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師教育模式新探
[Abstract]:The single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the weakening of teachers' vocational skill training and the more serious "de-countryside" are the main drawbacks in the current pre-service training of teachers. In view of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Chinese teach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methodology of strengthening and reforming rural teacher education, the reform of higher normal education should construct the "order-oriented" teacher training mod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teachers' education with the aim of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so as to train high quality teachers for rural basic education by carrying out "post practice and supporting teaching", reconstruct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carrying out the system of multi-certificate of teachers' vocational skills.
【作者單位】: 河池學院;
【基金】: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教育廳科研項目(200812MS088)
【分類號】:G5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黃家慶;徐書業(yè);;高等師范教育應突出實踐取向——“頂崗實習置換培訓”的啟示[J];高教論壇;2009年11期
2 王莉;;90年代以來我國農村教師研究述評[J];河西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3 竇洪德;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內涵、實質及意義[J];菏澤師專學報;1996年03期
4 慈航;;關于農村教師教育的幾點建議[J];九江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5 王建平;;我國農村教師教育的突出問題及發(fā)展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7年24期
6 肖秀平;農村教師教育問題探析[J];教育導刊;2004年11期
7 黃白;;農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國教師教育研究新動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年01期
8 蘇勇;;頂崗實習 置換培訓——構建師范生教育實習與農村中學教師培訓一體化新模式[J];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9 楊曉麗;;建構需求導向的農村教師教育體系——湖北省751位農村教師調查問卷分析[J];社會主義研究;2006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成中梅;學習型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曉飛;陳光;錢付平;;知識再現(xiàn)法在安全學原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2 邢孟達;;關于我國高師院校公共外語教學課程設置模式的若干思考[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3 龐麗娟;姜勇;洪秀敏;;邁向和諧的教師教育:問題與展望[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1年01期
4 王杰;周王宏;;構建基于就業(yè)的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J];才智;2011年24期
5 徐君偉;李錦煜;王蒞;袁建勛;;民族師范院校“援教頂崗”教育實習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以甘肅民族師范學院為例[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6 李漢學;;師范生頂崗支教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年12期
7 劉志春;趙寧寧;;農村教師培訓的倫理立場及其有效模式的構建[J];成人教育;2011年02期
8 林琳;;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的問題及策略[J];成人教育;2011年10期
9 韓秀蓮;冉亞維;;探析大學英語個性化教學之實施策略——以河北傳媒學院為例[J];大家;2011年06期
10 皮暉;;淺論農村小學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唐恒鈞;頂崗實習中師范生專業(yè)素質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張建功;中美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比較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3 李北群;我國高校氣象本科人才培養(yǎng)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4 孫穎;從自在到自覺[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宗希云;黑龍江省農村教育發(fā)展與改革的策略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7年
6 張晉;高等職業(yè)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王健;我國教師教育學的邏輯起點研究及學科體系構建[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沈振鋒;我國農業(yè)大學辦學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9 周占杰;新農村建設中農民素質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紅敏;南京曉莊學院頂崗實習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聞銘;構建區(qū)域性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信息化平臺的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蕓利;為敷衍的美育與為人生的美育[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曉潔;農村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困境與出路[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方艷;農村小學教師專業(yè)生活狀態(tài)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李紅立;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地理教師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陶成武;體育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職業(yè)技術技能培養(yǎng)的探討[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8 廖朝華;我國特崗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問題與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9 沈雅雯;基于“定向—雙軌制”的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養(yǎng)模式實證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10 呂麗;“雙主體互動式”教學模式對普通高校健美操選項課教學效果的影響[D];上海體育學院;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啟鑌;;學習型組織理論在高校管理中的應用策略[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年04期
2 鐘志賢;多元智能理論與教育技術[J];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3 劉春燕;鐘志賢;;論學習環(huán)境中教師——學習者角色與關系的轉型[J];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4 潘懋元;;高等學校的社會職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6年03期
5 文漢;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析[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1年04期
6 馬國軍;構建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1年04期
7 徐長江;論“學習型組織”理念對教師培養(yǎng)與提高的啟示[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8 顧明遠;;我國教師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師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9 黃白;;農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教育學改革的實踐取向[J];教師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10 唐松林;;城鄉(xiāng)教師平等對話的可能性思考[J];教師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友玉;小學代課教師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2 李志;農村中學教師課堂教學活動調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王金濤;農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華;李春超;;高師院校服務農村基礎教育的實踐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0年12期
2 周素娜;;提升農村基礎教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策略探析[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3 付軍龍;;創(chuàng)新地方高師人才培養(yǎng)模式 主動適應農村基礎教育需求[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年10期
4 孫大軍;;論地方高師院校與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培養(yǎng)與培訓[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5 黃白;面向西部山區(qū)農村基礎教育高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J];河池師專學報;2003年04期
6 黃白;面向西部山區(qū)農村基礎教育實際高師教育學科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高教論壇;2004年04期
7 李潔坤;陳t,
本文編號:21755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2175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