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支出績效評估與優(yōu)化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南開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G526.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洪春,王金營;女性人力資本的經濟社會效益分析[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
2 郭泓,馬莉;人力資本概念辨析及其投資的意義[J];延安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4期
3 林融;從人力資本及產權理論透視“知識經濟學”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4 李喬;論人力資本積累戰(zhàn)略[J];長江論壇;1999年04期
5 曹紀剛 ,毛志龍 ,吳妹琳 ,薛春竹;西部人力資源開發(fā)與人力資本運營應注意把握的幾個問題[J];求實;2002年S2期
6 馬新建,時巨濤;人本管理功能與人力資本屬性[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7 靳文志;人力資本應譯成人才資本[J];中國人才;2003年05期
8 胡鞍鋼,熊義志;大國興衰與人力資本變遷(續(xù)完)[J];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9 侯力;勞動力流動對人力資本形成與配置的影響[J];人口學刊;2003年06期
10 趙延東;人力資本、再就業(yè)與勞動力市場建設[J];中國人口科學;2003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飛鵬;曹秀華;;人力資本利潤分配權的理論探討[A];煤炭經濟管理新論——第二屆中國煤炭經濟管理論壇、第三屆中國煤炭經濟管理論壇論文集(2002)[C];2002年
2 李哲;丁士軍;;江漢平原農戶教育收益率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屆湖北科技論壇“三農問題與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提高”分論壇論文集[C];2005年
3 李哲;丁士軍;;農村教育收益率實證分析 以湖北五縣為例[A];“三農”問題與新農村建設——湖北省首屆涉農領域青年博士論壇論文集[C];2006年
4 錢士茹;丁銘晨;;企業(yè)家人力資本與企業(yè)持續(xù)成長——以江汽集團為例[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王大剛;閆晉斐;;影響企業(yè)家成長因素的研究綜述[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6 尹春華;尹紅生;;BP神經網絡對勞動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的預測[A];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決策科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李春艷;劉海波;;建立以人力資本為條件的轉讓權及其制度創(chuàng)新[A];中國經濟熱點問題探索(下)[C];2001年
8 曾小舟;;終身教育體系中人力資本投資的動力分析[A];科學發(fā)展觀與成人教育創(chuàng)新——2004年中國成人教育協(xié)會年會論文集(Ⅰ)[C];2004年
9 陳年紅;張煥明;;追趕戰(zhàn)略、人力資本與地區(qū)經濟增長趨同[A];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三屆中國經濟論壇論文集(下)[C];2007年
10 高素英;趙曙明;張艷麗;;戰(zhàn)略人力資本與企業(yè)競爭優(yōu)勢關系研究[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輝;加大農村義務教育投入 促進教育事業(yè)均衡發(fā)展[N];臨汾日報;2009年
2 李益眾;“不用再四處找錢了”[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厲征;“義務教育人民辦”應變成“義務教育政府辦”[N];中國稅務報;2006年
4 記者 白冰 通訊員 邢一騰;市政協(xié)委員調研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N];保定日報;2011年
5 記者 郭萍;黑龍江九成縣市實現(xiàn)了“以縣為主”[N];中國教育報;2002年
6 記者 郭培燕;加大義務教育投入 實現(xiàn)教育均衡發(fā)展[N];山西政協(xié)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時曉玲;建立義務教育投入各級政府分擔體制[N];中國教育報;2001年
8 晏揚;義務教育城鄉(xiāng)差距不能擴大[N];湘聲報;2006年
9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賴德勝;人力資源的“99°+1°論”[N];北京日報;2007年
10 記者 汪明福;確保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保障改革任務完成[N];眉山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邢天添;中國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支出績效評估與優(yōu)化[D];南開大學;2009年
2 霍連明;高技能型人才能力建設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年
3 黃鳳;基于人力資本的國有林區(qū)森工企業(yè)薪酬體系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0年
4 車卡佳;高校高新技術企業(yè)的發(fā)展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5 魏立萍;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6 劉冬梅;我國高新區(qū)科技人力資本生態(tài)擬合度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7 鐘慶才;人力資本產權與實現(xiàn)機制分析[D];暨南大學;2002年
8 石高宏;企業(yè)的性質:從企業(yè)家角度的透析[D];西北大學;2004年
9 邱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人力資本投資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10 李麗紅;基于知識資本放大原理的咨詢項目知識共享路徑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俊芳;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D];貴州財經學院;2010年
2 張志勇;市場里的企業(yè):一個由各類人力資本共同訂立的特別合約[D];西南財經大學;2003年
3 李雪峰;人力資本理論研究及其對中國的啟示[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2年
4 許震;人力資本投資風險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3年
5 張中華;內蒙古自治區(qū)人力資本開發(fā)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4年
6 何燕;人力資本提升在產業(yè)結構升級中的作用[D];武漢理工大學;2004年
7 鄒奕杰;人力資本與服務業(yè)企業(yè)國際化程度的關系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8 孟欣;我國人力資本增值狀態(tài)與對策[D];青島大學;2004年
9 徐卓;廣東產業(yè)結構升級與人力資本協(xié)調發(fā)展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10 李堅松;人力資本參與企業(yè)收益分配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2529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2252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