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技術論文 >

利益關懷視野中的道德教育改革

發(fā)布時間:2018-04-20 18:39

  本文選題:道德教育 + 道德; 參考:《理論導刊》2010年08期


【摘要】:利益是道德得以發(fā)生的一個基本前提,也是道德行為得以養(yǎng)成的基點,然而在傳統(tǒng)的道德教育中,道德和利益的關系被人為地割裂開來。這與當前道德教育改革的人性化趨勢發(fā)展是不相符合的。因此,在道德教育中,應當實現(xiàn)道德和利益的整合,這是德育人性化的一個具體的體現(xiàn)。在德育實施中,應當注重更改原有的道德教育理念,在內(nèi)容和方法的選擇上充分考慮到受教育者的合理利益需求。
[Abstract]:Interest is not only a basic premise of moral occurrence, but also the basic point of moral behavior. However, in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ity and interest is artificially separated. This is not in line with the current trend of humaniz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reform. Therefore, the integration of morality and interest should be realized in moral education, which is a concrete embodiment of humaniz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hange of the original moral education idea, and the reasonable interest needs of the educatee should be fully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selection of contents and methods.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分類號】:G41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馮建軍;主體道德教育與生活[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2 馮建軍;人的道德主體性與主體道德教育[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3 班華;德育理念與德育改革——新世紀德育人性化走向[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慧敏;回歸生活世界:當代道德教育的呼喚[J];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2 吳麗兵,陳賢忠;人的全面發(fā)展視界中的高校德育思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3 汪才明;論道德認知及其能力培養(yǎng)[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4 陳選華;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基本途徑[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5 趙艷霞;慕尼黑會議前后蘇聯(lián)對歐洲的“雙重外交”[J];保定師專學報;2000年03期

6 謝娟;關于遠程開放教育中德育工作的幾點思考[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7 賀自愛,賀國慶;論科技編輯思維多元化[J];編輯學報;1999年02期

8 龔德貴;激勵理論與高水平排球運動員[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6期

9 周雙娥;高校與中學德育銜接問題之我見[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10 郭志新;;關于構筑新型高校德育教育模式的思考[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淑云;單極霸權——20世紀美國國策強度的三次提升[D];吉林大學;2004年

2 左鳳榮;蘇聯(lián)走向衰落與解體的深層原因新探[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3 劉驚鐸;道德體驗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4 凌宏彬;鄧小平理論研究:一種權變的方法[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5 唐漢衛(wèi);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礎[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馬和民;社會化危機及其出路[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孟迎輝;政治信仰與蘇聯(lián)劇變[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8 堯新瑜;學校道德課程理解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潘廣輝;民族問題與蘇聯(lián)解體[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王鳳霞;先秦兩漢詩歌的生命意識及其藝術顯現(xiàn)[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連福;小學道德課程校本教材內(nèi)容體系構建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蘇堪宇;生本課程探論[D];曲阜師范大學;2005年

3 張水華;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的人性特點與道德教育[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4 劉長庚;尋求審美與生命的合奏[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5 韓立軍;德育環(huán)境的變遷與現(xiàn)代高校德育體系構建思路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2年

6 張磊;文化學方法論與新文學流派個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7 齊長安;軟國力競爭與中國的戰(zhàn)略選擇[D];河北師范大學;2002年

8 張玲;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道德情感的培養(yǎng)[D];河北師范大學;2002年

9 鄧惠明;“主體——發(fā)展”道德教育模式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10 馬榮村;我國中小學德育實效性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扈中平,劉朝暉;對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年02期

2 衣俊卿;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歸——20世紀哲學的一個重要轉向[J];中國社會科學;1994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龍良;亞麗;;思想道德教育的健全與完善[J];價值工程;2011年21期

2 王賀;;論孔子德育思想的踐行途徑[J];教學與管理;2011年24期

3 郭穎;;從知識人到幸福人——對當代學校道德教育的檢視[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11年03期

4 劉亭亭;;日本道德教育改革的核心——“心靈教育”探析[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年08期

5 周靜;;家庭德育中的“榜樣”效用及存在問題[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6 張夫偉;;道德教育:自由選擇與價值引導的二重變奏[J];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7 徐冬青;;關于學校道德教育重建的思考[J];復旦教育論壇;2011年04期

8 王欣;;道德教育與禮儀訓練的歷史演進及其關系辨析[J];黑河學刊;2011年08期

9 梁紅;;《三字經(jīng)》對當今道德教育的啟示[J];教師;2011年24期

10 郭長征;;淺議優(yōu)化環(huán)境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影響[J];考試周刊;2011年4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許榮;;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道德教育價值[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zhì)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2 劉榮才;;兒童道德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長效機制[A];湖北省兒童全面發(fā)展研究會第三屆第二次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3 雷搏;;對科技教育與道德教育歷史沖突的認識[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4 余玉花;;論道德教育的現(xiàn)代困境[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5 齊學紅;;道德教育的文化人類學視野[A];“首屆中國教育人類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王蕊;;諾丁斯關懷理論及其對我國道德教育的啟示[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7 張華;;學校道德教育如何擺脫困境[A];高教科研2006(下冊:專題研究)[C];2006年

8 余志祥;;孔子、柏拉圖道德教育思想比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吳元訓;;德謨克利特教育思想初探[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韓偉;常家樹;;校園德育人性化教育的和諧需求[A];和諧社會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研究報告——首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5)[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樹偉;道德教育別玩“花臉”[N];中國教育報;2005年

2 曾曉桃 袁國基 楊健君;洞口道德教育甘霖滋潤10萬青少年[N];湖南日報;2009年

3 周艷;道德教育:從娃娃抓起[N];江蘇教育報;2010年

4 李淑貞;淺說道德教育[N];平頂山日報;2007年

5 本報評論員 張立偉;最困惑的是道德教育[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1年

6 王麗英;中日道德教育的異同[N];中國教師報;2003年

7 本報記者 柳艷芳 通訊員 趙士輝;如何造就心靈美好的未來一代[N];天津教育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宋曉夢;道德教育在探討中努力前行[N];光明日報;2004年

9 河南省鶴壁市教委主任 隋步景;道德教育別忘了傳統(tǒng)[N];光明日報;2001年

10 記者 蔣增科;強化道德教育 推進均衡發(fā)展 為建設美好未來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N];咸陽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桂清;美國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2 楊姿芳;“德育實為完全人格之本”[D];武漢大學;2012年

3 趙雪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王冬云;交往德育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5 陳瑞生;學校精神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尹偉;道德量化評價的反思與超越[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8 崔欣

本文編號:177895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77895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1c6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