的困境,同時又有著巨大的優(yōu)勢。學生實利主義思維模式、專業(yè)課程繁重、校園人文環(huán)境薄弱以及教師隊伍的不穩(wěn)定性是其主要制約因素。而中醫(yī)與思政課的內(nèi)在契合性、醫(yī)學專業(yè)的實踐特性以及當下社會對醫(yī)學生道德品質(zhì)和人文素養(yǎng)的強烈訴求則是其有利條件。高等中醫(yī)院校應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解決困境,構(gòu)建特色鮮明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
[Abstract]:Because of its special discipline system and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ed with a unique dilemma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t the same time, they have great advantages. The weakness of campus humanistic environment and the instability of teachers are the main restrictive factors. The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specialty and the strong demands of the society on the moral quality and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of medical students are its favorable conditions.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advantages and solve their difficulties. Construct the characteristic distin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lesson practice teaching pattern.
【作者單位】: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成都中醫(yī)藥大學校教改課題“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行義工學分制實踐教學方式研究”(JGYB201019)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6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海;;以合乎中醫(yī)專業(yè)特點的方式立德樹人——高等中醫(yī)藥院校實現(xiàn)思想政治理論課有效教學的特殊路徑[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年04期
2 鄧先奇;段喜春;;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組織和實施[J];湖北社會科學;2006年01期
3 柳禮泉;;論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形式[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7年03期
4 鎖茜;;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性教學探索[J];河南商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5期
5 豆艷榮;;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歷史教學(下半月刊);2011年10期
6 邵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的構(gòu)建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7 李松林;李會先;;關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幾點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8 侯云霞;于金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與實踐教學思考[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7年02期
9 柳曉夫;;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研究與應用[J];高等職業(yè)教育(天津職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10 肖迎春;;誤區(qū)、困境與對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反思[J];雞西大學學報;2011年10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郭純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2 王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9年
3 劉漢君;醫(yī)學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文旗;;語文課堂教學目標設置的問題與對策研討[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2期
2 李群;;高中文理分科的國內(nèi)外狀況和現(xiàn)實思考[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3 姜家生;;地方農(nóng)科院校研究生參與學術(shù)活動情況的調(diào)查與思考——以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為例[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4 吳玉梅;高校英語教師的作用及素質(zhì)[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5 孫運蘭;朱寶忠;劉小芳;;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yè)英語分層次教學模式的探討[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6 郭娟;;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2期
7 吳雪梅,鄭海燕;探索新課程改革下教學評價的新形式[J];安康師專學報;2005年04期
8 王有煒;蔣德勤;;“移動課堂”:當下思想政治理論課走出困境的新路向[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9 周斌;;試論高職院!痘A》課多元化實踐教學模式的建構(gòu)[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10 張文;黃建華;;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初探——以河源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思教部的教學實踐為例[J];安順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馬艷云;;西方學習動機理論的發(fā)展演變歷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曾令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探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8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一)[C];2008年
3 劉海鵬;;關于影響高中生數(shù)學學習因素的調(diào)查研究[A];全國高師會數(shù)學教育研究會2006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張潔;;幼兒期和童年期兒童音樂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比較研究[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道宇;課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潔;上海市郊公辦學校學生來源的多樣性對教育的影響與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趙金坡;聲音與回響:我國農(nóng)村中師畢業(yè)生的歷史考察(1979-2009)[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張春瀛;高校教師專業(yè)化成熟度測評體系構(gòu)建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5 徐志梅;中學生地理空間能力及其培養(yǎng)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馬治國;網(wǎng)絡教育本質(zhì)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7 黃富峰;論道德思維[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8 付桂芳;自我調(diào)節(jié)學習結(jié)構(gòu)模型的建構(gòu)[D];吉林大學;2004年
9 王立仁;德育價值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10 陳云奔;教學公平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曉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張鵬;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生數(shù)學學習態(tài)度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冬;積累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功能探索[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傅瑜;多元文化背景下學生概率統(tǒng)計認知水平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蓓;連云港市中專生學習倦怠現(xiàn)狀與人格特征的關系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6 楊歡;初中數(shù)學自主學習指導策略的實踐與探索[D];蘇州大學;2010年
7 殷少萍;“3+2”分段制學生德育工作凸顯層次化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8 顧文霞;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有意義學習的實踐與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9 汪學軍;高中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10 周瑾;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路徑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孟彩云;高校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方法探微[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2 洪漢鼎;論實踐智慧[J];北京社會科學;1997年03期
