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學習環(huán)境下技術接受影響因素及模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02 11:00
本文關鍵詞:網絡學習環(huán)境下技術接受影響因素及模型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網絡學習環(huán)境 網絡信息技術 技術接受模型 使用意向
【摘要】: 當前,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在某種程度上正在逐步改變傳統(tǒng)教與學模式。理論上講,信息技術具有促進學生學習的潛能,但前提是這種新興技術必須被學習者所接受。如果不考慮學習者對待網絡信息技術的使用態(tài)度及意愿,即使設計再好的網絡學習平臺環(huán)境,其效用也不會得到充分發(fā)揮。 那么為什么學習者會接受或是拒絕使用信息技術或網絡學習平臺,哪些因素影響學習者接受使用信息技術開展網絡學習。本研究關注學習者自身對網絡信息技術的接受認知,在借鑒其他領域有關信息技術接受研究的基礎上,將理性行為理論、計劃行為理論及Davis提出的技術接受模型引入網絡教育領域,以此作為理論依據,從技術角度出發(fā),詳細分析影響學習者接受網絡信息技術的各個因素,探討這些認知、信念類因素與學習者技術使用態(tài)度及意向之間的關系,并提出技術接受影響因素的假設模型;然后在借鑒前人研究和訪談的基礎上設計學習者接受網絡學習平臺的影響因素問卷,開展問卷調查,利用spss對回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最后得出如下結論。 通過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本研究得出對使用態(tài)度有直接影響作用的因素包括:感知信息技術有用性、資源促進條件、感知信息技術易用性、同伴影響與學生使用技術的自我效能感這五個因素。而教師影響與技術支持因素對學生使用態(tài)度不產生影響。 對使用意向有直接影響作用的因素包括:感知信息技術有用性、同伴影響與資源促進條件三個因素。加入態(tài)度這一中介變量后,影響使用意向的因素變?yōu)椋菏褂脩B(tài)度、同伴影響、感知信息技術有用性。得出使用態(tài)度是同伴影響、感知信息技術有用性與使用意向的部分中介,是資源促進條件與使用意向的完全中介。 由此在理論分析和實證調研的基礎上得出網絡學習環(huán)境下的技術接受模型,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策略建議以促進學習者進一步接受并使用網絡學習環(huán)境。
【關鍵詞】:網絡學習環(huán)境 網絡信息技術 技術接受模型 使用意向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G434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引言11-16
- 1.1 研究背景11-12
- 1.1.1 選題背景11
- 1.1.2 問題提出11-12
- 1.1.3 研究意義12
- 1.2 國內外相關信息技術接受研究綜述12-15
- 1.2.1 國外有關信息技術接受的研究12-14
- 1.2.2 國內有關信息技術接受的研究14-15
- 1.3 研究目的與方法15-16
- 1.3.1 研究目的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關理論模型16-24
- 2.1 網絡學習及網絡學習環(huán)境16-17
- 2.1.1 網絡學習16
- 2.1.2 網絡學習環(huán)境16-17
- 2.2 技術接受17-18
- 2.3 相關技術接受理論分析18-24
- 2.3.1 理性行為理論18-20
- 2.3.2 技術接受模型20-21
- 2.3.3 計劃行為理論21-24
- 第3章 學習者接受信息技術的影響因素及因素間關系分析24-34
- 3.1 學習者接受網絡信息技術的構成要素24-30
- 3.1.1 信息技術使用意向24
- 3.1.2 信息技術使用態(tài)度24-25
- 3.1.3 感知信息技術有用性25-26
- 3.1.4 感知信息技術易用性26-27
- 3.1.5 社會影響因素——主觀規(guī)范27-28
- 3.1.6 感知行為控制因素——自我效能感及外部促進條件28-30
- 3.2 構成要素之間的關系探討30-33
- 3.2.1 態(tài)度、使用意向與使用行為30-31
- 3.2.2 感知信息技術有用性、易用性與網絡使用態(tài)度及使用意向31
- 3.2.3 主觀規(guī)范與網絡使用態(tài)度及使用意向31-32
- 3.2.4 感知行為控制與使用態(tài)度及使用意向32-33
- 3.3 假設模型的構建33-34
- 第4章 學習者接受信息技術的影響因素及因素間關系實證調查與分析34-53
- 4.1 問卷設計、預測及發(fā)放34-37
- 4.1.1 調查問卷設計34
- 4.1.2 問卷預測34-36
- 4.1.3 問卷正式發(fā)放與回收36-37
- 4.2 問卷統(tǒng)計與分析37-48
- 4.2.1 樣本基本資料描述性統(tǒng)計37
- 4.2.2 問卷各維度效度與信度分析37-41
- 4.2.3 相關分析41-44
- 4.2.4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44-48
- 4.3 實證結論與分析48-53
- 4.3.1 主觀規(guī)范對學習者網絡使用態(tài)度及意向的影響48-49
- 4.3.2 感知信息技術有用性、易用性對學習者使用態(tài)度及意向的影響49-50
- 4.3.3 感知行為控制層面對學習者使用態(tài)度及意向的影響50-51
- 4.3.4 使用態(tài)度與使用意向51
- 4.3.5 學習者網絡平臺使用態(tài)度及使用意向的影響因素回歸方程51-53
- 第5章 網絡學習環(huán)境下技術接受模型的構建53-61
- 5.1 模型構建53-56
- 5.2 模型構成要素及關系特征56-59
- 5.2.1 模型中的構成要素56-58
- 5.2.2 模型構成要素之間的關系58-59
- 5.3 促進學習者網絡技術接受的策略建議59-61
- 5.3.1 提高網絡學習平臺的使用價值,重點充實各種資源,滿足學習需求59
- 5.3.2 重視同伴之間的相互影響,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榜樣作用59-60
- 5.3.3 進一步保證平臺操作簡單快捷60-61
- 第6章 本研究結論、創(chuàng)新及局限性61-64
- 6.1 研究結論61-62
- 6.2 研究創(chuàng)新62
- 6.3 研究局限及后續(xù)研究方向62-64
- 參考文獻64-67
- 附錄67-70
- 致謝70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彭萬里;楊振華;;信息技術應用于我校材料類專業(yè)實驗教學的實踐探討[J];企業(yè)家天地;2012年02期
2 劉禹;陳玲;余勝泉;;西部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使用意向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2年08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楊楠;基于UTAUT模型的SNS服務用戶接受影響因素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1312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1312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