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科書到課程標準:教學設計的轉型
本文關鍵詞:從教科書到課程標準:教學設計的轉型
【摘要】:新課程改革以來,教師的教學設計依然是基于教科書的,為了深度推進課程改革,必須完成從基于教科書的教學設計到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設計的轉型。這就需要教師厘清教學設計的概念,對課程標準進行教學化處理,并形成教學設計的基本框架。這種教學設計轉型需要一系列保障條件,包括教師在觀念上的認同和在能力上的提升,考試評價制度的改革,以及教材制度的落實。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江蘇省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基金】: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第八期重點課題“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設計研究”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420
【正文快照】: 2001年,教育部啟動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經歷了多年的實驗與推廣之后,課程改革已經進入深度推進階段。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在于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的效果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設計。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教學設計是影響課程改革的重要因素。然而,就筆者了解到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劉梅梅;一種比較的視角:從教學大綱到課程標準[J];教學與管理;2005年30期
2 王麗華;2003年國內教學設計研究綜述[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鶴飛;以終身學習為導向的E-Learning系統(tǒng)的設計[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2 白桂香;小學生閱讀-習作能力圖式訓練的教學設計和自主學習過程分析[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3 白桂香,鄭曉紅,吳田榮;高年級小學生閱讀—習作能力圖式同化訓練的教學試驗研究[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4 高瑞利;美國教學設計理論從ID1到ID2的發(fā)展[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5 趙國棟;關于信息通訊技術對大學教學影響的理論分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3期
6 苗逢春;信息技術與中小學教學整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7 程鳳春;;教育并存服務性與生產性[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8 許世巖;田徑類課程設計的若干理論問題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8期
9 耿菲;速滑課堂異質分組教學探析[J];冰雪運動;2003年02期
10 馮秀琪,李海紅;多元智能理論對教學設計的啟示[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何榮杰;;信息化背景下教學設計模式[A];教育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服務——第五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論文集(上冊)[C];2006年
2 崔永華;;試論綜合課課堂教學設計——教育學視角的分析[A];第八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善良;現(xiàn)代認知壓觀下的數學概念學習與教學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2 朱德全;問題系統(tǒng)教學設計探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劉承波;信息時代高等學校教學過程的變革及其運行機制[D];廈門大學;2002年
4 劉電芝;小學兒童數學學習策略的發(fā)展與加工機制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彭兵;基于學習對象的教學設計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陳品德;基于Web的適應性學習支持系統(tǒng)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柯清超;分布式學習系統(tǒng)軟件建模方法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8 鐘志賢;面向知識時代的教學設計框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姚利民;有效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鄒玉玲;主體性體育及其課程觀探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管建福;論小學數學教材的分析方法[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2 高闖;科技活動課程理論與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3 李楹;基于建構主義現(xiàn)代遠程教育模型的研究與實踐[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4 羅江華;“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敝袑W教師對計算機類教學媒體的態(tài)度及引導[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5 孫澤軍;說明文形式圖式閱讀策略訓練提高初中二年級學生閱讀理解水平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6 洪顯利;組塊構建記憶策略訓練,,提高高一學生英語詞匯學習質量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余江敏;高等師范院校公共課教育學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8 劉仲全;高師公共課教育學教材知識結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9 楊祖能;初中物理創(chuàng)新能力教學目標分析與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10 曲霞;小學作文創(chuàng)造性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徐曉東,穆肅,余麗;基于GBS的教學設計的方法——中小學教師自主開發(fā)信息技術教育課程和教材的方法[J];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2 李赫,陳曉慧;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教學設計操作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3 陳瑋;淺談網絡課件教學設計及其媒體制作[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4 王淑敏;心理素質訓練課的教學設計原則探討[J];教育探索;2003年05期
5 馮秀琪,錢玲;基于后結構主義的教學設計策略[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3年02期
6 王麗華;對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學目標闡明的思考[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3年06期
