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德育途經及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本文選題:美國德育 + 思想政治教育 ; 參考:《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S3期
【摘要】:二戰(zhàn)以來至今美國統(tǒng)治階級極其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系列經驗和教訓,尤其是在德育途徑方面值得我國學習和借鑒。美國德育途徑主要包括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主要包括宗教、社區(qū)與社團、政黨和政治活動的教育和影響;學校教育主要通過安排的課程、學校環(huán)境、教師和學校行政管理者教育的途經來進行的。對于美國德育途徑對我國的啟示,本文將主要從思想政治教育途徑、方法、內容等方面進行具體闡述。
[Abstract]:Since World War II, the American ruling class ha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has obtained a series of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especially in the way of moral education. American moral education mainly includes social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Social education mainly includes the education and influence of religion, community and association, 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al activities, and school education is mainly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arranged curriculum, the school environment, the education of teachers and school administrators. For the enlightenment of American moral education approach to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from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ay, method, content and so on carries on the concrete elaboration.
【作者單位】: 遼寧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
【分類號】:G4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聶小明;淺談如何提高德育的實效性[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Z1期
2 王平;試論心理咨詢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3 胡悅超;;對大學生功利主義傾向的幾點思考[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4 李紅星;;網(wǎng)絡文化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5 王玨;深化"兩課"教學改革 增強教學實效[J];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6 肖輝;論網(wǎng)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思維方式的轉變[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7 王立仁;論德育的協(xié)調價值[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8 王立仁;論德育的發(fā)展價值[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3年03期
9 于鳳龍;吳寧波;周琳;;思想政治工作主體建設的機制研究[J];成才之路;2007年11期
10 劉妍熙,羅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付莉;;基于語言交際合作原則的高校德育教育用語分析初探[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2 汪家寶;;美國E-learning理念的產生與發(fā)展[A];教育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服務——第五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論文集(上冊)[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立仁;德育價值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2 張瑜;校園網(wǎng)絡亞傳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應用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3 李微;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公民教育[D];復旦大學;2005年
4 王賢卿;網(wǎng)絡傳播環(huán)境下的道德建設[D];復旦大學;2005年
5 周從標;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6 石先鈺;法官道德建設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李遼寧;當代中國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tài)功能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8 曹影;德育職能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曹潤生;論世界觀教育[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趙志軍;德育管理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冷小青;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的環(huán)境道德建設[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2 鄭文斌;論思想政治教育網(wǎng)絡載體的構建、管理與操作[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3 劉若鋼;全球化趨勢認識誤區(qū)的理性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楊倩;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資源開發(fā)論[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5 姜長寶;論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現(xiàn)代化中的作用[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6 袁信;論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載體[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7 胡春紅;現(xiàn)階段群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定位思考[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8 劉好香;高校“兩課”教師隊伍建設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9 黃自力;彈性學制條件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zhàn)和應對方略[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10 劉東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輸與接受[D];鄭州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義軍;西方國家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幾個特點[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5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傅菊輝;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9年05期
2 張士平;;文化因素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響[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年06期
3 劉小倩;;當代美國德育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今日科苑;2010年02期
4 都月;;韓國思想政治教育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改革與開放;2010年12期
5 胡志勇;;言教、身教離不開物教[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03期
6 李衛(wèi);當代資產階級學校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03期
7 李曉民;試論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學方法[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2期
8 李競興;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管用”上下功夫[J];理工高教研究;2000年06期
9 洪元琪;試論加入WTO后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2003年04期
10 顧習龍;;個性優(yōu)化與思想政治教育[J];重慶社會工作職業(yè)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洋;李芳;;團體輔導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探索與實踐[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論文集[C];2009年
2 尉德芳;孟祥發(f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A];’2004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3 歐陽軍;;網(wǎng)絡文化與教育[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房素蘭;;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走專業(yè)化發(fā)展之路[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化研究——第八屆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5 唐超;;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6 劉鳳娥;侯慧君;;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互動關系探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研究[C];2010年
7 劉鳳娥;;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互動關系探究[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年會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8 陳露春;高和平;;網(wǎng)絡對學生的影響及教育對策[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胡承波;畢育愷;;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建設[A];首屆中青年心理衛(wèi)生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龍穎;;學校、家庭、社區(qū)一體化育人方法探析[A];畢節(jié)地區(q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研討會文章選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天津美術學院 馬燕;從心理健康角度探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N];天津教育報;2009年
2 記者 柏峰;我區(qū)各級團組織切實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N];西藏日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謝文鴻;“老法寶”煥發(fā)新活力[N];廣元日報;2010年
4 記者 井波;全國81名內高班教師在烏培訓[N];新疆日報(漢);2009年
5 記者 莫自才;辦好每一所學校 教好每一個學生[N];青海日報;2008年
6 格爾瑪;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N];喀什日報(漢);2009年
7 湖南工業(yè)大學 姚冬梅;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使命[N];光明日報;2010年
8 記者 陳s
本文編號:19516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951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