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技術論文 >

大學生人際困擾與應對策略的心理社會機制及認知干預

發(fā)布時間:2018-08-09 20:53
【摘要】: 對壓力與應對策略的內涵、基本理論、研究方法、評定手段、影響因素等相關內容進行系統(tǒng)回顧與分析后,確定了大學生人際困擾與應對策略的理論結構,并且編制了問卷,用編制的問卷分析了大學生人際困擾與應對策略的發(fā)展特征;分析了人際歸因、領悟社會支持、負性自動思維、情緒調節(jié)對人際困擾與應對策略的影響;探討了人際困擾、影響因素、應對策略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得到如下結論:(1)大學生人際困擾問卷與人際困擾應對策略問卷符合心理學測量標準;(2)大學生人際困擾與人際困擾應對策略在在某些人口學變量上存顯著差異;(3)大學生人際困擾與應對策略存在顯著的相關,并且人際困擾對應對策略有預測作用;(4)作為認知因素的人際歸因、領悟社會支持、負性自動思維和情感因素的情緒調節(jié)對大學生人際困擾與應對策略存在影響;(5)人際困擾、認知因素、情感因素、應對策略對心理健康有預測作用;(6)認知-行為療法可以改變大學生的人際認知和行為,減少人際困擾程度,提高應對策略水平。
[Abstract]:Aft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basic theory, research methods, evaluation method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the theoretical structure of interpersonal di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college students is determined, and a questionnaire is compil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personal di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analyzed with the questionnaires compiled, and the effects of 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 social support, negative automatic thinking, emotional regulation on interpersonal di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ar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tors, coping strategies and mental health.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interpersonal distress questionnaire and interpersonal distress coping strategy questionnaire accord with the psychological standard; (2)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personal distress and interpersonal distress coping strategies in some demographic variables. (3) interpersonal distress h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coping strategies, and interpersonal distress can predict coping strategies; (4) 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 as a cognitive factor,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Negative automatic thinking and emotional factors affect the interpersonal di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college students. (5) interpersonal distress, cognitive factors, emotional factors, coping strategies can predict mental health; (6)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can change the interpersonal cognition and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reduce the degree of interpersonal distres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coping strategies.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B84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崇德;積極而科學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2 侯玉波,田林;遺傳與環(huán)境在人類行為發(fā)展中的作用[J];北京社會科學;2001年02期

3 張建衛(wèi),劉玉新,金盛華;大學生壓力與應對方式特點的實證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4 張宏軍;大學生自殺行為影響因素分析[J];承德民族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5 教育部《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系統(tǒng)》課題組 ,梁寶勇,郝志紅;《中國大學生心理應激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年02期

6 陳世平;王曉莊;;《兒童人際沖突應對策略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年01期

7 梁寶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調查表》應對分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年03期

8 喻永紅;當代大學生人際價值觀的特點及教育對策[J];渝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9 汪雪蓮,張藝玲,許能鋒;我校公共事業(yè)管理學生人際關系困擾的現(xiàn)狀分析[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余欣欣;高師學生社會支持、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研究[J];高教論壇;2002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志宏;初中生校園壓力因果模型建構與壓力疏導團體輔導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黃盈;大、中學生生活應激評定量表的編制[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2 張學軍;大學生歸因方式與心理健康、創(chuàng)造性、未來成就能力的相關研究[D];河南大學;2002年

3 王淑敏;中學生人際壓力及其應對策略特點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徐馨琦;青少年情緒調節(jié)策略、人際壓力及情緒反應關系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5 羅琴;小學生人際壓力情境的社會認知加工特點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方芳;女大學生生活壓力、心理健康及其關系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6年

7 席波;大學生人際關系困擾的心理社會影響因素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8 杜松濤;大學生人際壓力及其應對策略特點的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17527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217527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cdb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