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人際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關系及其干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16 07:21
人際交往是個體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人都希望善于交往,并通過交往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但由于家庭、社會、學校、自我等原因,人際交往成為很多高中生的困惑和難題。同時,人際交往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和發(fā)展所起的作用也愈發(fā)凸顯,一旦出現(xiàn)人際困擾,常會引起其心理失衡,導致產(chǎn)生心理問題。因此提高高中生人際交往能力對其心理健康發(fā)展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旨在了解高中生人際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的現(xiàn)狀及其關系,探討如何提高高中生人際交往能力,從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對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人際交往能力的現(xiàn)狀和關系進行調(diào)查分析;第二部分驗證針對性團體心理輔導的有效性,通過針對性團體輔導來提高高中生人際交往能力,進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研究一選取了河北省某市的550名高中生作為被試,有效被試528人,進行問卷調(diào)查。研究二采用實驗組、安慰劑組和對照組對比試驗設計。通過研究一的結果,篩選出一部分人進行訪談,最終確定30人為實驗組、30人為安慰劑組,另外確定30人為對照組,作為本研究的被試。對實驗組施加八次針對人際交往能力的的團體心理輔導干預,對安慰劑組施加與研究主題無關的團體心理輔導干預,...
【文章來源】:河北師范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獻綜述
1.1 心理健康概述
1.1.1 心理健康的定義
1.1.2 心理健康的測量
1.1.3 高中生心理健康研究現(xiàn)狀
1.1.4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
1.2 人際交往能力概述
1.2.1 人際交往能力的定義
1.2.2 人際交往能力的測量
1.2.3 人際交往能力的相關理論
1.2.4 高中生人際交往的相關研究
1.2.5 高中生人際交往的影響因素
1.3 人際交往能力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
1.4 團體心理輔導的概述
1.4.1 團體心理輔導的概念
1.4.2 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依據(jù)
1.4.3 團體心理輔導的優(yōu)勢
1.4.4 團體心理輔導的應用研究
2 問題提出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義
2.2.1 理論意義
2.2.2 實踐意義
2.3 研究假設
3 研究一:高中生人際交往能力與心理健康水平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關系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對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研究過程
3.2.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3.3 研究結果
3.3.1 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狀況
3.3.2 高中生人際交往能力的狀況
3.3.3 高中生人際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相關分析
3.4 分析與討論
3.4.1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人口學差異
3.4.2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總體情況
3.4.3 高中生人際交往能力的人口學差異
3.4.4 高中生人際交往能力的總體情況
3.4.5 高中生人際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關系
4 研究二:高中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干預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對象
4.2.2 研究工具
4.2.3 研究設計
4.2.4 數(shù)據(jù)處理
4.3 研究過程
4.3.1 準備階段
4.3.2 干預階段
4.3.3 評估
4.4 實驗組干預對高中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個案分析
4.4.1 被試T的情況
4.4.2 被試Q的情況
4.5 研究結果
4.5.1 干預前實驗組、安慰劑組和對照組的同質(zhì)性檢驗
4.5.2 干預后實驗組、安慰劑組和對照組的前后測差異性檢驗
4.6 分析與討論
5 結論
5.1 研究結論
5.2 對教學實踐工作的意義
5.3 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4022名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 劉永軍,馮丹,佘兮,陳萍,張慶玲. 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 2018(05)
[2]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 田聚群. 科教文匯(上旬刊). 2018(01)
[3]團體沙盤游戲與改善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實證研究[J]. 崔元慧,侯海榮. 現(xiàn)代教育科學. 2017(05)
[4]威廉·詹姆斯的自我理論解析[J]. 江琴.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12(05)
[5]通過共情訓練改善大學生人際關系[J]. 陳珝,傅宏,張曉文. 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6)
[6]運用薩提亞模式改善大學生人際關系[J]. 李業(yè)平,劉濤. 安徽醫(yī)學. 2011(11)
[7]大學生心理和諧量表的編制[J]. 吳九君,鄭日昌.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1(05)
[8]青少年人際交往能力的發(fā)展特點[J]. 王英春,鄒泓. 心理科學. 2009(05)
[9]健全人格取向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結構初探[J]. 程科,黃希庭. 心理科學. 2009(03)
[10]城鄉(xiāng)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diào)查報告[J]. 李曉豐. 吉林教育. 2007(03)
博士論文
[1]健全人格取向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編制[D]. 程科.西南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高一學生人際關系的干預研究[D]. 楊愛.河北大學 2017
[2]高中生感恩、親社會行為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 戴賢偉.信陽師范學院 2017
[3]中學生自我意識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 何思奇.西華師范大學 2017
