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特崗教師培訓模式的構建與實施
本文選題:體育教學 + 特崗教師; 參考:《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摘要】:特崗教師就是特殊崗位的教師。寧波市政府根據(jù)應屆高校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現(xiàn)狀,提出了"四個1000"工程。其中就有培養(yǎng)培訓1000名面向山區(qū)海島任教的教師,其中有45位初中、小學體育教師參加了特崗培訓。本文擬從培訓的內(nèi)容、培訓的模式、培訓形式、培訓考核及反思與建議出發(fā),探討體育特崗教師培訓模式的構建與實施。
[Abstract]:Special post teachers are teachers of special posts. According to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college graduates, the Ningbo municipal government has put forward "four 1000" projects. Among them, there are 1000 teachers training training and training for mountain island. Among them, 45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have participated in special training. This article is to be trained from the training content, training model, and training. Based on training form, training examination, reflection and sugges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raining mode for special post teachers in physical education.
【作者單位】: 寧波教育學院;
【分類號】:G52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建績;談體育教學中的示范動作[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2 陳建績;體育教學中的“精講”和“多練”[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3 白永基 ,李紹榮 ,李蓮心 ,王崇明 ,萬淑珍 ,王大中 ,耿同滿;大學生體質(zhì)狀況調(diào)查和鍛煉與不鍛煉者的比較[J];現(xiàn)代傳播;1980年04期
4 ;上好中學體育課[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80年03期
5 嚴慈慶;美國體育研究生的培養(yǎng)制度及其特點[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80年04期
6 帥培業(yè);用跳樓梯方法訓練彈跳力[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80年01期
7 陳憲平;體育教學應結合美育[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80年02期
8 呂春林;淺談練習方法的運用[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80年02期
9 曹啟剛;體育教學和訓練中的感覺信號問題[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80年02期
10 ;編者的話[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8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沈鵬;;淺談體育教學中的思想道德教育[A];教研擷華——青海師大附中建校45周年論文集[C];1999年
2 張永才;;試析中學體育教學中影響學生積極性的因素[A];教研擷華——青海師大附中建校45周年論文集[C];1999年
3 李玉玲;劉淑慧;;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4 張林鳳;沈定珠;;同異反模糊相關分析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A];模糊集理論與應用——98年中國模糊數(shù)學與模糊系統(tǒng)委員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選集[C];1998年
5 黃瑞國;;略談我校體育專業(yè)教育實習的幾個問題及其對策[A];福建師大福清分校1990年會議論文匯編[C];1990年
6 王玫;;學校體育教學與終身體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教育學會優(yōu)秀教育論文集[C];2000年
7 劉輝德;;淺論“啟發(fā)式”教學在農(nóng)村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教育學會優(yōu)秀教育論文集[C];2000年
8 陳震;岳文鋒;;體育教學中的激勵法[A];跨世紀園丁工程論叢[C];2000年
9 辛一濤;;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A];海峽兩岸面向21世紀科技教育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10 程云峰;;體育院校體育教學中幾個基本關系初探[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彭榮玖;淺談中學體育教學改革[N];貴州政協(xié)報;2000年
2 潘希光;民族體育教學的幾點體會[N];貴州政協(xié)報;2000年
3 自宏偉;淺談學校體育環(huán)境的美育功能[N];西藏日報;2000年
4 季文;大學校長倡議加強體育工作[N];中國教育報;2001年
5 孫偉 本報記者 李小偉;體育教師誰還敢教器械課?[N];中國教育報;2001年
6 本報記者 李志杰;發(fā)揮高校優(yōu)勢 提高競技水平[N];中國水利報;2001年
7 本報通訊員 沈鐵衛(wèi);以場養(yǎng)場 以館養(yǎng)館 淡化競技 強化健身[N];光明日報;2001年
8 殷貴峰;中學體育教學中的素質(zhì)培養(yǎng)[N];光明日報;2001年
9 陳永芳(作者單位:蘭州市城關區(qū)秦安路小學);體育教學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N];甘肅日報;2001年
10 宋國鋒;學校體育在素質(zhì)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N];河南日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新民;中小學體育教學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2年
2 謝國棟;視障人群動作內(nèi)隱認知的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王健;運動技能與體育教學[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4 邵桂華;體育教學的自組織觀[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5 黃愛峰;體育教師教育專業(yè)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6 蘇煜;運用自我決定理論對高中生體育學習缺乏動機機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劉志紅;學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構建與可操作性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楊小明;體育教學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9 王羽;體育教學世界的生命回歸探索[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王書彥;學校體育政策執(zhí)行力及其評價指標體系實證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首旭;影響延邊城市居民社會體育活動的學校體育教育因素分析[D];延邊大學;2000年
2 杜兆斌;山東省普通中學體操教學現(xiàn)狀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3 洪濤;高校健美操課運用“創(chuàng)新式”教法培養(yǎng)學生體育創(chuàng)新能力的實驗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0年
4 李凱;山東省中小學學校體育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0年
5 黃東;對廣西農(nóng)村小學體育課程的初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6 萬茹;中學生體育學習能力的體系建構及培養(yǎng)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01年
7 張大鳴;體育運動學校學生思想品德狀況調(diào)查及發(fā)展對策——體育的遷移價值[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8 陳瑜;大學生體育學練系統(tǒng)影響因素的系統(tǒng)分析[D];四川大學;2001年
9 黃大海;體育教學評價系統(tǒng)分析與智能評價系統(tǒng)設計[D];曲阜師范大學;2001年
10 李杰;高師體育教育專業(yè)體操教學中器械體操內(nèi)容教材化的理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9042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904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