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心理健康問題及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
本文關鍵詞:警察心理健康問題及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 社會支持 應對方式 人格特征 警察
【摘要】:目的研究警察心理健康問題及影響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況問卷、癥狀自評量表(SCL-90)、成人艾森克人格問卷(EPQ)、簡易應對方式量表、社會支持量表對200名警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1警察SCL-90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敵對、恐怖因子與中國成人常模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P0.01);2警察SCL-90所有因子與EPQ中精神質維度、神經質維度和簡易應對方式中消極應對方式呈顯著正相關(P0.05~P0.01);與EPQ中內外向維度簡易應對方式中社會支持、積極應對方式呈負相關(P0.05~P0.01)。結論1警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軀體化、強迫、敵對三方面,而人際關系、恐怖兩方面要優(yōu)于一般人群;2警察的人格特征、應對方式與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對警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響。
【作者單位】: 華北煤炭醫(yī)學院附屬開灤精神衛(wèi)生中心;唐山市公安局古冶區(qū)分局;
【關鍵詞】: 心理健康 社會支持 應對方式 人格特征 警察
【分類號】:B844.2
【正文快照】: 社會支持、應對方式、人格特征與心理健康密切相關,因此,對特定人群心理健康影響因素的研究有助于對其存在的心理問題及影響因素進行早期干預,建立健康的心理防御體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通過此項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警察所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影響因素,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干預,提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徐玉明,王利斌,侯軍,衛(wèi)麗麗,韓向明,覃曉燕;警察職業(yè)人格特征的研究[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3期
2 劉慧霞;論警察心理支持系統(tǒng)的構建[J];河北公安警察職業(yè)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3 遲松,林文娟;大學畢業(yè)生應激性事件、個性、社會支持與心境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5年08期
4 陳瑜,張小遠;軍醫(yī)大學護理專業(yè)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5年08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周忠喜;壓彈在警察心理應激與健康中的價值思考[J];公安教育;2005年1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劉基政;轉型期我國警察心理干預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2 王彬;警察職業(yè)倦怠研究及其對策的探討[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亓秀梅;護理本科實習生心理健康狀況及相關因素的縱向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4 邱迪嘉;監(jiān)獄基層警察工作倦怠與社會支持及應對方式的相關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5 劉慶;離異家庭背景下城市高中生的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狀況及關系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6 董增云;大學生人格特征、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的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玉明,張建明;警察職業(yè)人格結構初步研究[J];公安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2 高旭;對我國警察人格測驗現(xiàn)狀評價與思考[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3 韓向前,湯家彥,解亞寧,王益榮,鄭海松,張偉良,張依江,陳幼迪,嵇建珍,薛愛娟;中國軍校學員SCL-90常模的建立[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2年01期
4 韓向前,湯家彥,王益榮,解亞寧,鄭海松,張偉良,王成洲;軍校學員心理健康及其相關因素[J];南京軍醫(yī)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5 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學生心理素質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6 胡志堅,李永威,馬惠娣;我國公眾閑暇時間文化生活研究[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7 黃希庭,范蔚;人格研究中國化之思考[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8 肖惠敏,姜小鷹;護理本科生自尊水平與心理健康的相關關系[J];中國校醫(yī);2002年01期
9 錢銘怡,武國城,朱榮春,張莘;艾森克人格問卷簡式量表中國版(EPQ-RSC)的修訂[J];心理學報;2000年03期
10 董毅,謝思思,陳輝,王奇;護校學生自尊述情障礙與心理健康相關研究[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4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寸曉紅;李寧;;對邊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高校貧困大學生的社會支持及干預調查[J];今日民族;2011年04期
2 郝蕾;;社會支持對大學生心理壓力的影響[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3 趙勇;;談高職�?粕饔^幸福感與社會支持的關系[J];才智;2011年17期
4 張亞東;胡雙寶;;某部勞教人員心理健康狀況及心理矯治的探究[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1年12期
5 方航;;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社會支持的關系探討[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1年06期
6 成云;;貧困大學生的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關系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7 封三河;;淺談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青春歲月;2011年14期
