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技術論文 >

單親因素對大學生人格特質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8-05-22 07:40

  本文選題:心理測量 + 人格特質 ; 參考:《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年01期


【摘要】:目的探討單親因素對大學生人格特質的影響。方法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問卷(16PF)測試,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單親大學生和非單親大學生的A(t=-3.442,P0.01)和L(t=2.674,P0.01)因子存在顯著性差異。單親男大學生與其他男大學生相比人格因素沒有顯著性差異,單親女大學生的A(t=-3.937,P0.01)、L(t=3.820,P0.01)、O(t=2.500,P0.05)3個因子得分上表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結論單親因素對大學生的人格特點造成了不良影響,對女生的不良影響更為嚴重。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single parent factors on personality traits of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s were tested by Cattell's questionnaire and t-test by independent sample.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ingle parent college students and non-single parent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factors of ACTO -3.442 (P0.01) and LT (2.674% P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ersonality factors between single male college students and other male college students, 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three factors, namely, Atetrin (-3.937), P0.01a (3.820%) and Ot2.500 (P0.05) in single-parent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Conclusion the single-parent factor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especially on the female students.
【作者單位】: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心理學院;
【分類號】:B84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趙可軍;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J];臨沂醫(yī)學?茖W校學報;2004年03期

2 劉秀芬,黃悅勤,李立明;人格障礙及其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關系的研究(綜述)[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0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偉;單親家庭女大學生性別角色探討——對兩位單親母親家庭女大學生的個案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2 魏知超;鄒慶宇;;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J];高校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05年02期

3 馬偉娜;大、中學生精神病52例臨床分析[J];杭州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4期

4 趙可軍;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J];臨沂醫(yī)學?茖W校學報;2004年03期

5 丁云洪;中學生心理健康、主觀快樂感及父母教養(yǎng)方式間的相關研究[J];青年探索;2001年04期

6 黃可人,徐玲;杭州市中學生因病休學情況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3年03期

7 陳炳為;衛(wèi)平民;宋燕;;大學生應付方式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典型相關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6年06期

8 黃和林;農村初中特殊家庭學生心理特征與教育對策研究[J];心理科學;2004年05期

9 徐銀芳,盧寧,張海斌;未成年罪犯人格障礙與述情障礙相關分析[J];預防醫(yī)學情報雜志;2005年05期

10 石淑華,張靜,胡美榮,官旭華,王葉平;學齡兒童自我意識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2年1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改;大學生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其心理健康的關系的研究[D];河北大學;2000年

2 王文;離異家庭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調查與研究[D];河海大學;2004年

3 程濤;大學生認知方式及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應對方式之間關系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胡雯潔;單親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影響因素的歸因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5 邵雪玲;只要你過得比我好[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朱玲;單親家庭兒童社會性發(fā)展的問題及教育對策[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7 劉春怡;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城市單親家庭調適研究[D];吉林農業(yè)大學;2006年

8 蔡雨沁;貧困和單親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9 林曼峰;論中學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10 劉一荻;我國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與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學容;離異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2 詹巧玲;連云港淮海工學院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03年09期

3 周敏娟,姚立旗,江力勤,王力健,姚瑤,王韻芬;110例離異家庭初中生心理衛(wèi)生及適應狀況的對照研究[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1年04期

4 楊堅,楊德森,龔耀先;違法犯罪青少年家庭特征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87年03期

5 王玉鳳,沈漁惃,顧伯美,賈美香,張艾琳;北京市城區(qū)2432名學齡兒童行為問題調查報告:學校行為問題與家庭環(huán)境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88年03期

6 楊曉玲,黃悅勤,顧伯美,張和增,楊淑長;兒童行為問題與家庭環(huán)境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2年04期

7 岳冬梅,李鳴杲,金魁和,丁寶坤;父母教養(yǎng)方式:EMBU 的初步修訂及其在神經(jīng)癥患者的應用[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3年03期

8 劉秀芬,黃悅勤,李立明;人格障礙及其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關系的研究(綜述)[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0年02期

9 宋燕華,,張津萼,李淑然,姚貴忠,唐宇,李箕君,高成閣,王文錦,孟薇,王捷;大學生神經(jīng)癥患者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5年04期

