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農(nóng)村義務教育支出決策研究——以新疆、寧夏、甘肅三省為例
[Abstract]:This paper collects the field survey data of 1345 sample students in Xinjiang, Ningxia and Gansu province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cost of students in minority area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mechanis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blem that students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minority areas cannot afford to pay tuition fees and textbook fees has been basically solved.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ll kinds of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part of education expenditure of students still has an effect on school attendance and educational fairness of school-age children. Therefore, it will be the key point of the policy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in the future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financial aid system for the controllable education cost in minority rural areas.
【作者單位】: 蘭州城市學院;
【基金】: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課題“西北民族地區(qū)農(nóng)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學生就學資助制度研究”(課題批準號:07JJD880238)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G52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張文劍,陳復華,陳建平;關于教育消費的實證研究[J];教育與經(jīng)濟;2000年03期
2 丁小浩;薛海平;;我國城鎮(zhèn)居民家庭義務教育支出差異性研究[J];教育與經(jīng)濟;2005年04期
3 劉靈芝;王雅鵬;;我國農(nóng)村家庭教育支出的地區(qū)比較研究[J];商業(yè)時代;2006年01期
4 馬微;郎平;溫化民;宋春光;;寧夏農(nóng)村學生家庭義務教育支出差異分析[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敏;中美家庭高等教育消費比較[J];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2 沈百福;王紅;;我國普通高校學費分析[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6年04期
3 王惠;;我國城鎮(zhèn)家庭教育投資及對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4 馬驍,徐浪;我國高等教育投資社會收益率測算[J];財經(jīng)科學;2001年04期
5 范麗萍,李祥云;國外義務教育財政制度研究綜述[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10期
6 秦阿琳;社會分層視野中的教育消費[J];文史博覽;2005年10期
7 肖霞;中日家庭高等教育消費比較研究[J];高教探索;2004年02期
8 胡新華;王朝彬;;西部教育投資時態(tài)與人力資本困境擺脫[J];重慶社會科學;2010年05期
9 黃新斌;;遠程教育成本——學費機制實證研究——基于湖南電大系統(tǒng)的實測數(shù)據(jù)[J];成人高教學刊;2010年05期
10 黃新斌;;遠程教育成本-學費機制實證研究——基于湖南電大系統(tǒng)的實測數(shù)據(jù)[J];中國遠程教育;2010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廖茂忠;沈紅;;教育消費的發(fā)展與公共政策的調(diào)整[A];2006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2 薛海平;;中國城鎮(zhèn)學生教育補習的實證分析[A];2006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3 王遠偉;;中國個人教育投入的總量與結構的最新變化研究[A];2007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胡詠梅;吳爽;;北京市居民家庭義務教育負擔實證研究[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寧本濤;李雪峰;;近二十年我國教育經(jīng)濟學研究方法論的探析[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6 王遠偉;;中國城鎮(zhèn)居民家庭中小學教育投入的水平與特征判斷[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7 武玉婷;;我國家庭教育支出研究述評[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8 徐勇;鐘曉軍;李劍富;;我國城鎮(zhèn)居民家庭教育消費支出的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分析[A];首屆農(nóng)林院校教育管理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安臣;中國博士生資助[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2 遲旭;區(qū)域經(jīng)濟視域下吉林省職業(yè)教育制度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胡永遠;替代效應下的個人人力資本投資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4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與變革——新制度教育學論綱[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5 徐冬青;市場引入條件下的政府、學校和中介組織[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郭莉;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討[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7 李紅桃;國家助學貸款運行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8 沈華;中國國家助學貸款多元化償還模型設計[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9 劉偉;我國教育投資與經(jīng)濟增長的互動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10 孫紅梅;經(jīng)濟增長與高等教育發(fā)展規(guī)模的關系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思芹;小學生家庭校外教育投資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汪玉霞;普通高中家庭選擇性教育消費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霞;西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農(nóng)村家庭義務教育支出與負擔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張雪艷;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師培訓[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5 陳芳;教育機械民營化進程中政府政策制定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6 唐麗靜;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外補習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7 付衛(wèi)東;公共財政體制下農(nóng)村義務教育經(jīng)費保障機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8 涂瑞珍;上海城鄉(xiāng)普通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及教育負擔狀況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9 丁飛;甘肅省民族地區(qū)農(nóng)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就學資助現(xiàn)狀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溫化民;西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義務教育階段農(nóng)村學生家庭教育支付能力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滿超,丁延慶;中國義務教育財政面臨的挑戰(zhàn)與教育轉(zhuǎn)移支付[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1期
