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作為一種實踐
本文選題:課程 + 實踐; 參考:《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摘要】:當今課程改革倡導"從跑道到跑的過程"的轉變,生動地反映著當今時代課程理念的變革——從近代認識論的傳統(tǒng)體系走向實踐取向的課程變革;趯嵺`哲學的理解,"課程作為一種實踐"意味著總是有強烈的意識指向,并且總是具體的、有內容的,始終有情感體驗相伴隨。正是基于此,該文介紹了在教師發(fā)展學校的課程改進過程中形成的"熱愛、自信、整體理解"的工作理念,以及"求根務本"——"有具體內容的"有效課程改進案例。
[Abstract]:Today's curriculum reform advoca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urse from runway to running", which vividly reflects the change of curriculum concept in the present era-from the traditional system of modern epistemology to the practical orientation of curriculum reform.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practical philosophy, "curriculum as a practice" means that there is always a strong sense of direction, and always specific, content, always accompanied by emotional experienc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love, self-confidence and overall understanding" formed in the course of curriculum improvement in teacher development schools, as well as the effective curriculum improvement cases of "Root-seeking"-"concrete contents".
【作者單位】: 首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分類號】:G423
【共引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郭建斌;;理解與表達:對凱利傳播儀式觀的解讀[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2 魏良婷;;對“職業(yè)教育就是就業(yè)教育”的理解與分析[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鑫;論鄧小平的發(fā)展觀及其在中國的實踐[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2 陳斌;私營經濟發(fā)展論[D];西南財經大學;2000年
3 郝志軍;教學理論的實踐品格[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4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與變革——新制度教育學論綱[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5 申建中;民事再審程序改造及再審之訴建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6 唐德海;大學課程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7 蘭天山;外商直接投資與中國區(qū)域經濟發(fā)展[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8 曾祥正;信息網絡與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9 王強;市場導向下的中國農業(yè)發(fā)展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10 鐘慶才;人力資本產權與實現機制分析[D];暨南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惠君;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模式[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黃薇;“債轉股”的進退機制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0年
3 劉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4 彭金柱;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新制度經濟學關于制度變遷理論的比較研究[D];河南大學;2001年
5 肖江;生態(tài)科學觀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構建[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6 程紅艷;生命與教育——呼喚教育的生命意識[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7 冷小青;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的環(huán)境道德建設[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8 李洪兵;論中小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9 馬志成;化學實驗探究教學研究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10 杜覺民;西方教育理論在近代中國的移植應用和現實思考[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仕彬;;現象學及其對教育研究的啟示[J];教育科學論壇;2011年08期
2 郭晉燕;;論教育回歸生活世界[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S3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儲朝暉;;陶行知教育思想對素質教育實踐的啟示[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李長偉;韓鐘文;;淺論康德的實踐教育學[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崔國富 胡志堅 武鎮(zhèn)北 舒萍;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究竟是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蘇軍;徐匯“建峰填谷”實現教育優(yōu)質均衡[N];文匯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冬巖;實踐智慧:一種可能的教學價值[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2 譚輝旭;實踐課程論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李長偉;實踐哲學:教育迷惘中的選擇[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2 郭建清;教師成為研究者的解釋學理解[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3 王玉衡;解釋學視域中的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4 馬秀春;哲學詮釋學視域下教育觀的重新審視[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5 楊日飛;教育哲學實踐性的涵義、現狀及其實現[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6 孔利華;解釋學視域的教育技術[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金詩茂;科學人文主義教育管理觀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1178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2117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