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和青少年客體我發(fā)展特點的質(zhì)性研究
[Abstract]:Based on Damon's and Hart's theory of self-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and adolescents' objective self understanding by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he participants were students in Grade 11 of Grade 2, 4 and 8, with a total of 80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dividual's understanding of the object at all ages includes the self-schema of body, activity, society and psychology, but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is different, and it shows the trend of age development, that is,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object understanding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Grade 8 students are mainly in the second level; Grade 11 students are mainly at level 3. There are grea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my understanding of object.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心理學系;黑龍江大學應用心理學系;深圳大學師范學院;
【基金】: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HGG348)
【分類號】:B844.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秦金亮;論質(zhì)化研究的人文精神[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2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尚達;語文綜合性學習與學生主體性發(fā)展[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2 蔣凱;涵養(yǎng)科學精神——教育研究方法論的省思[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3 張力為;;身體自我與主觀幸福[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年08期
4 王晶晶,賈曉明;大學生異性交往與性別角色認知[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5 曹華清;大學生適應不良的心理原因透視及對策分析[J];重慶工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1期
6 張向葵,孫天威,張林;論自我尊重是“尊重的教育”的心理基礎(chǔ)[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7 楊毅;;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及教育對策研究[J];佛山科學技術(sh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8 白景曦,盧飛麟;自我概念重構(gòu)與物理學習困難學生轉(zhuǎn)化策略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S1期
9 孫燈勇,郭永玉;自我概念研究綜述[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10 李葉,田學紅;初中生學業(yè)自我概念與學業(yè)成就的相關(guān)研究[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家成;關(guān)懷生命[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2 李凌;幼兒能力自我知覺的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黃清;論質(zhì)的課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英配昌;中小學學生政治生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呂良環(huán);論外語自主學習能力之培養(yǎng)[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蘇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識及其對情緒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劉黔敏;德育學科課程:從理念到運行[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8 安秋玲;青少年非正式群體交往與自我同一性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葉正波;教育議事會:一個微觀教育管理體制的變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閆旭蕾;教育中的“肉”與“靈”[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莉;青少年道德自我的結(jié)構(gòu)及發(fā)展特點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王浩;民辦高校與普通高校大學生自我概念、成就動機及其心理健康關(guān)系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3 孫志鳳;高中生自尊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4 汪安瓊;素質(zhì)教育中構(gòu)建中小學德育活動教育模式探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5 韓立敏;班主任之師生互動風格與小學生自我概念的關(guān)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6 姚信;大學生自我概念心理咨詢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7 龐愛蓮;自我理解的發(fā)展情況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8 馬云榮;美國家長參與教育與青少年健康發(fā)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9 譚紅秀;抑郁焦慮大學生心境一致性的實驗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3年
10 鄧穩(wěn)根;焦慮大學生自我圖式的實驗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殷曉旺;;大學生身體自我、學業(yè)自我與生活滿意感的關(guān)系[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4年
2 魏俊彪;胡春博;;大學生身體自我與自我價值感的關(guān)系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秦麗麗;;隱藏的傷疤——青少年自傷行為的心理分析及對策[A];中國首屆心理咨詢師大會暨心理危機干預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廖鳳林;;中學生自我概念與思想道德[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盧雪;;中學生自我概念與應對方式的關(guān)系[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劉陳陵;;大學生的身體意象及其對幸福感的影響[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周蜜;施鋼;宋京晶;;大學生社交焦慮與個性、自我概念的相關(guān)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8 何玲;張力為;;青少年身體自尊與生活滿意感的關(guān)系[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9 施鐵如;;心理咨詢與治療中的敘事方法[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2年
10 王東宇;陳紅梅;;大學生人際價值觀、自我概念與人際關(guān)系的現(xiàn)狀及關(guān)系研究[A];全國教育與心理統(tǒng)計與測量學術(shù)年會暨第八屆海峽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驗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陌上桑;校服質(zhì)量問題多[N];市場報;2003年
2 李青普 李耀華;校服,何時走出尷尬[N];連云港日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閆旭蕾;教育中的“肉”與“靈”[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曾向;青少年身體自我及其與自我價值感關(guān)系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王超;不同身體自我滿意度的肥胖與正常體重初中生的記憶偏向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3 謝原;大學生身體自我發(fā)展特點及其對自我概念自我價值感的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4 高慧敏;蒙、漢中學生胖負面身體自我認知加工偏向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5 龐愛蓮;自我理解的發(fā)展情況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6 霍芹;青少年身體自我、學業(yè)自我與生活滿意感關(guān)系的城鄉(xiāng)和性別差異[D];北京體育大學;2008年
7 朱長征;3-9年級自我動機的發(fā)展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8 謝靜;彝、白、漢族一年級大學生身體自我、學業(yè)自我和社會自我的特點及其與抑郁的關(guān)系[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1年
9 張亞莉;初中生自我概念和學校適應相關(guān)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10 李娜;大學生身體意象與自尊、自我價值感關(guān)系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3862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2386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