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經(jīng)驗”課程思想及其實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22 06:38
杜威是現(xiàn)代教育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在傳統(tǒng)教育向現(xiàn)代教育的轉變上有著重要的影響。他學術視野寬廣,研究領域涉及社會學、哲學、心理學、教育學等。也正因為這些,他的教育思想建立在十分寬厚的基礎上,他對許多問題的分析也較他人更新穎、更深邃。他是實用主義的集大成者,美國機能心理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民主社會的倡導者。他反對傳統(tǒng)的二元論思維,提出了全新的“經(jīng)驗”概念,創(chuàng)立了實用主義課程思想。杜威的課程論思想不僅影響了美國的課程研究與改革,而且世界其他國家的課程改革也同樣繞不開杜威的課程思想。盡管如此,人們對杜威課程思想的定位還是比較模糊。錯誤的理解不僅不會推進本國的課程改革,而且還會有一定的誤導。杜威的課程思想不是純粹的理論上的演繹,而是從具體教育實踐中歸納總結出來的。本文主要觀點分做四部分:理論基礎部分;杜威的“經(jīng)驗”課程思想;20世紀初美國進步主義學校的課程;對我國課程改革的啟示。因此,本文將從人本主義心理學和建構主義學習論的視角,并參照泰勒的課程思想,對主要觀點進行分析以便幫助我們理解杜威對傳統(tǒng)教育的批判性思考、杜威“經(jīng)驗”概念的含義、“兒童中心”的課程論基礎、“從做中學”的課程實施觀以及杜威的芝加哥實...
【文章來源】: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市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綜述
1.2.1 杜威課程思想研究綜述
1.2.1.1 從教育史的角度進行概況性研究
1.2.1.2 從課程理論的角度進行系統(tǒng)研究
1.2.1.3 杜威課程思想的實踐研究綜述
1.3 研究的目的、內容和意義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內容
1.3.3 研究意義
1.3.3.1 理論意義
1.3.3.2 現(xiàn)實意義
1.4 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第二章 研究的理論基礎
2.1 概念界定
2.2 本研究的理論基礎
2.2.1 人本主義心理學
2.2.2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2.2.3 泰勒的課程思想
第三章 杜威的"經(jīng)驗"課程思想
3.1 杜威"經(jīng)驗"課程思想的理論基礎
3.1.1 實用主義哲學基礎
3.1.2 機能心理學基礎
3.1.3 民主政治社會思想基礎
3.2 杜威"經(jīng)驗"課程思想的內容
3.2.1 課程目標
3.2.2 課程內容
3.2.2.1 杜威的"經(jīng)驗'概念
3.2.2.2 杜威"經(jīng)驗"的兩個原則
3.2.2.3 杜威關于直接經(jīng)驗和間接經(jīng)驗關系的觀點
3.2.3 課程實施
3.2.3.1 課程實施的指導思想——教材心理化
3.2.3.2 課程實施的原則——從做中學
3.2.3.3 課程實施的基本形態(tài)——主動作業(yè)
3.2.4 課程評價
第四章 20世紀初美國進步主義學校中的"經(jīng)驗"課程
4.1 進步主義學校的課程目標
4.2 進步主義學校的課程內容
4.2.1 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并存
4.2.2 活動課程為課程主體
4.2.3 游戲活動和學科課程相結合
4.3 進步主義學校的課程實施
4.3.1 拓展了的課堂
4.3.2 重視教師的指導
4.3.3 以活動為主要實施途徑
4.4 進步主義學校的課程評價
第五章 杜威"經(jīng)驗"課程思想對我國課程改革的啟示
5.1 杜威課程思想中"經(jīng)驗"的現(xiàn)實意義及其局限
5.1.1 現(xiàn)實意義
5.1.1.1 重視教師在兒童發(fā)展中的作用
5.1.1.2 重視學生在獲取經(jīng)驗中的主體性
5.1.1.3 重視經(jīng)驗在課程中的作用
5.1.2 杜威課程思想的局限性
5.1.2.1 過高估計教師的能力
5.1.2.2 過份強調兒童的本能和興趣
5.1.2.3 過于強調直接經(jīng)驗,忽視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課程內在規(guī)律性的作用
5.2 對我國新課改的啟示
5.2.1 重新審視教師的角色
5.2.2 重視學生在課程實踐中的主體性
5.2.3 結合具體國情,合理汲取杜威課程思想的營養(yǎng)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296648
【文章來源】: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市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綜述
1.2.1 杜威課程思想研究綜述
1.2.1.1 從教育史的角度進行概況性研究
1.2.1.2 從課程理論的角度進行系統(tǒng)研究
1.2.1.3 杜威課程思想的實踐研究綜述
1.3 研究的目的、內容和意義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內容
1.3.3 研究意義
1.3.3.1 理論意義
1.3.3.2 現(xiàn)實意義
1.4 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第二章 研究的理論基礎
2.1 概念界定
2.2 本研究的理論基礎
2.2.1 人本主義心理學
2.2.2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2.2.3 泰勒的課程思想
第三章 杜威的"經(jīng)驗"課程思想
3.1 杜威"經(jīng)驗"課程思想的理論基礎
3.1.1 實用主義哲學基礎
3.1.2 機能心理學基礎
3.1.3 民主政治社會思想基礎
3.2 杜威"經(jīng)驗"課程思想的內容
3.2.1 課程目標
3.2.2 課程內容
3.2.2.1 杜威的"經(jīng)驗'概念
3.2.2.2 杜威"經(jīng)驗"的兩個原則
3.2.2.3 杜威關于直接經(jīng)驗和間接經(jīng)驗關系的觀點
3.2.3 課程實施
3.2.3.1 課程實施的指導思想——教材心理化
3.2.3.2 課程實施的原則——從做中學
3.2.3.3 課程實施的基本形態(tài)——主動作業(yè)
3.2.4 課程評價
第四章 20世紀初美國進步主義學校中的"經(jīng)驗"課程
4.1 進步主義學校的課程目標
4.2 進步主義學校的課程內容
4.2.1 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并存
4.2.2 活動課程為課程主體
4.2.3 游戲活動和學科課程相結合
4.3 進步主義學校的課程實施
4.3.1 拓展了的課堂
4.3.2 重視教師的指導
4.3.3 以活動為主要實施途徑
4.4 進步主義學校的課程評價
第五章 杜威"經(jīng)驗"課程思想對我國課程改革的啟示
5.1 杜威課程思想中"經(jīng)驗"的現(xiàn)實意義及其局限
5.1.1 現(xiàn)實意義
5.1.1.1 重視教師在兒童發(fā)展中的作用
5.1.1.2 重視學生在獲取經(jīng)驗中的主體性
5.1.1.3 重視經(jīng)驗在課程中的作用
5.1.2 杜威課程思想的局限性
5.1.2.1 過高估計教師的能力
5.1.2.2 過份強調兒童的本能和興趣
5.1.2.3 過于強調直接經(jīng)驗,忽視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課程內在規(guī)律性的作用
5.2 對我國新課改的啟示
5.2.1 重新審視教師的角色
5.2.2 重視學生在課程實踐中的主體性
5.2.3 結合具體國情,合理汲取杜威課程思想的營養(yǎng)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2966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32966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