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國家課程更好地促進師生成長——教師在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中的可作為性研究
本文選題:國家課程 切入點:校本化實施 出處:《中小學教師培訓》2010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國家課程需要學校通過"因校制宜"、"因人制宜"的創(chuàng)造性改編和再開發(fā)——"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去完成。從目前實施情況看,教師對課程建設的理念已基本認同,對課程實施的方法已初步了解,對課程改革的問題已逐步正視,即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已經具有可能。從教師在課程實施中的作為看,可以通過重構教學目標,引領師生在目標的建構中成長;遴選教學內容,引領師生在內容的選擇中成長;探尋教學方法,引領師生在方法的探究中成長。
[Abstract]:The national curriculum needs to be completed by the creative adaptation and redevelopment of "adapting to the school system" and "adapting to the conditions of people"-"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school". From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teachers have basically agreed with the idea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he method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has been preliminarily understood, and the problem of curriculum reform has been gradually faced squarely, that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s already possib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actions i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we can reconstruct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To lead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grow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oals; to select teaching content, to guid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grow in the choice of content; to explore teaching methods; to guid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grow in the exploration of methods.
【作者單位】: 江蘇省洪澤縣實驗小學;
【分類號】:G45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孔凡哲;;完善基礎教育課程標準的若干思路——來自中小學教科書實驗的啟示[J];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孔凡哲;張勝利;;基本活動經驗的類別與作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年16期
2 江淑玲;;溫州地區(qū)新版高中英語教材使用現狀調查分析[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8年12期
3 孔凡哲;;基本活動經驗的含義、成分與課程教學價值[J];課程.教材.教法;2009年03期
4 江淑玲;鄭志戀;;新版高中英語教材使用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9年02期
5 張守波;;新加坡中學數學教材的特色及啟示[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1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文宇;初中生數學學習選擇能力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黃梅;基于三維目標的化學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王彩連;教科書與課程標準的一致性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向黎;語文教科書對課程標準的偏離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3 孫艷君;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討論與調適[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吳友華;湖南省中學體育教師專業(yè)素質合格標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5 周瑞;中美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的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徐洪巖;初中物理課程與數學課程中的探究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范燕;小學數學統(tǒng)計教學的問題與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梁永平;;對我國《科學課程標準》中科學本質教育目標的反思與建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年12期
2 史寧中;柳海民;;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與實施路徑[J];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3 魯子問;;英語課程標準結構的社會發(fā)展適應性比較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06年05期
4 方彤;;淺議美國學校課程標準的標準——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英語課程標準》為例[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7年04期
5 景敏 ,孔凡哲;關于數學新課程的過程性目標[J];中學數學;2005年07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柯森;基礎教育課程標準及其實施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勇;英國初等教育最新發(fā)展[J];全球教育展望;1997年02期
2 陳曉端;英國小學的課程與教學漫談[J];現代中小學教育;1998年01期
3 姚永松;;二戰(zhàn)后英國中小學課程管理的基本走向分析——從教師控制到中央控制[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7年06期
4 李菲;;關于基礎教育“三級課程體系”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9年11期
5 陳麗云;;高職院校英語校本教材的編制[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6年14期
6 許潔英;試論國家課程的作用與特點——以英格蘭國家課程為例[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7 石偉平;勞頓論當前英國課程改革[J];全球教育展望;1995年03期
8 易紅郡;英國國家課程實施中的問題、對策及啟示[J];課程.教材.教法;2004年01期
9 黃侃;英國為實施國家課程著手培訓教師[J];課程.教材.教法;1989年10期
10 D·勞頓,石偉平;1988年以來的英國“國家課程”[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秀榮;;談教師對學生的愛[A];教研擷華——青海師大附中建校45周年論文集[C];1999年
2 張喜鳳;趙紅兵;郭海英;;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教師是關鍵[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3 張桂玲;;教師在遠程開放教學過程中的作用[A];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教與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C];2002年
4 趙鳴九;;大學青年教師16種個性因素的比較研究[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5 夏淑萍;;新課程背景下的“大化學”教學[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6 黃建輝;;校本課程開發(fā)實踐帶來的思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7 王玲琴;;讓每個孩子都擁有光明的未來[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二——教苑擷英[C];2002年
8 姚華芳;;讓校園成為教師生命成長的樂園[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三——“陶花”綻放江南岸[C];2002年
9 卞玉潮;;維護學生的尊嚴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九次年會交流論文論文集[C];2004年
10 桂耀j;趙國弟;王開屏;浦振明;陳華琪;陳剛;;小學階段開設機器人課程的可行性研究[A];創(chuàng)新在這里奠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高由;進一步增強教育強區(qū)的新優(yōu)勢[N];深圳商報;2004年
2 劉俊明;環(huán)!す(jié)約[N];貴州日報;2009年
3 黃梅縣教研室 柳亞飛;做創(chuàng)辦理想的教育的行路人[N];黃岡日報;2010年
4 李存才;1.5億農村學子教材費全免[N];中國財經報;2008年
5 李禾田;體制創(chuàng)新激活教育“生產力”[N];深圳商報;2004年
6 本報記者 南國;我省727萬義務教育段學生享用免費教科書[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8年
7 記者 黃敏;秋季學期起農村學子教材費全免[N];南寧日報;2008年
8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鄭東輝邋崔允o7;如何理解校本課程的地位與價值?[N];中國教育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李茂;澳大利亞國家課程初定[N];中國教師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繆志聰;國家課程達標率繼續(xù)保持高水平 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程度不斷提升[N];江蘇教育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海銀;學校課程管理運作過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趙淑巖;以校本課程建構透視牧區(qū)教育的自由與多元[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3 郭朝紅;影響教師政策的中介組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孫寬寧;教師課程理解中的自我關懷[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李飛飛;基于地方文化傳承的小學音樂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周潤智;被規(guī)約的教師職業(yè)[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7 王延文;教師專業(yè)化的系統(tǒng)分析與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8 羅儒國;教師教學生活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鮑道宏;教師課程理解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常亞慧;沉默的力量[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衛(wèi)新;語文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2 田穎;英國“國家課程”政策研究(1976-1988)[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汪秀紅;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琳;“規(guī)定性”與“靈活性”的較量[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5 黃愛萍;論學校課程管理及其運行[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6 王金娟;學校層面的國家課程實施規(guī)劃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7 姬升果;語文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8 宋時春;靜悄悄的革命:教師對課程的重建[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鐘國才;思想政治課國家課程江蘇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10 楊偉東;新課改背景下轉變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課程實施取向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5997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599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