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以上獨生子女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本文關鍵詞:16歲以上獨生子女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摘要】:目的調查獨生子女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其相關因素,引起家庭和社會的重視,為獨生子女的教育和心理疾病的預防提供最佳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用一般情況問卷,流調用抑郁量表(CES-D),焦慮自評量表(SAS),精神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樟樹市所在地三所中學4個班級16歲以上的高中生發(fā)放調查問卷。結果發(fā)放問卷329份,收回問卷288份,收回率87.53%,獨生子女中肯定有抑郁情緒者19.44%,有焦慮情緒者4.51%,精神癥狀自評量表陽性者10.76%。流調用抑郁自評量表獨生子女與國內常模比較差異有顯者性(P0.05),焦慮自評量表獨生子女與國內常模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精神癥狀自評量表(SCL-90)獨生子女與國內常模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結論本研究結果顯示獨生子女的抑郁情緒以及精神癥狀陽性總分顯著高于國內常模,獨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差。
【作者單位】: 江西省榮譽軍人康復醫(yī)院;
【關鍵詞】: 獨生子女 心理健康 調查 教育
【基金】:江西省宜春市科技局科研課題(NO:JXYC2007KSB022)
【分類號】:B844.2
【正文快照】: 獨生子女家庭是中國今后社會的家庭主體,如何提高獨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是一個值得家庭、學校和社會關注的問題。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國有3000萬青少年處于心理疾病或亞健康狀態(tài),并且近年有上升的趨勢,一項調查表明我國獨生子女中約有30%有適應能力障礙,,本研究采用自制一般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石洲寶;王彥成;張玉堂;梁淑鳳;陳林慶;董介正;劉敏科;張靜霞;;5·12大地震對甘肅省隴南地震災區(qū)人群心理健康狀況影響的調查分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9年10期
2 劉海鷹;小學階段獨生子女焦慮傾向的調查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01年01期
3 梁先鋒;趙桂霞;;江門市新會區(qū)高中生獨生子女心理健康狀況的抽樣調查[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05年05期
4 韓向前,湯家彥,解亞寧,王益榮;軍校獨生子女學員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01年08期
5 李建華;蔡蘭云;鐘建民;;獨生子女情緒障礙的行為特征及相關家庭因素研究[J];江西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6 周紅梅;;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1年02期
7 黃梅芳;邵悅圓;;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以桂林工學院學生為例[J];管理觀察;2008年09期
8 蘇亞玲;謝晉曉;;大學新生的大學生人格問卷(UPI)心理健康調查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年10期
9 方拴鋒;經承學;王琳琳;;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心理健康狀況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年10期
10 陳愛群;東永紅;;墨脫縣干部職工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0年2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夏勇軍;;永康市應征青年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A];浙江省醫(yī)學會心身醫(yī)學分會成立大會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2 劉兵;陳建紅;李媛;吳海亮;;四屆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縱向分析[A];2004醫(yī)學心理、軍事心理、康復心理、醫(yī)學心理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3 劉歡歡;張小遠;解亞寧;肖蓉;馮現剛;;對專業(yè)不同滿意程度醫(y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個性特征研究[A];2004醫(yī)學心理、軍事心理、康復心理、醫(yī)學心理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4 吳玉紅;沈貴榮;阮軍;馬杰鋒;李素紅;;春節(jié)期間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調查分析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董斐蓉;何金彩;劉文;陳立翰;黃國勝;;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學習自我效能感相關性研究[A];浙江省醫(yī)學會心身醫(yī)學分會成立大會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6 李曉波;詹麗萍;董莉萍;杜瑞紅;;北華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A];2004醫(yī)學心理、軍事心理、康復心理、醫(yī)學心理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7 吳守良;;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王瑤;劉亞麗;;高中骨干教師生活質量與心理健康狀況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9 王炳芳;;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論文集[C];2009年
10 孫穎心;常莉;劉潤玲;;社會養(yǎng)老與家庭養(yǎng)老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老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楊志;獨生子女性格受母親影響較大[N];廣州日報;2003年
2 鶴陽奇;獨生子女,究竟該如何教育[N];中國婦女報;2007年
3 雷雪晴;農村獨生子女“雙女”享受中考獎勵加分[N];商洛日報;2007年
4 司成宏;甘肅獨生子女夫妻:3年僅6對生二胎[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5 耿聯;全社會都來幫扶獨生子女困難家庭[N];新華日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翁靈娜 實習生 宋鵬;部分獨生子女死亡傷殘家庭將得到扶助[N];湘潭日報;2006年
7 記者 張麗華 通訊員 王兆波;榮成市獨生子女領證率達80%[N];威海日報;2008年
8 吳江華;七十六團退休職工喜領獨生子女獎勵金[N];兵團日報(漢);2008年
9 記者 朱玉 鄭黎;54%流動家庭拿不到獨生子女獎勵費[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10 舒琳;提案“廢止獨生子女條例”受民眾關注[N];中國文化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雷鳴;PTSD大學生的認知情緒特征與心理復原[D];西南大學;2011年
2 傅一笑;基于雙生子的兒童個性、心理健康研究和不通過五種感覺通道的交流現象初探[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9年
3 陳建偉;社區(qū)老年居民中醫(yī)“知信行”及生存質量調查分析[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4 韓煊;流動兒童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結構方程模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5 劉琴;三峽水庫移民社會心理健康問題、相關因素及其干預對策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9年
6 王克華;多囊卵巢綜合征易感基因及心理因素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7 梅峰;臨床心理學視野下的新入監(jiān)服刑人員心理評估及干預策略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8 張小遠;人格對心理健康狀態(tài)影響的多因素分析、綜合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7年
9 李節(jié);孕婦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10 蔡健琦;基于BSV、DHS和HS模型的證券市場反應行為理論與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占吉;獨生子女心理問題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9年
2 雷驥;試論我國城市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王春娜;大學生完美主義、成就動機及其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4 翁可為;深圳市中小學獨生子女人格現狀及教育研究報告[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5 溫金梅;武警戰(zhàn)士心理應激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李東方;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編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7 李慧;獨生子女大學生的價值觀與人際和諧關系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8 陳霞;企業(yè)青年員工工作壓力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9 王艷;石河子大學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健康素質綜合評價研究[D];石河子大學;2007年
10 詹華勇;獨生子女人群口腔不良習慣的調查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8038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803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