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青少年良好道德人格的建構(gòu)
本文選題:道德人格 切入點:生命觀 出處:《當代教育科學》2009年1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在多元價值體系的博弈中,重視青少年建構(gòu)良好的道德人格具有重大意義。建構(gòu)良好道德人格應承認底線倫理,更旨在激勵高尚道德情操生成。培養(yǎng)良好道德人格的前提條件是確立正確的生命觀。道德人格與良知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良知是道德行為的價值檢驗標準,也是道德人格發(fā)展的內(nèi)在依據(jù)。具有共同道德感的社會氛圍、適當?shù)募彝ソ逃、學校教育和青少年自我教育是青少年建構(gòu)良好道德人格的有效途徑。
[Abstract]:In the game of multi value system, atten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build a favorable adolescent moral personality. Construction of good moral personality should recognize the bottom line ethics, to encourage more noble moral sentiment. Precondition to cultivate good moral personality i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view of life. Moral and conscience are closely linked, is the value of conscience standard of moral behavior, is the intrinsic basis of moral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With the common sense of morality and social atmosphere, appropriate family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and self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establish good moral personality of the teenagers.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教育部青年專項“學校生活中的關(guān)懷道德教育研究”(EEA050199)
【分類號】:G4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葛晨虹;;榮辱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其海;;蒲松齡的德性品質(zhì)初探[J];蒲松齡研究;2010年02期
2 李家成;論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3 李國慶;;從實用主義德育理論到品格教育——美國道德教育理論的演變[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4 肖霞;賈爽爽;;論我國農(nóng)村社會公正氛圍的塑造[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5 方黎;;體驗式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運用[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6 肖海平;鄧銀城;;新時期我國農(nóng)村教育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02期
7 趙必華;建立教育目的導引機制初探[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8 郭淑新;;慧遠的“因果報應”論新詮[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9 韓久建;;課堂互動活動有效性研究[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10 王開友;;概念教學及其數(shù)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建斌;;理解與表達:對凱利傳播儀式觀的解讀[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2 方曉東;;試論杜威的兒童發(fā)展觀[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王兆t,
本文編號:15917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1591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