8 李佳;;關于醫(y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人格特征的研究[J];醫(yī)學信息(上旬刊);2011年05期
9 趙丹;王亞南;;進城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狀況概述及其對策[J];考試周刊;2011年58期
10 葛娟;;學業(yè)不良中學生社會支持的性別和年級特征研究[J];學周刊;2011年2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軍生;王登峰;;師范大學生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其人格特征[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羅國志;;研究生心理健康、人格特征、生活事件與社會支持的關系[A];第10次全國精神病學術交流會暨《中國民康醫(yī)學》創(chuàng)刊20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08年
3 劉娟娟;張萬軍;李杰;鄭睿智;馮曉明;黃芬;;安徽省某地區(qū)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A];華東地區(qū)第十次流行病學學術會議暨華東地區(qū)流行病學學術會議20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10年
4 胡心怡;劉霞;申繼亮;范興華;;社會支持、應對方式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宗兵;任智剛;沉毓鳴;史繼敏;張新凱;;單親母親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影響因素分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李曉波;詹麗萍;董莉萍;杜瑞紅;;北華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A];2004醫(yī)學心理、軍事心理、康復心理、醫(yī)學心理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7 吳守良;;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胡利平;;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與人格特征調查[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三卷)[C];2010年
9 孫穎心;常莉;劉潤玲;;社會養(yǎng)老與家庭養(yǎng)老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老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10 李娟;吳振云;韓布新;;我國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研究[A];2008學術前沿論壇·科學發(fā)展:社會秩序與價值建構——紀念改革開放30年論文集(上卷)[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天津中天職業(yè)心理健康咨詢服務中心 李軍;社會支持可以幫助“老知青”減壓[N];健康報;2009年
2 ;用藝術滋養(yǎng)為心靈導航[N];解放日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李穎;災后心理重建 社會支持最重要[N];科技日報;2008年
4 高原;災后心理重建——社會支持最重要[N];中國社會報;2008年
5 魏文風 王煜 王欣;心理健康離大學生有多遠[N];河北日報;2000年
6 項錚;地震過后我們如何面對?[N];四川科技報;2008年
7 狄芳;震后心理“減災”三法[N];中國改革報;2008年
8 張秋凌;在寧洱災區(qū)進行心理救援的日子里[N];中國社會報;2007年
9 主講人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博士生導師 耿文秀;你會用“酸葡萄策略”來減壓嗎[N];新華日報;2007年
10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長期從事安全生產科研及管理等工作。最近幾年,其重點研究領域為應急體系建設、應急預案編制技術及應急心理干預。 邢娟娟;啟動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勢在必行[N];中國安全生產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捷;城市低齡老年人的需要、社會支持和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雷鳴;PTSD大學生的認知情緒特征與心理復原[D];西南大學;2011年
3 楊麗;完美主義、應激、應對、社會支持和抑郁的關系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4 宋劍鋒;湖北省城鄉(xiāng)居民自殺意念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5 盧國華;堅韌人格與應激、心身反應的關系[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6 曾曉強;大學生父母依戀及其對學校適應的影響[D];西南大學;2009年
7 李逸龍;樂觀人格與心理健康、工作績效的關系及其中介、調節(jié)機制[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8 李堅;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系統(tǒng)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9 章晨晨;青少年內化性問題及外化性問題危險因素的追蹤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10 楊會芹;中國湖南省城鄉(xiāng)高中生抑郁易感因素及預測模型追蹤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肖婧;社會支持及非理性信念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2 楊珊;上海市示范性高中生社會支持及其干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3 史玉軍;社會支持對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戴烽;壽險業(yè)務員心理健康狀況及其相關因素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3年
5 劉芳麗;高職學生心理健康與自尊、人格、社會支持及心理控制源關系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6 龔蕓;高職學生人格、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7 王馨竹;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8 于宗富;網(wǎng)絡成癮大學生個性特征、心理健康、社會支持狀況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江利華;江西省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10 雷生;高校師范專業(yè)貧困大學生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8137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813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