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技術論文 >

教師教學倫理敏感性及其干預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09 01:28

  本文關鍵詞:教師教學倫理敏感性及其干預對策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教師 教學倫理敏感性 內(nèi)隱觀 跨情境性 干預策略


【摘要】:教師的教學倫理敏感性是教師對教學情境中蘊涵的道德元素的領悟和解釋能力,這種對教學情境中道德成分的覺察和識別能力是教師德性教學行為產(chǎn)生的心理邏輯起點。本研究在系統(tǒng)梳理教學倫理和倫理敏感性相關研究的基礎上,認為教師對教學倫理的理解帶有明顯的規(guī)范化和表層化傾向,這導致了他們難以對教學情境中隱性的專業(yè)倫理保持敏感。故本研究將圍繞以下三個核心問題來展開:(1)揭示處在教學實踐中的教師對教學倫理的理解;(2)分析不同教學情境下教師教學倫理敏感性的特性;(3)調查影響教師教學倫理敏感性的因素,為后續(xù)的干預實驗研究提供系統(tǒng)的策略支持。 研究一以311名中小學教師為被試,采用內(nèi)隱觀調查的方式,調查教師對教學倫理的理解和認知。結果表明:(1)教師對教學倫理的理解主要包括了敬業(yè)愛生、廉潔公正、懲戒過度、交往阻隔、師道尊嚴、課業(yè)關注、理解鼓勵等七個方面;(2)與專家外顯觀點相比,教師教學倫理內(nèi)隱觀強調指向學生行為的教學倫理研究取向;與師德典章相比,師德典章中未對道德規(guī)則與習俗規(guī)則作領域區(qū)分。 研究二以449名中小學教師和職前教師為被試,采用情境故事測驗的方式,考察教師教學倫理敏感性的跨情境性和結構效度。結果表明:(1)教學倫理敏感性是由道德覺察、后果意識和道德情感構成的復合成分;(2)教學倫理敏感性體現(xiàn)在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和過程中,即教學倫理敏感性表現(xiàn)出跨情境性。 研究三以21名中小學教師被試,采用訪談的方式,分析影響教師教學倫理敏感性的主要因素,為干預提供可能的策略支持。結果表明:(1)教師教學倫理敏感性的影響因素有主、客觀兩方面。主觀方面包括教師移情、人格、角色卷入和道德圖式等四個因素,而客觀方面包括教師的性別和文化背景兩個因素;(2)教師教學倫理敏感性的干預對策有:道德敘事、榜樣示范、角色扮演和校園隱性德育文化建設等策略。
【學位授予單位】:溫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G40-059.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方曉義,陳浩鶯,王永麗,林崇德;中小學教師師德觀的內(nèi)隱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2 賈克水,朱建平,張如山;隱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質特征[J];教育研究;2000年08期

3 李樹培;;教學道德性的偏失與回歸[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9年10期

4 程德華;;高等院校輔導員師德心理結構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09年03期

5 王凱;;教學倫理研究的現(xiàn)狀與問題[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1期

6 周建平;教學倫理價值探析[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04年05期

7 朱永祥;認知的內(nèi)隱理論及其分析方法[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1年04期

8 鄭信軍;岑國楨;;內(nèi)隱與外顯傾向性道德敏感的關系及其預測源分析[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9年03期

9 胡瑜;孔克勤;黃和林;徐平;吳紀琴;殷忠偉;;弈棋風格的結構研究[J];心理科學;2008年04期

10 鄭信軍;岑國楨;;大學生傾向性道德敏感的結構研究[J];心理科學;2008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胡斌武;課堂教學倫理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2 劉萬海;重返德性生活[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胥興春;教師工作價值觀及其影響效應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4 王凱;教學作為德性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于永平;我國教師專業(yè)倫理建設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2 姬慧;移情在道德行為中的作用機制及其德育價值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3 王玉玲;中小學教師專業(yè)倫理缺失與重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孫茂華;教育倫理評價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5 張劍鋒;青少年學生關愛價值觀的心理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

本文編號:126861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26861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bce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