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教師思維的異化及其超越路徑——文化哲學視角
本文關鍵詞:論教師思維的異化及其超越路徑——文化哲學視角
【摘要】:從文化哲學的層面來看,教師的思維理應屬于非日常思維而具有理性、自為性、開放性等特性。由于受傳統(tǒng)文化的制約、作為普通人與作為教師這一特殊群體的內在沖突等各方面的原因,教師的思維很容易由非日常思維異化為日常思維。實現(xiàn)教師思維的超越,內在方面要通過教師自身的文化反思,外在方面則要對教師進行文化啟蒙與加強制度規(guī)范。
【作者單位】: 湖南理工學院中文系;
【關鍵詞】: 教師思維 異化 超越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2008年度資助課題(XJK08BJB003)階段成果
【分類號】:G451.1
【正文快照】: 一、教師思維的文化特性從文化哲學的層面來看,人的生活可分為日常生活與非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以個人的家庭、天然共同體等直接環(huán)境為基本寓所,旨在維持個體生存和再生產(chǎn)的日常消費活動、日常交往活動和日常觀念活動的總稱,它是一個以重復性思維和重復性實踐為基本存在方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諶安榮;;從自在自發(fā)到自由自覺——我國教師生存方式的轉型[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2 李家成;學校教育是制度保障下的生活——對學校教育“制度”的認識[J];當代教育論壇;2003年05期
3 張華;;高中課程改革的問題、理念與目標[J];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09期
4 李江源;王蜜;;論教育制度的觀念前提(上)[J];高校教育管理;2007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向寶云;盧衍鵬;;生存的艱難與平凡的偉大——簡評傅恒的長篇小說《天地平民》[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2 李占偉;;視覺霸權反思與多重審美感知重建[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4期
3 林頤;;“自我”的兩個維度——讀丹尼爾·貝爾《社群主義及其批評者》[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3期
4 馮正強;;個性的解釋學張力——從康德的天才論美學到施萊爾馬赫的普遍解釋學[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5 陳義平;論康德的自由主義政治哲學[J];安徽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6 李洵,陳徽;康德的普世倫理之善惡概念[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7 張公善;海德格爾美學的歷史地位及當代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8 李霞;論儒道生命觀的理性精神及其歷史影響[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9 張能為;伽達默爾“第三次啟蒙”與現(xiàn)代科學化時代[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10 李昭昊;墨翟和平觀的哲學基礎[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宮睿;;作為理性的批判的“啟蒙”——對康德“啟蒙”思想的一個闡釋[A];科學發(fā)展:社會管理與社會和諧——2011學術前沿論叢(上)[C];2011年
2 程光煒;;一個被重構的“西方”——從“現(xiàn)代西方學術文庫”看八十年代的知識范式[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上)[C];2012年
3 廖全京;;存在之鏡與幻想之鏡——讀阿來長篇小說《塵埃落定》[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下)[C];2012年
4 李楊;;具體性的追尋——讀馬爾庫塞《歷史唯物主義現(xiàn)象學論稿》[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9)[C];2011年
5 孫慧玲;唐桂娟;;回歸生活世界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契合[A];創(chuàng)新思想·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08年
6 王艷秀;;現(xiàn)代化及其背反——論道德困境產(chǎn)生的根源[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7 王燕;;當代詈語的嬗變[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王曉初;;魯迅與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說不盡的魯迅與五四——魯迅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王曉初;;魯迅與五四文化精神[A];魯迅與“左聯(lián)”——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鄧儉;;自我生存之“無”的突破——解讀《野草》中的存在之思[A];魯迅與“左聯(lián)”——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娟;理論旅行:吸收與變異[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張美宏;生生之道與圣人氣象:北宋五子萬物一體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劉義;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研究:概念、歷史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楊玲;文化交往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靳寶;批判哲學的現(xiàn)象學批判[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7 朱新春;萊布尼茨自然有機論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8 吳舜立;自然審美:川端康成的文學世界[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傅美蓉;從反再現(xiàn)到承認的政治[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夏桂平;基于現(xiàn)代性理念的嶺南建筑適應性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關學銳;《莊子》生存美學思想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宋明珠;米蘭·昆德拉小說敘事形態(tài)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石實;隱秘的參與[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倫春族文化變遷研究(1895-1915年)[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于海霞;主體間性視域下高校德育主體間矛盾的消解[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學倫理學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7 劉文佳;中國古代的清官和民眾的“青天”崇拜傾向[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李軍;偵查權下沉之檢察監(jiān)督制約模式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王首婧;黑龍江當代人文精神與價值觀教育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10 鄭艷艷;社會進步標準的當代闡釋[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劉維良;中小學教師職業(yè)心理狀況調查報告[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2 朱新卓;專業(yè):教師生存狀態(tài)與教育問題的一個分析視角——兼答教師職業(yè)為什么要專業(yè)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年05期
3 吳惠青;論教師個體的生存方式[J];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4 李澤厚;啟蒙的走向[J];w蕓,
本文編號:7553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755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