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視域下道德教育的文化追求
本文關(guān)鍵詞: 學校道德教育 多元文化 文化視域 民族文化 文化追求 道德相對主義 全球文化 社會文化 人文精神 文化傳統(tǒng) 出處:《思想理論教育》2009年2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一、道德教育的多元文化境遇1.多元文化境遇中的道德教育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開放性成為當代文化的基本特征。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所帶來的所有制的多元和利益主體的多樣性必然導致文化的多元化。在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本土和外來文化進行交流與對話的過程中,社會
[Abstract]:First, the multicultural circumstances of moral education 1. Moral education in multicultural circumstances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Openness has become the basic feature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The diversity of ownership and interest subjects brought about by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cultural pluralism.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and dialogue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local and foreign cultures, Society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分類號】:G4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仲南;張磨生;;對道德品質(zhì)教育幾個問題的討論[J];中國教育學刊;1981年04期
2 黃佳芬;李伯黍;;皮亞杰兒童道德發(fā)展理論評述[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04期
3 H.廷克,揚保筠;西方東南亞歷史研究[J];國外社會科學;1983年09期
4 李銘亭;陸有銓;;道德教育中的自我評價問題[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3年06期
5 陳希蓮;;蘇聯(lián)教育學家論學校道德教育問題[J];現(xiàn)代教育論叢;1983年03期
6 李伯黍;;道德發(fā)展認知研究的幾個問題[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03期
7 李伯黍;;兒童道德判斷發(fā)展研究階段報告(上)[J];教育理論與實踐;1984年03期
8 阮西湖;多元文化主義——西方國家處理民族關(guān)系的新政策[J];民族研究;1985年06期
9 張慕蘊 ,哈斯;蒙古族兒童公有觀念發(fā)展的實驗研究[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4期
10 吳端;陳小亞;;青年思想概論(續(xù))[J];當代青年研究;1985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維芳;;新疆維、漢族大學生自我概念比較研究[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2 李俠;;先驅(qū)之舉:澳大利亞的漢語和中國文化教學[A];第六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99年
3 洪孟珠;;新加坡小學華文教材的設(shè)計與推行[A];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85年
4 ;前言[A];中國都市人類學會第一次全國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93年
5 哈寶信;;多元文化與上海的都市化[A];中國都市人類學會第一次全國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93年
6 李德洙;;中國都市人類學是一門理論與應用并重的學科[A];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lián)合會第十三屆世界大會中國代表團論文集[C];1993年
7 沈林;;中國城市里的少數(shù)民族[A];中國城市文化與城市生態(tài)[C];1998年
8 單建;;市場經(jīng)濟與學校道德教育[A];山東省醫(yī)學倫理學學會第一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0年
9 鄒蘭;;試論在市場經(jīng)濟和多元文化并存條件下文化(藝術(shù))館的職能作用[A];山東省群文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10 萬紅金;;都市多元文化的價值——訪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楊圣敏[A];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lián)合會2000年中期會議論文集[C];200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邢賁思;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容動搖[N];人民日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黃澤全 張靜宇;世界需要多元文化[N];人民日報;2000年
3 方漢文(蘇州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逾越與融匯:多元文化的新辯證觀念[N];文匯報;2000年
4 張筱強;把握社會主義文化的本質(zhì)內(nèi)涵[N];學習時報;2000年
5 段明明;丙中洛多元文化掠影[N];云南日報;2000年
6 錢民輝;在文化多樣性中尋求教育意義[N];中國教育報;2001年
7 吳金光;澳大利亞多元文化主義實踐及啟示[N];中國民族報;2001年
8 本報駐澳大利亞記者 李學江;西藏的進步令人驚嘆[N];人民日報;2001年
9 朱永新(教育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呼喚走進孩子心靈的德育[N];人民政協(xié)報;2001年
10 樂黛云;多元文化發(fā)展中的兩種危險和文學可能作出的貢獻[N];文藝報;200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常欣欣;后冷戰(zhàn)時期的和平[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2 劉驚鐸;道德體驗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3 閻嘉;多元文化與漢語文學批評新傳統(tǒng)[D];四川大學;2002年
4 田野;多元文化與幼兒教育——澳門幼兒課程發(fā)展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丁錦宏;品格教育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6 孟凡麗;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課程開發(fā)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7 羅宏才;佛、道造像碑源流及其相關(guān)問題研究[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4年
8 馬正學;西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9 李庶泉;多元文化課程理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10 朱全紅;美國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及其歷史演變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鴻燕;香港與內(nèi)地學校道德教育之比較[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2 段志惟;論跨文化的管理[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0年
3 方遠平;多元文化空間沖突與融合的理論分析與區(qū)域?qū)嵶C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1年
4 向玉貞;合作道德教育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5 陳美英;中華傳統(tǒng)道德與當代學校道德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6 邱楓藍;當代中美兩國學校道德教育之比較[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7 王穎;美國多元文化教育的形成與發(fā)展對中國民族教育的啟示[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8 蔡書貴;實踐性道德主體的建構(gòu)與發(fā)展[D];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
9 吳兵;文化的理解與融合:多元文化課程發(fā)展的探討[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10 楊超;里考納品格教育思想述評[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15076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1507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