[4]NLP團體心理輔導對中職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干預研究[D]. 黃瑩瑩.華中師范大學 2016
[5]高中生感恩現(xiàn)狀及團體心理輔導研究[D]. 李智勇.湖南師范大學 2016
[6]高中生學業(yè)幸福感團體心理輔導效果研究[D]. 葉彩蘭.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2016
[7]高中生批判性思維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 姜萌.河北大學 2016
[8]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提升高中生自信心的團體輔導干預研究[D]. 雷曉元.湖南科技大學 2016
[9]高中生樂觀人格、社會支持與人際關系困擾的關系研究[D]. 王宏.東北師范大學 2016
[10]高中生人際關系、心理幸福感、學習投入的現(xiàn)狀和關系研究[D]. 張偉.信陽師范學院 2016
本文編號:3627615
【文章來源】:河北師范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獻綜述
1.1 心理健康概述
1.1.1 心理健康的定義
1.1.2 心理健康的測量
1.1.3 高中生心理健康研究現(xiàn)狀
1.1.4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
1.2 人際交往能力概述
1.2.1 人際交往能力的定義
1.2.2 人際交往能力的測量
1.2.3 人際交往能力的相關理論
1.2.4 高中生人際交往的相關研究
1.2.5 高中生人際交往的影響因素
1.3 人際交往能力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
1.4 團體心理輔導的概述
1.4.1 團體心理輔導的概念
1.4.2 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依據(jù)
1.4.3 團體心理輔導的優(yōu)勢
1.4.4 團體心理輔導的應用研究
2 問題提出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義
2.2.1 理論意義
2.2.2 實踐意義
2.3 研究假設
3 研究一:高中生人際交往能力與心理健康水平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關系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對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研究過程
3.2.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3.3 研究結果
3.3.1 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狀況
3.3.2 高中生人際交往能力的狀況
3.3.3 高中生人際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相關分析
3.4 分析與討論
3.4.1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人口學差異
3.4.2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總體情況
3.4.3 高中生人際交往能力的人口學差異
3.4.4 高中生人際交往能力的總體情況
3.4.5 高中生人際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關系
4 研究二:高中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干預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對象
4.2.2 研究工具
4.2.3 研究設計
4.2.4 數(shù)據(jù)處理
4.3 研究過程
4.3.1 準備階段
4.3.2 干預階段
4.3.3 評估
4.4 實驗組干預對高中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個案分析
4.4.1 被試T的情況
4.4.2 被試Q的情況
4.5 研究結果
4.5.1 干預前實驗組、安慰劑組和對照組的同質(zhì)性檢驗
4.5.2 干預后實驗組、安慰劑組和對照組的前后測差異性檢驗
4.6 分析與討論
5 結論
5.1 研究結論
5.2 對教學實踐工作的意義
5.3 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4022名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 劉永軍,馮丹,佘兮,陳萍,張慶玲. 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 2018(05)
[2]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 田聚群. 科教文匯(上旬刊). 2018(01)
[3]團體沙盤游戲與改善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實證研究[J]. 崔元慧,侯海榮. 現(xiàn)代教育科學. 2017(05)
[4]威廉·詹姆斯的自我理論解析[J]. 江琴.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12(05)
[5]通過共情訓練改善大學生人際關系[J]. 陳珝,傅宏,張曉文. 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6)
[6]運用薩提亞模式改善大學生人際關系[J]. 李業(yè)平,劉濤. 安徽醫(yī)學. 2011(11)
[7]大學生心理和諧量表的編制[J]. 吳九君,鄭日昌.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1(05)
[8]青少年人際交往能力的發(fā)展特點[J]. 王英春,鄒泓. 心理科學. 2009(05)
[9]健全人格取向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結構初探[J]. 程科,黃希庭. 心理科學. 2009(03)
[10]城鄉(xiāng)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diào)查報告[J]. 李曉豐. 吉林教育. 2007(03)
博士論文
[1]健全人格取向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編制[D]. 程科.西南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高一學生人際關系的干預研究[D]. 楊愛.河北大學 2017
[2]高中生感恩、親社會行為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 戴賢偉.信陽師范學院 2017
[3]中學生自我意識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 何思奇.西華師范大學 2017
[4]NLP團體心理輔導對中職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干預研究[D]. 黃瑩瑩.華中師范大學 2016
[5]高中生感恩現(xiàn)狀及團體心理輔導研究[D]. 李智勇.湖南師范大學 2016
[6]高中生學業(yè)幸福感團體心理輔導效果研究[D]. 葉彩蘭.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2016
[7]高中生批判性思維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 姜萌.河北大學 2016
[8]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提升高中生自信心的團體輔導干預研究[D]. 雷曉元.湖南科技大學 2016
[9]高中生樂觀人格、社會支持與人際關系困擾的關系研究[D]. 王宏.東北師范大學 2016
[10]高中生人際關系、心理幸福感、學習投入的現(xiàn)狀和關系研究[D]. 張偉.信陽師范學院 2016
本文編號:36276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36276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