2 岳昌君;大學生就業(yè)選擇的行業(yè)因素分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年03期
3 王善邁,袁連生,劉澤云;我國公共教育財政體制改革的進展、問題及對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4 馬陸亭;教育對經(jīng)濟的“推動”與“拉動”[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5 魏新,邱黎強;中國城鎮(zhèn)居民家庭收入及教育支出負擔率研究[J];教育與經(jīng)濟;1998年04期
6 袁連生;我國義務教育財政不公平探討[J];教育與經(jīng)濟;2001年04期
7 鐘宇平,雷萬鵬;公平視野下中國基礎教育財政政策[J];教育與經(jīng)濟;2002年01期
8 唐瀅;中國少數(shù)民族高等教育機會均等問題探究[J];教育與經(jīng)濟;2003年02期
9 丁小浩;薛海平;;我國城鎮(zhèn)居民家庭義務教育支出差異性研究[J];教育與經(jīng)濟;2005年04期
10 李文利;;我國農(nóng)村居民教育支出入戶調(diào)查的實證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06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寸云激;;滇西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青少年宗教信仰研究[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2 徐光明;;江西開展素質(zhì)教育示范校督導評估[J];中國教育學刊;2010年01期
3 王嘉;;代課教師問題需要更人性化的制度設計[J];中國人大;2010年02期
4 江水;;生命中不能承受的“學區(qū)房”[J];中國報道;2010年01期
5 ;沈陽正式啟動城鄉(xiāng)義務教育發(fā)展共同體建設工作[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年01期
6 付婷;李化樹;;對農(nóng)村新“讀書無用論”的深層反思[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0年01期
7 張力;;鄉(xiāng)土知識進入校本課程的三點看法[J];中國教育學刊;2010年01期
8 黃裕云;;加強實驗 提高化學教學實效性[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年01期
9 陳素云;;芻議初中物理教學的激趣技巧[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年01期
10 邢捷;譚蘭;;農(nóng)村中小學義務教育調(diào)查研究——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為例[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清春;李林華;;讓課堂成為教師科學服務的舞臺[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東卷)[C];2010年
2 饒麗君;;整合家-校-社區(qū)資源 拓展心理教育空間[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葉軍;;如何對農(nóng)村“留守兒童”進行心理教育[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盧雅;;全社會共同關注幼兒教師身體健康[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C];2010年
5 楊長艷;黃友云;;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宣恩縣珠山鎮(zhèn)寶塔小學關愛留守兒童紀略[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李倩;;《營造和維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的研究》課題活動實踐課——《長頸鹿和小鳥》教學設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黑龍江卷)[C];2010年
7 姚志良;;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構建和諧校園促進教育發(fā)展初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8 凌文科;;淺淡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高中英語的聽力訓練嘗試[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9 陸登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設的實踐與體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10 李實;;發(fā)展教育、實現(xiàn)教育公平是解決貧富懸殊的長遠之道[A];2010年宏觀經(jīng)濟與改革走勢座談會內(nèi)容匯編[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周文馨;科普館不得擅改他用[N];法制日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姚曉丹;教改怎樣惠及每一個學生[N];光明日報;2011年
3 執(zhí)筆記者 孫曉勝 參與采寫記者 張淼淼 李舒 盧國強 李文 李亞紅 李志勇 孫偉麗 殷麗娟;2011,希望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4 記者 任維東;云南基礎教育樹豐碑[N];光明日報;2011年
5 記者 康國萍;新疆局部署今年基礎測繪工作[N];中國測繪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焦玉海 尚文博 賈達明;保護生態(tài)·建設家園[N];中國綠色時報;2010年
7 ;加大新型農(nóng)村合作醫(yī)療工作力度[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張春銘;貧困學生離營養(yǎng)餐有多遠?[N];中國教育報;2010年
9 教育部語用司;《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工作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研制工作匯報會召開[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10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家語委2010年語言文學工作要點[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麗君;法律變通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2 盧旭;教育的現(xiàn)代性解讀[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3 李曉純;教育、人力資本、經(jīng)濟增長——理論闡釋和實證檢驗[D];吉林大學;2009年
4 王燕玲;甘肅省碘缺乏病監(jiān)測與防治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5 王曲元;中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居民生活質(zhì)量與主觀幸福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6 周玉琴;當代中國少數(shù)民族政治發(fā)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7 常開霞;我國社會轉(zhuǎn)型期民族利益協(xié)調(diào)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8 劉寧;公共財政視角下的中國地方財政支出結構及其優(yōu)化研究[D];遼寧大學;2009年
9 段俊霞;我國中小學社會科課程統(tǒng)整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10 李純;多元文化視域中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麗娟;涼山州鄉(xiāng)土彝語文教材的編譯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于晶;論當代中國農(nóng)民平等權的法律保護[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3 干燕丹;城市農(nóng)民工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制度、責任與對策[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4 潘瑜;貴州省凱里市灣水鎮(zhèn)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調(diào)查[D];貴州大學;2010年
5 劉岱寧;白褲瑤族居民教育收益影響因素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6 夏勁鋼;貴州省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的就業(yè)困境和對策研究[D];貴州大學;2010年
7 朱劍偉;區(qū)域義務教育階段教師資源均衡配置政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8 董玲玲;縣域內(nèi)義務教育師資配置均衡化的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9 周紅;多元教育價值觀背景下初中教師教育價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10 滕云;農(nóng)村中小學校長領導力的個案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3128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2312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