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教學領域的文化錯位
本文關鍵詞:試析教學領域的文化錯位
【摘要】:教學領域長期存在三大文化錯位現(xiàn)象,在價值維度上表現(xiàn)為"教的價值"代替"學的價值",在時間維度上表現(xiàn)為"教授時間"僭越"學習時間",在空間維度上表現(xiàn)為"教師教學"遮蔽"教師學習"。深入剖析其成因,有助于教師啟動深層的文化自覺,進而推進教學文化的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促進教學活動的發(fā)展與完善。
【作者單位】: 華南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研究與開發(fā)中心;
【基金】: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學習哲學:學習研究的新方向”(08JC880013)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420
【正文快照】: 文化是人們“歷史地凝結成的穩(wěn)定的生存方式”,[1]它自發(fā)地規(guī)約著人們的各種觀念與行為。教學文化也是如此,它左右著人們的教學觀念與行為。教學領域長期存在一些文化錯位現(xiàn)象,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教學文化的發(fā)展,影響著教學活動的成效。本文立足學習視角,以當代哲學的“文化價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家成;論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2 黃甫全;學習化課程芻論:文化哲學的觀點[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4期
3 左新榮;學校體育教學思想的社會學認識[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9年02期
4 吳亞林;;論學校教育的文化價值構建[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5 廖詩艷,黃甫全;網絡教育中的隱蔽課程:概念、特征與文化建構原理[J];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6 于語和,施曉薇;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釋義及其與西方的比較[J];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7 朱人求;儒家文化哲學何以可能[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8 吳果中;從“知識”到“生命”——課堂教學的精神交往論[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5年02期
9 李炳全,葉浩生;主流心理學的困境與文化心理學的興起——文化心理學能否成為心理學的新主流?[J];國外社會科學;2005年01期
10 胡啟勇;文化整合論[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澤學;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文化建設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2 桂翔;文化交往規(guī)律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3 常晉芳;網絡哲學引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4 何玉興;社會群體溝通平衡問題學理資源探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黃忠敬;知識·權力·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6 李家成;關懷生命[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7 彭虹斌;課程組織研究——從內容到經驗的轉化[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姜月;遮蔽與解蔽[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李炳全;人性彰顯和人文精神的回歸與復興[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10 李慶霞;社會轉型中的文化沖突[D];黑龍江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珍喜;人、文化、社會的互動[D];云南師范大學;2000年
2 馬佑紅;農村迷信與農村社會發(fā)展[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3 王玉蘭;中國當代審美文化沖突中的美學價值重構[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4 常新;當代中國審美文化的反思、評價與建構[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2年
5 馬曉娟;三個面向與鄧小平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6 王艷華;論傳統(tǒng)文化對中國現(xiàn)代生活的價值[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7 夏菲;在文化社會-20世紀西方設計[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8 臧公余;論文化哲學視界中的“文化”范疇[D];蘇州大學;2002年
9 王宏;加入WTO的效應——從文化哲學的角度看[D];黑龍江大學;2002年
10 謝紅仔;小學英語課程實施現(xiàn)狀探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zhí)禊i;;試論新課改背景下教學文化的特征[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09期
2 ;“教學方式變革中的公民素養(yǎng)教育研究”開題[J];中國德育;2011年03期
3 車偉艷;;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現(xiàn)實問題與未來路徑[J];當代教師教育;2011年02期
4 皮武;;文化視野中教學理論的本土訴求[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16期
5 肖正德;;城鎮(zhèn)化進程中鄉(xiāng)村教師生存境遇與改善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11年08期
6 皮武;;教師的文化敏感性及其培養(yǎng)路徑[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1年09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盧元鍇;方銘琳;安寶娣;沈立;;《學校文化建設與策劃》課題結題報告[A];學校文化建設與策劃[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勇;面向知識經濟時代的教育改革[N];青海日報;2000年
2 記者 陳勇;現(xiàn)代教育改革路在何方[N];新華每日電訊;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晉銀峰;新課程實施中的教學文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張姝;論教師的文化覺醒及其教學實現(xiàn)[D];西南大學;2011年
3 李德林;教學個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教學論本土化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譚安娜;教學文化十年研究的反思與展望[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2 劉成;我國社會轉型背景下教學文化建構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張俊列;教學文化變遷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4 陳海凡;初任教師的入職引導制度:以日英為例[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宋明亮;教師教學狀態(tài)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6 金碧薇;課堂文化視角中的師生互動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1年
7 郭靜靜;課堂教學文化的批判與建構[D];河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2368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236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