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里奇非學校化社會理論對學習型社會建設的啟示
本文選題:伊里奇 + 非學校化社會; 參考:《成人教育》2010年08期
【摘要】:通過對美國教育批評家伊里奇的非學校化社會理論進行分析,認為其對學習型社會建設有如下幾點啟示:發(fā)掘人的自學本能、保障人的學習權(quán)、反思學校的作用、全面改革學校教育、建立學習型社會建制。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critic Erich's theory of non-school societ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it has the following enlighten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society: excavating people's self-study instinct, protecting people's right to study, and reflecting on the function of school. Reform school educ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and establish a learning social system.
【作者單位】: 重慶大學經(jīng)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重慶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研究所;
【分類號】:G40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峰;孫龍存;;保障學習權(quán):學習型社會的戰(zhàn)略基點[J];成人教育;2007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炎萍;;論學習型社會建設對教育本真的回歸[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0年12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姬睿銘;美國成人學習權(quán)利保障機制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2 劉忠蓮;城市初中學生學習權(quán)益保障問題調(diào)查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3 張玉潔;法國成人學習權(quán)利保障策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峰;;教育經(jīng)濟學視角中的成人教育管理變革[J];職業(yè)技術(shù)教育;2002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石鷗,劉麗群;“荒誕”背后的理性──伊里奇《非學校化社會》及其給我們的啟示[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年04期
2 本刊編輯部;溫總理的四句話是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底線[J];領(lǐng)導決策信息;2003年37期
3 程華云,許斗斗;科技創(chuàng)新與構(gòu)建福建特色的學習型社會[J];莆田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4 李大楓;許淑琴;;建設“教育超市”服務學習型社會[J];時代經(jīng)貿(mào)(理論版);2006年01期
5 陳仲丹;劉咸;馬戰(zhàn)平;龔道琴;;學習型社會的建設與成人教育功能創(chuàng)新[J];文教資料;2008年03期
6 ;“學習型社會建設高峰研討會”在我校舉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7 王蕊;;學習型社會中高校教師的學習力探析[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1年06期
8 何昌玨,周阿紅;關(guān)于創(chuàng)建學習型社會的幾個問題[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9 邵曉寅,黃美雯;倡導學習型社會的重要意義[J];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2003年04期
10 汪茵;民辦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學習十六大報告的體會[J];浙江青年專修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丹;劉力;;淺談學習型社會的構(gòu)建[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下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王為華;孫春山;;學習型社會與全面小康社會[A];“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3年
3 王獻祖;;弘揚延安精神 努力建設學習型社會[A];讓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全國延安精神理論研討會論文選編[C];2006年
4 劉海君;;圖書館與學習型社會的建立[A];黑龍江省圖書館學會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3年
5 張次愚;;學習型社會和老年教育[A];老年學論文集(六)[C];2004年
6 張萍芳;;從學習型社會、終身教育談老年教育的幾個問題[A];老年學論文集(六)[C];2004年
7 魏光麗;;自我導向?qū)W習之探究[A];2005年成人教育協(xié)會年會暨和諧社會與成人教育論壇論文集[C];2005年
8 張保芬;;做學習型的學報編輯[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二集)[C];2004年
9 朱德恩;黃宏英;;創(chuàng)建學習型社區(qū)給圖書館帶來了新的發(fā)展契機[A];現(xiàn)代圖書館的人本主義思考與實踐——2002江浙滬晉圖書館中青年論壇論文集[C];2002年
10 李小紅;;公共圖書館在建設學習型社會中的角色定位[A];和諧社會中的圖書館建設與發(fā)展——陜西省圖書館學會第六次科學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惠富強;王晉 學習型社會建設的志愿者[N];天水日報;2008年
2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高瑞泉;依靠現(xiàn)代傳統(tǒng)創(chuàng)建學習型社會[N];文匯報;2009年
3 記者 鄭莉;《中國學習型社會建設發(fā)展報告》問世[N];工人日報;2009年
4 肖勇 楊龍鳳 本報記者 李宇;學習型社會建設的“乘法效應”[N];四川日報;2011年
5 高妙艷;在學習中建設“學習型社會”[N];山西日報;2003年
6 祝振強;學習型社會什么樣[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3年
7 李長虹;建設學習型社會[N];人民日報;2003年
8 邵源;獨立闡釋學習型社會[N];社會科學報;2005年
9 本報記者 郭璞;電大,在構(gòu)建學習型社會中大有可為[N];臨汾日報;2010年
10 洪彬;爭當學習型法官[N];黃山日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林;學習型社會視野中的高校體育課程設計[D];上海體育學院;2008年
2 唐斌;美術(shù)館與知識生產(chǎn)[D];中央美術(shù)學院;2010年
3 邢蕾;成人非正式學習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榮芳;伊里奇非學校化教育思想及其對我國構(gòu)建學習型社會的啟示[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2 余思;我國地方政府在學習型社會建設中的角色研究[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1年
3 趙惠華;學習型社會的教育信息服務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4 王希坤;推動學習型社會形成的科技動力機制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5 常淑芳;學習價值觀探賾[D];廣州大學;2008年
6 程立;論學習型社會與人的全面發(fā)展[D];蘇州大學;2005年
7 郭石杰;基于網(wǎng)格化和終身學習的湖北省學習型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8 許竹萍;中等職業(yè)學校圖書館在學習型社會中教育功能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9 張曉青;伊里奇學習網(wǎng)絡理論探析[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10 左彩虹;學習型社會教師專業(yè)倫理的構(gòu)建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9393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939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