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工作動機結構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教師工作動機結構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教師 工作動機 內部動機 外部動機 結構 建議
【摘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教師工作動機結構進行分析的結果表明,教師的工作動機有關系動機、成就動機、自主動機、興趣動機和生存動機五個維度;男教師在關系動機、自主動機、興趣動機取向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女教師;無行政職務教師自主動機的得分顯著高于有行政職務兼職教師的得分;不同工作年限的教師在工作動機結構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作者單位】: 福建教育學院教育系;
【關鍵詞】: 教師 工作動機 內部動機 外部動機 結構 建議
【分類號】:G451.6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教師的工作動機是指一系列激發(fā)、推動教師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并達到一定工作目標的內部和外部力量。教師工作動機的強弱、性質影響著教師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歷來是心理學研究的熱點問題。關于教師工作動機的結構有許多種分法,但是最基本的一種分法就是把工作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阮守華;教師職業(yè)動機探微[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2 衷克定,申斷亮,辛濤;小學教師教學動機的結構特征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9年02期
3 羅麗君;鄭家福;;論多重視角下的社會主義和諧教育體系構建——兼論其對建設和諧社會的意義[J];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辛朋濤;教師工作動機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祚山;;大學生經濟自立的內容分析[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3期
2 李華;;高中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動機探究[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3 閆江濤;城鄉(xiāng)小學教師素質的比較研究[J];平頂山師專學報;2002年04期
4 趙志純;;甘肅省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yè)壓力調查研究[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09年06期
5 崔穎;;從行為動機看幼兒園教師的“末位淘汰制”[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6年04期
6 王沛;陳淑娟;;教師從教質量標準——教師工作勝任特征及其模型建構理論[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7 羅曉燕;;教師職業(yè)價值觀探微[J];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2期
8 王沛;陳淑娟;;中小學教師工作勝任特征模型的初步建構[J];心理科學;2008年04期
9 董銀銀;姬會會;;我國教師動機研究二十五年之述評[J];教育學術月刊;2008年12期
10 樊潔;從動機理論角度看學校管理中的“末位淘汰制”[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沛;陳淑娟;;中學教師工作勝任特征模型的初步建構[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高忠明;中學初任物理教師專業(yè)成長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2 呂國光;教師信念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3 袁廣鋒;中學體育教師教學知識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4 辛朋濤;教師工作動機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閆龍;地理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樂誠;大學有效教學影響因素的研究[D];汕頭大學;2009年
2 姬會會;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動機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3 武傳艷;高校教師的科研動機及激發(fā)方式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4 鄧仕秀;城市小學教師擇業(yè)動機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5 董銀銀;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自主性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6 龐芳;新課程背景下中學物理教師課程知識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王陽;基于課堂觀察的中學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核心要素測評工具開發(fā)[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趙燕婷;農村“特崗教師”職業(yè)認同的調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吳永芳;麗水市高校大學生“村官”職業(yè)動機分析[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9年
10 袁斌;中小學教師教學監(jiān)控能力的發(fā)展機制及其演化[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盧海弘;班級規(guī)模變小,學生成績更好?——美國對縮小班級規(guī)模與學生成績之關系的理論與實驗研究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1年10期
2 牛利華;教師職業(yè)壓力與教師的生命關懷[J];東北師大學報;2005年02期
3 陳光山;教師工作積積性測評量表研究[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01期
4 朱修援;王小麗;劉勝;;高校教師工作動機與激勵機制的創(chuàng)新研究[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5 關培蘭;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十大關鍵——《培育有道德的子女》評介[J];國外社會科學;1999年05期
6 董云川;職稱評審公正論[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7 黃行福;農村教師,如何與新課改同成長[J];江西教育;2005年06期
8 鄭杰,盛燕,李琳,張琮,吳瑩,孫占杰,黃濱,扈永進,熊丹,王繼承;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從哪里來[J];江西教育;2005年20期
9 余承海;汪建利;;高校青年教師成就動機的培養(yǎng)與激發(fā)[J];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06期
10 凌龍華;教師,別忘了讀書[J];教師博覽;2003年09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王梅;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教學效能感、教學動機和職業(yè)緊張應對的影響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潘賢權;新手—熟手—專家型教師主觀幸福感與教學動機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8066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806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