7 羅靜;宏觀教學設計論在高等教育發(fā)展中的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03年07期
8 蘇順開,夏紀梅,楊建廣;網絡課程質量的關鍵是教學設計[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3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麗華;系統(tǒng)教學設計理論和模式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唐文中;高等學校的講授課[J];求是學刊;1980年04期
2 林寶全;略評蔡儀主編的《文學概論》[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3 羅榮根;當前國外英語“限制作文”教學的情況[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4 李秀林;關于原子在磁場中能級分裂的問題[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S1期
5 陳永昊,蘇向紅;《樂羊子妻》教學設計[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1980年04期
6 李春嵐;要加強連句成段的訓練[J];江西教育;1980年02期
7 顏如堯;關于向量乘法的逆運算[J];麗水師范專科學校學報;1980年S1期
8 苗慧蘭;指導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9 張同善;學校教育應以傳授書本知識為主[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10 B·A·蘇霍姆林斯基 ,周蕖;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J];比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文成功;;常見同程及異程系統(tǒng)設計方法的改進[A];全國暖通空調制冷1996年學術年會資料集[C];1996年
2 鄭金峰;;講好病生重點目標內容的做法和體會[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3 賈春英;王婷婷;;兔肺水腫模型制備[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4 張玉艷;段珩;鐘學義;;家兔急性肺水腫實驗[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5 蔡鄂;王世云;;淮海戰(zhàn)役中解放軍戰(zhàn)役指揮研究[A];淮海戰(zhàn)役新論——紀念淮海戰(zhàn)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8年
6 金欣;;對中學用英漢詞典編纂的思考[A];中國辭書論集1997[C];1997年
7 許蕓;潘政敏;;交際法和中學英語教學[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8 王守中;;平原事件研究中的幾個問題——兼與路遙、周錫瑞教授商榷[A];義和團平原起義100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9年
9 胡富國;;各級干部學習和了解山西歷史的教科書[A];三晉文化研究會十年文存[C];1999年
10 高玉波;;規(guī)劃技術在關聯(lián)項目選擇中的應用[A];發(fā)展的信息技術對管理的挑戰(zhàn)——99’管理科學學術會議專輯(上)[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慕蓉;實用是物理教科書的新追求[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 李亦菲;探究性學習[N];中國教育報;2000年
3 黑龍江省伊春市師范學校歷史專業(yè)副教授 項福庫;我最喜歡的歷史教科書[N];中國教育報;2000年
4 記者 朱平;北京206中研討“創(chuàng)新性教學模式”[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淺談怎樣自學《心理學》(未完待續(xù))[N];中國成人教育信息報;2000年
6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高鴻業(yè);專業(yè)論文和大學本科水平之間的橋梁[N];光明日報;2000年
7 美國馬里蘭大學經濟系教授 錢穎一;出自經濟學大家的入門教科書[N];光明日報;2000年
8 余曉葵;漏洞百出的美國教科書[N];光明日報;2000年
9 本報記者 蘇金遠 通訊員 李輝;大學教材“老化”追蹤[N];湖北日報;2000年
10 劉靜;素質教育的有益嘗試[N];河北日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許博;關于高等體育院校球類運動項目教材設計與編寫的理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1年
2 朱德全;問題系統(tǒng)教學設計探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任友群;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建構主義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4 傅建明;我國小學語文教科書價值取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陳剛;任務分析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任丹鳳;中小學教科書編制設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裴新寧;面向學習者的化學教學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彭兵;基于學習對象的教學設計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蔡同軍;普羅米修斯的火種[D];蘇州大學;2003年
10 柯清超;分布式學習系統(tǒng)軟件建模方法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衛(wèi)華;以建構主義為指導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的設計[D];河北大學;2000年
2 楊曉娟;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過程設計模式[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3 劉華英;“植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多媒體教學[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4 管建福;論小學數學教材的分析方法[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5 左向東;適應性學習系統(tǒng)的教學設計[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6 王慧慧;基于數據庫的多媒體網絡課件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7 劉志剛;土力學網絡CAI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D];河海大學;2001年
8 李科敏;探索性物理實驗的教育功能及其設計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9 任淑悅;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初步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
10 王書林;“GX實驗”的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和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11869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186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