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浙江省縣級教育經費研究(1912-1936)
發(fā)布時間:2017-09-16 14:12
本文關鍵詞:民國時期浙江省縣級教育經費研究(1912-1936)
【摘要】: 本研究以民國時期浙江省縣級教育經費為研究對象,運用歷史學、教育學、教育經濟學等多學科理論,采取整體與個案、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就民國時期浙江省縣級教育經費的制度設計、教育經費的來源、教育經費的分配與使用等方面進行論述,以闡述民國時期浙江縣級教育財政的特點,揭示浙江教育財政近代化的歷程。 論文第一部分研究了浙江省縣級教育經費制度。縣級教育經費的籌措制度經歷了由就地籌款到分級分區(qū)籌款、從學區(qū)負責籌款到上級政府適度補助學區(qū)經費的演變?h級行政單位與學區(qū)、鄉(xiāng)鎮(zhèn)教育職能的擴張,推進了分級分區(qū)籌款制度的進一步發(fā)展。隨著近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自治性質的勸學所發(fā)展為政府職能部門的教育局,使教育管理人員專業(yè)化和教育籌款模式制度化相結合,促進了地方教育財務行政日趨科層化和官僚化。 論文第二部分分析了浙江省縣級教育經費來源。清末,縣級教育經費主要來源于舊學款產、慈善款產、祠產廟產,地方公款,地方官款,樂捐、派捐、學費等。民國時期,隨著政權力量向基層深入,縣級地方教育經費來源渠道不斷拓寬,主要包括款產基金類、捐稅、行政撥補費、學雜費、捐資興學等?h級教育經費的籌措合理利用了傳統(tǒng)教育資源,并開拓了新的籌資渠道。 論文第三部分對浙江省縣級教育經費配置進行了分析。縣教育經費主要用于學校教育、教育行政、社會教育和其他項目。論文對學校教育的經費配置進行了重點研究,并以四縣為例對民國時期浙江省縣級教育經費支出進行了比較分析。 民國時期的浙江縣級教育經費主要來自于鄉(xiāng)村社會,受到農村日益貧困的環(huán)境影響,教育經費難以獲得根本性的改觀,興辦新式教育所需要的現(xiàn)代教育財政制度很難建立起來。沒有整個社會的變革與現(xiàn)代化水平的提升,不可能根本解決發(fā)展教育與保障經費這一矛盾。
【關鍵詞】:民國時期 縣級教育 經費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G529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錄6-8
- 導論8-17
- (一) 研究背景8-10
- (二) 文獻綜述10-15
- 1. 民國時期學者關于教育經費的研究10-11
- 2. 當代學者關于教育經費的研究11-14
- (1) 有關教育經費短缺的研究11-12
- (2) 有關義務教育經費的研究12
- (3) 有關省、縣級教育經費的籌措的研究12-13
- (4) 有關教育經費制度的研究13-14
- 3. 評述14-15
- (三) 研究方法15
- 1. 文獻資料的收集整理15
- 2. 比較分析法15
- (四) 研究目的15-16
- (五) 研究意義16-17
- 一、浙江省縣級教育經費制度17-26
- (一) 縣級教育經費的籌措制度18-21
- 1. 清末的就地籌款和分級分區(qū)辦學18-20
- (1) 就地籌款辦學初步實施19
- (2) 分級分區(qū)籌款制度形成19-20
- 2. 民國時期分級分區(qū)籌款制度的發(fā)展20-21
- (1) 縣級行政單位的教育職能擴張20
- (2) 市鎮(zhèn)、鄉(xiāng)區(qū)的教育職能也在擴張20-21
- (二) 浙江省縣級教育經費管理制度21-26
- 1. 清末縣區(qū)教育行政機關及職能21-22
- 2. 民國時期縣區(qū)教育行政機關及其職能22-26
- (1) 勸學所22
- (2) 教育局22-24
- (3) 學區(qū)教育行政機關24-26
- 二、浙江省縣級教育經費來源分析26-48
- (一) 清末縣級教育經費來源26-27
- (二) 民國時期縣級教育經費來源27-43
- 1. 款產基金類27-31
- 2. 捐稅31-38
- (1) 縣稅四成教育費31-32
- (2) 田賦附捐32-33
- (3) 畝捐33-34
- (4) 抵補金特捐教育費34-35
- (5) 屠宰營業(yè)稅35-36
- (6) 物產捐36-38
- 3. 行政撥補費38-40
- (1) 中央及省款撥補費38-39
- (2) 縣款撥補費39-40
- 4. 學生學費40-41
- 5. 捐資興學41-43
- (三) 縣級教育經費來源個案——以余姚和鄞縣為例43-46
- 1. 兩縣教育經費來源分析43-45
- 2. 兩縣經費來源比較45-46
- (四) 浙江省縣級教育經費籌措成效顯著46-48
- 三、浙江省縣級教育經費配置分析48-66
- (一) 縣教育經費的配置48-60
- 1. 初等教育51-54
- (1) 小學教育51-52
- (2) 短期教育52-54
- 2. 中等教育54-58
- (1) 中學54-56
- (2) 師范教育56-57
- (3) 職業(yè)學校57-58
- 3. 社會教育58-60
- (二) 浙江省縣教育經費配置個案研究60-66
- 1. 北京政府時期61-63
- (1) 縉云縣教育經費支出分析61
- (2) 新登縣教育經費支出分析61-62
- (3) 二縣教育經費支出比較62-63
- 2. 國民政府時期63-66
- (1) 余姚縣教育經費支出分析63-64
- (2) 松陽縣教育經費支出分析64
- (3) 二縣教育經費支出比較64-66
- 結語66-68
- 參考文獻68-71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71-72
- 致謝72-7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熊賢君;論民國時期教育經費的困擾與對策[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5期
2 魏銀霞;;抗戰(zhàn)前南京國民政府教育經費之研究[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6年02期
3 高耀麗;民國時期教育經費短缺的原因、對策及其啟示[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4 申國昌;;民國時期山西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研究[J];教育與經濟;2008年02期
5 熊賢君;民國時期解決教育經費問題的對策[J];教育評論;1995年02期
6 施扣柱;民國初期教育收費研究——以上海為例[J];史林;2003年06期
7 劉軍;;民國時期縣級教育發(fā)展的經費來源——以1928—1937年的湖北省為例[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8 姜朝暉;;教育經費獨立運動與庚款用途之爭[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9 趙全軍;;清末民國時期中國農村義務教育供給責任機制研究[J];云南社會科學;2007年03期
10 豐簫;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嘉興縣鄉(xiāng)鎮(zhèn)財政試析[J];中國農史;2003年02期
,本文編號:8635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8635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