10 錢銘怡,夏國華;青少年人格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相關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6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玉祥;簡評西方人格心理學的三種理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01期

2 戴忠恒;;測量的基本理論[J];上海教育科研;1984年01期

3 鄒有華;略述心理與教育測量的原理和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1985年03期

4 譚緒昌;;教育評價的基本概念和方法[J];高教探索;1985年04期

5 戴忠恒;;人格測驗 連載之一[J];上海教育科研;1985年06期

6 沈政,呼和,林庶芝;男性退休老年人的某些社會心理學問題探討[J];中國老年學雜志;1986年03期

7 嚴進洪;一項心理指標的有效性可靠性分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86年01期

8 劉茂哉;試論性格的概念[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04期

9 袁振國;;教育評價的十大問題[J];上海教育科研;1986年03期

10 戴忠恒;;人格測驗(連載之四)[J];上海教育科研;198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盧華語;;論孫氏父子與孫吳興亡及其歷史啟示[A];六朝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六屆年會論文集[C];1998年

2 陳希鎮(zhèn);;線性等值公式的改進及其置信區(qū)間[A];中國現(xiàn)場統(tǒng)計研究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9年

3 劉英蓮;;現(xiàn)代企業(yè)家的人格特質與能力結構[A];公關與企業(yè)發(fā)展——名牌戰(zhàn)略與企業(yè)發(fā)展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7年

4 許華山;;癌癥高危人格特質的初步研究[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5 漆書青;戴海崎;胡竹菁;丁樹良;孫娟;文劍冰;;新思路 新范型——實質心理學與心理測量模型的結合[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6 羅勁;趙旭東;;民族性格與生存焦慮[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7 王欣;;對我國大學生心理輔導中的心理測量工作的探析[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8 胡凜;;探析團體心理咨詢在大學中的應用[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9 周圍;;淺議高校特困生心理咨詢[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10 ;文章題目目次[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簡云;認識小氣男人[N];中國婦女報;2000年

2 高宏存;人心難測嗎[N];中國教育報;2000年

3 黃訓美(作者系福建行政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德育教研室主任);加強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N];光明日報;2000年

4 武建奇;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00年

5 朱萊;心理測驗:真能看清你的內心世界?[N];解放日報;2000年

6 北京往來心理教育研究中心 朱建軍博士;網(wǎng)絡怎樣影響我們的心理[N];健康報;2000年

7 周小慶;知識經(jīng)濟開拓未來[N];經(jīng)濟消息報;2000年

8 陳德慧 楊慶瑞;青少年情感發(fā)展與人際關系[N];中國石油報;2000年

9 吳琬瑜;Brand Yourself:建立個人品牌[N];信息時報;2000年

10 亞周;“壓力年代”的心理調適[N];中國婦女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陳少華;不同認知任務中人格特質對信息加工的影響[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2 孟慧;企業(yè)管理者大五人格特質、特質目標定向和變革型領導[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張利燕;認知操作、認知方式與人格特征的關系[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蔡圣剛;人格測量中的概率展開理論及其研究方法[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訂及初步應用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6 王浩;地方大學生軍事?lián)駱I(yè)心理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7 陳秋珠;賽博空間的人際交往[D];吉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家華;關于美術學科教育基礎問題的思考[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2 宋星;民警人格結構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0年

3 陳香;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發(fā)展——同一性地位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D];河北大學;2001年

4 陽桂紅;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我國人格的現(xiàn)代轉型[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5 王永躍;中學生人格特質、自我效能、學習策略和動機與學業(yè)成績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6 陶淑琴;[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2年

7 張學軍;大學生歸因方式與心理健康、創(chuàng)造性、未來成就能力的相關研究[D];河南大學;2002年

8 萬禮修;中學生問題行為與人格特征、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9 黃文英;心理應激對不同人格特質青少年射擊運動員T淋巴細胞亞群及IgG、IgA、IgM的影響[D];江西師范大學;2002年

10 紀凌開;拓廣分部評分模型(GPCM)及應用EM算法的參數(shù)估計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92113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92113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8dd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