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疏離感發(fā)展的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14 03:13
本文關鍵詞:青少年疏離感發(fā)展的實證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摘要:青少年期是個體生命中極其重要且充滿變化的人生階段,具有明顯的過渡性。在這一時期的個體生理上已基本成熟,但心理與社會行為還未充分發(fā)展,容易體驗到疏離感。同時,青少年時期并不是一個完全同質的發(fā)展階段,在這一時期的不同年齡段,個體的心理發(fā)展特點以及發(fā)展的社會背景都存在明顯的差異。因此,了解不同青少年期學生疏離感發(fā)展的特點,對診斷與解決青少年社會性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有著重要的作用。 本論文首先對近年來國內外有關青少年疏離感發(fā)展的基礎研究,以及疏離感與異常行為、心理特征等方面的應用研究和主要理論觀點進行了較為詳盡的闡述,同時分析了該領域的研究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采用楊東等編制的《青少年疏離感量表》,對四川和湖北兩地初中一年級至大學四年級1062名青少年被試進行了調查研究,然后系統(tǒng)分析了青少年疏離感發(fā)展的一般特征、不同青少年期疏離感的發(fā)展特征、以及性別與生源地差異。主要得出以下結論: 1、青少年的環(huán)境疏離感得分最高,社會疏離感次之,人際疏離感最低;最低且唯一低于3分的維度為親人疏離感;青少年疏離感的發(fā)展趨勢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增高。 2、不同青少期學生,除生活環(huán)境疏離感維度外,在總體疏離感和其他疏離感維度上都存在顯著的差異。 3、青少年疏離感發(fā)展存在性別差異,男生顯著高于女生;在不同青少年期,性別差異的表現(xiàn)有所不同;不同性別青少年的疏離感發(fā)展呈現(xiàn)出不同的階段特征。 4、青少年疏離感發(fā)展存在生源地差異;在不同青少年期,生源地差異的表青少年;;疏離感;;實證研究
【關鍵詞】:青少年 疏離感 實證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B844.2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部分 文獻綜述10-24
- 1 疏離感的內涵10-13
- 1.1 alienation 的中文譯法及其表達10
- 1.2 疏離感的界定10-12
- 1.3 青少年疏離感的界定12-13
- 2 青少年疏離感研究的理論背景13-16
- 2.1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fā)展理論13-14
- 2.2 Bronfenbrenner 的人類發(fā)展生態(tài)學理論14-15
- 2.3 Elder 的生活歷程理論15-16
- 3 疏離感的研究現(xiàn)狀16-23
- 3.1 疏離感的基礎研究16-19
- 3.2 疏離感的應用研究19-23
- 4 問題提出23
- 5 研究意義23-24
- 第二部分 研究設計24-27
- 1 研究思路24
- 1.1 研究目的24
- 1.2 研究假設24
- 2 研究方法24-26
- 2.1 被試24-25
- 2.2 研究工具25
- 2.3 訪談法25-26
- 3 程序與數據處理26-27
- 第三部分 研究結果27-48
- 1 青少年疏離感發(fā)展的基本情況27-28
- 2 青少年疏離感發(fā)展的階段特征28-31
- 3 青少年疏離感發(fā)展的性別特征31-38
- 3.1 不同性別青少年疏離感的差異比較31-34
- 3.2 青少年期各階段不同性別學生疏離感的發(fā)展特征34-36
- 3.3 不同性別學生在青少年各階段疏離感的發(fā)展特征36-38
- 4 青少年疏離感發(fā)展的生源地特征38-48
- 4.1 不同生源地青少年疏離感的差異比較38-41
- 4.2 青少年期各階段不同生源地學生疏離感的發(fā)展特征41-43
- 4.3 不同生源地學生在青少年各階段疏離感的發(fā)展特征43-48
- 第四部分 討論與分析48-57
- 1 青少年疏離感的現(xiàn)狀48-49
- 2 青少年疏離感的發(fā)展特征49-53
- 2.1 青少年疏離感發(fā)展的階段特征49-51
- 2.2 不同性別青少年疏離感發(fā)展的階段特征51-52
- 2.3 不同生源地青少年疏離感發(fā)展的階段特征52-53
- 3 青少年疏離感的性別特征53-54
- 3.1 青少年疏離感的性別總體特征53
- 3.2 不同青少年階段疏離感的性別特征53-54
- 4 青少年疏離感的生源地特征54-56
- 4.1 青少年疏離感的生源地總體特征54-55
- 4.2 不同青少年階段疏離感的生源地特征55-56
- 5 研究啟示及反思56-57
- 第五部分 研究結論57-58
- 參考文獻58-62
- 附錄 研究工具(部分)62-65
- 致謝65
【引證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陸淑珍;城市外來人口社會融合研究[D];中山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邵君;上海市中專新生疏離感的現(xiàn)狀調查及團體干預[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s
本文編號:4483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448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