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學改革需要重新審視四個命題
[Abstract]:The deepening of teaching reform is the key link of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reform needs further clarifi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mong them, there are four important propositions that need to be further examined: first, the goal of teaching is not only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t also promotes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econ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grasp of structural consciousness is very important, we need to study th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rise to grasp the overall curriculum structure of the height of teaching, so as to form a perfect quality structure of students; Third, liberating students from adults, liberating students from groups, and basing teaching on the uniqueness of each student; fourth, teaching is research, and teaching should be connected with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作者單位】: 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
【分類號】:G424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保強,李如密;構(gòu)建課堂教學管理學的幾個理論問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2 王艷秋;杜威“學校即社會”思想新探[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3 馮建軍;生命教育論綱[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年05期
4 王根順,史學正;論高等學校課程的心理學基礎[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4期
5 王霞;論杜威的教育思想與成人教育[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6 汪鳳炎;;“德”的含義及其對當代中國德育的啟示[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03期
7 陳文藝;高校教育資源浪費現(xiàn)象探析[J];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8 張庭華,謝光輝;杜威兒童游戲理論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1期
9 黃希堯;兒童的發(fā)現(xiàn)──盧梭的兒童觀述評[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年02期
10 林存華;課堂教學資源荒廢現(xiàn)象的透視[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0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虹斌;課程組織研究——從內(nèi)容到經(jīng)驗的轉(zhuǎn)化[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劉玉靜;合作學習的倫理審思[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杜志強;領悟課程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4 王艷霞;課程中的文化選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5 余文森;個體知識與公共知識[D];西南大學;2007年
6 王星霞;學校發(fā)展變革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莊智象;我國翻譯專業(yè)建設—問題與對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8 歐陽文;大學課程的建構(gòu)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9 朱新卓;本真生存與教育[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10 趙文靜;學校道德責任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銀燕;整合課程教學設計的原理與策略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許文果;對赫爾巴特學生觀的再認識[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3 陳斌;試論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語文課程評價體系[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蔣良富;論杜威教育思想對中國基礎教育的影響[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5 楊南麗;杜威的新個人主義述評[D];清華大學;2004年
6 羅文平;新課程視野中的活動型作文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周國紅;項目教學法在中等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電腦美術(shù)設計教學中運用之初探[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8 徐志剛;教師情感能力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9 汪學均;教育數(shù)字游戲的設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10 李紅英;我國高等學校課程設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華;;課堂教學的重建:走向研究性教學[J];基礎教育課程;2005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安虹;;淺談反思性教學及其在實踐中的運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2 胡華進;趙顏;李波;;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在廣西高校精品課程建設中的實踐與研究[J];高教論壇;2008年06期
3 李遠紅;;新課程下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03期
4 許萍;;教學價值研究:進展與展望[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7年03期
5 唐甜;;學生有效心理教育方式研究初探[J];文教資料;2010年36期
6 吳東醒,陳文冠;農(nóng)林院校開展多媒體組合教學的探索[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1999年09期
7 周立;鄧小平學校管理思想研究[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8 林令華;西方德育教育方式及其借鑒意義[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06期
9 黃圣周;教育理論和實踐最主要的交接點——蘇霍姆林斯基論教師熱愛和研究兒童[J];咸寧師專學報;2001年04期
10 陳薈;“迷失”的教育話語[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3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邢少穎;張淑娟;;從多元智力和問題連續(xù)體理論看當前的教學改革[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天曦;;論實踐教學必須加強[A];北京高校電子工藝實習首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3 趙軍武;;關(guān)于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進行高校教學改革的思考[A];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技術(shù)物資研究會第十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李培輝;張淑蓉;;多媒體輔助教學與醫(yī)用化學教學改革[A];重慶工程圖學學會第十四屆圖學研討會交流暨第二屆CAD應用、CAI軟件演示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4年
5 楊光富;張宏菊;;贈地學院對美國農(nóng)業(yè)的貢獻[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0)——外國教師教育史、職業(yè)與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續(xù)潤華;;滕大春論外國教育史研究——紀念滕大春先生逝世五周年[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戴禎杰;周敦;;關(guān)于中小學信息技術(shù)教學改革的思考[A];廣西計算機學會2004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張大均;;學生心理素質(zhì)培養(yǎng)模式及其實施策略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方曉東;;關(guān)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的思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楊海平;;創(chuàng)新教育體系的探索與實踐[A];電子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婷;大觀區(qū):堅持以校為本 全面推進教學改革[N];安慶日報;2006年
2 侯尚琴;堅持“以人為本”推動教學改革[N];貴州政協(xié)報;2004年
3 本報記者 梁容;難點變亮點 新課現(xiàn)七彩[N];天津教育報;2008年
4 顏永良;開展教學改革促進教育發(fā)展[N];南寧日報;2011年
5 棗莊市市中區(qū)永安鄉(xiāng)黃莊聯(lián)校 李國強;教學改革有何阻力[N];中國體育報;2004年
6 本報記者 王風光 通訊員 張鐵軍;小縣城辦大教育[N];中國縣域經(jīng)濟報;2010年
7 鎮(zhèn)江新區(qū)姚橋中心小學 朱梅 唐金華;自由·活潑·健康[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6年
8 記者 陳曉薇邋陳廣琳;培育有深圳特色的城市教育文化[N];深圳商報;2007年
9 陳婉婉邋吳曉征 實習生 胡明兵;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在皖調(diào)研[N];安徽日報;2007年
10 王瑤;我市部署新學期教育教學工作[N];大同日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樹德;當代課程改革成功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王衛(wèi)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劉向榮;科南特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4 李海英;協(xié)商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吉標;規(guī)范與自由[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曹樹真;“引導”中“生成”[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7 娜斯佳(Zheldak Anastasiia);近20年俄羅斯教學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改革[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年
8 呂春枝;中國近代教學方法史論[D];河北大學;2008年
9 汪麗梅;知識觀視域中的教學方法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謙;株洲農(nóng)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7年
2 洪宇平;福建省農(nóng)村留守兒童教育與管理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3 翁靜;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4 褚慧;榜樣教育有效性問題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5 黃濺華;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6 肖麗群;江澤民教育思想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7年
7 劉雨生;詹姆斯·華特士生命教育理論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8 魯春華;班主任權(quán)力失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邱書軍;“山!碧厣@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10 別海峰;學校教育中成熟公民素質(zhì)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4143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2414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