3 左曉林;淺談社會實踐與大學生素質(zhì)教育[J];長沙通信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4 呂寧;;關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育的思考[J];大家;2011年03期
5 江遠;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若干問題的研究與認識[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6 曹守亮;;正視·總結(jié)·繼承·發(fā)展——2007年高教版《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的理論特色[J];當代中國史研究;2008年01期
7 劉獻君;深刻認識和充分發(fā)揮社會實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8 嚴萍昌;對改革“兩課”考試考核方式的思考[J];高教論壇;2004年06期
9 郭華鴻;;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內(nèi)涵及其體系的構(gòu)建[J];高教論壇;2010年08期
10 賀應龍;;大班教學情形下的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探討[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石春蘭;醫(yī)學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討[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劉紅英;“兩課”實踐課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3 唐雁;醫(yī)學院校的人文素質(zhì)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魯志美;;試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改革——兼論東北林業(yè)大學“三三”式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年06期
2 鄭昆亮;羅欣;;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規(guī)劃與實施[J];理論導報;2010年04期
3 黃勵;;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性教學的策略[J];中國成人教育;2010年20期
4 閔緒國;徐仲偉;;建構(gòu)主義學習理論視閾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年11期
5 趙春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意義[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0年20期
6 芮紅磊;;“05方案”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若干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1年19期
7 郭正蓮;;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探索[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8 湯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問題和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年10期
9 李淑文;;構(gòu)建實踐教學模式 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21期
10 韋勤;姜燕;;醫(yī)學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探索[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韓長偉;;中醫(yī)院校實施《中國現(xiàn)近代史綱要》新課程方案的研究與思考[A];第六屆全國醫(yī)學院校醫(yī)學相關專業(yè)教材建設研討會暨衛(wèi)生事業(yè)發(fā)展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2 艾坤;張泓;常小榮;曾序求;譚潔;;中醫(yī)院校康復治療本科專業(yè)知識結(jié)構(gòu)構(gòu)成的研究[A];第十二次全國推拿學術(shù)年會暨推拿手法調(diào)治亞健康臨床應用及研究進展學習班論文集[C];2011年
3 李昌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立體式教學[A];2009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09年
4 張立梅;;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中的作用——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課為例[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shù)年會文集(1)[C];2008年
5 張維薇;;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05方案”實施的幾點思考[A];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問題研究——重慶市研究生馬克思主義論壇論文集[C];2010年
6 劉小新;;大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zhì)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7 曾令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探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8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一)[C];2008年
8 孫建華;;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07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鄭聲文;陳為旭;;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職業(yè)倦怠分析及其對策[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9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10年
10 伍學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初探[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qū)W術(shù)文庫》(中)[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錢誠;江蘇全力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N];江蘇教育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我省召開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工作會[N];山西日報;2008年
3 西北工業(yè)大學 商存慧 樊榮;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政治認同的引導[N];人民日報;2011年
4 多衛(wèi) 羅鴻 晶晶;聯(lián)大強化思想政治理論教育[N];淮南日報;2011年
5 通訊員 王炳華 李靜 本報記者 馬躍華;新資源、新途徑、新載體[N];光明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陳婉婉;枯燥面孔“活”起來[N];安徽日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周波;教教健身操 也能掙學分[N];成都日報;2008年
8 廣西高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專家組首席專家 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 韋日平;“八○后教師、九○后學生”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N];光明日報;2009年
9 記者 王暉;全省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工作會議召開[N];河南日報;2008年
10 徐永軍 張慧 記者 石晶巖;創(chuàng)辦“紅色驛站”[N];吉林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李艷春;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社會凝聚力作用的定量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2 劉文革;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3 鄭自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視閾中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陳鴻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勝任力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劉立慧;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純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2 王立華;當代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消極態(tài)度、原因及對策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3 應兆升;思想政治理論課“大班授課小班研討”教學模式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4 張麗麗;思想政治理論課體驗式教學探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5 張維薇;改革開放以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6 牟興;大學生主體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1年
7 楊元芳;四川省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8 劉近;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低效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9 曹福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研究[D];延邊大學;2010年
10 石羽;藝術(shù)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6590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59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