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移動學習現(xiàn)狀研究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移動學習現(xiàn)狀研究 出處:《中國電力教育》2014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移動學習 網(wǎng)絡技術 大學生
【摘要】:采用問卷調查法,以北京聯(lián)合大學商務學院學生為調查對象,對大學生移動學習進行研究,分析大學生移動學習的現(xiàn)狀。大學生移動學習有一定的便利性,學習更直觀,但是同時反映出其在自控能力差的學生手里變?yōu)閵蕵返墓ぞ、學生對移動學習缺乏持久性及容易疲勞等一些問題。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aking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usiness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learning,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mobile learning mobile learning has a certain convenience, learning more intuitive, but also reflects the poor self-control students hands into entertainment tools, students learn some problems durable and easy fatigue on the move.
【作者單位】: 北京聯(lián)合大學商務學院;
【基金】:北京聯(lián)合大學2013年“啟明星”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項目編號:201311417SJ112)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移動學習是數(shù)字化學習的延伸,是指學習者在其可能實現(xiàn)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移動設備(如手機、具有無線通信模塊的PDA等)和無線通信網(wǎng)絡獲得學習資源,與他人進行交流和協(xié)作,實現(xiàn)個人與社會知識構建的過程。[1]移動學習已成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且是未來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王華春;;關于大學生學習規(guī)律的探討[J];遼寧高等教育研究;1991年04期
2 張鈺梅;袁婷;王學明;;大學生移動學習現(xiàn)狀調查研究——以銀川大學學生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年1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楊萬春;;高職網(wǎng)絡專業(yè)學生自主學習調查研究與對策[J];福建電腦;2012年03期
2 鄧烈君;俞文韜;陳玲;劉曉穎;徐曉琛;張紅英;;高校大學生移動學習現(xiàn)狀調查——以江南大學為例[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3年22期
3 曾勇;;研究生移動學習現(xiàn)狀調查和需求分析[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劉利芳;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兒童英語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研究[D];云南大學;2012年
2 吳貝貝;大學生移動學習現(xiàn)狀調查分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3 阮宗杰;楊浦區(qū)中小學生利用移動學習方式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調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葉成林,徐福蔭,許駿;移動學習研究綜述[J];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2 余勝泉;;從知識傳遞到認知建構、再到情境認知——三代移動學習的發(fā)展與展望[J];中國電化教育;2007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金燦;;大學生利用移動學習環(huán)境進行學習的探討[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2 張鈺梅;袁婷;王學明;;大學生移動學習現(xiàn)狀調查研究——以銀川大學學生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年18期
3 李丹;范啟標;;對高!熬W(wǎng)絡政工”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年08期
4 李彥敏;;國際視閾下移動學習典型案例分析及啟示[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5 李振汕;;黑客文化環(huán)境中的大學生行為心理探析[J];網(wǎng)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08年06期
6 王偉;鐘紹春;呂森林;;大學生移動學習實證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7 史先紅;;基于網(wǎng)絡技術的大學生非正式學習策略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0年12期
8 張竟志;;以當代信息技術優(yōu)勢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9 嚴君;;學習領域的新發(fā)展:移動學習[J];軟件導刊;2006年02期
10 孫曉飛;;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心理特點分析及預防[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玉;;試析心理量表在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應用狀況[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論文集[C];2009年
2 徐輝;;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置為必修課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論文集[C];2009年
3 陳其華;;性健康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艾滋病分會第七次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董海婧;褚宇帆;;體育鍛煉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關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遲立忠;周湘文;;大中學生身體自尊的發(fā)展特點及其與整體自尊的關系[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楊凱;張燁君;;當代大學生誠信人格特質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羅佳;姚本先;;當代大學生形象的心理學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丁秀玲;韓力爭;馮玉州;;大學生的人格描述與心理健康教育[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9 楊心德;蔡李平;張莉;;大學生日常生活事件壓力指數(shù)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閆瓊;王有智;;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大學生自我和諧的相關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桑紅;大學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辦法[N];四平日報;2006年
2 周慧虹;就業(yè)大學生別被心理不適應難倒[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07年
3 記者 趙大勇邋趙小羽;不善交友致大學生心理疾患,父母有責任[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4 通訊員 安立新邋記者 榮肖磊;我省2007年度“助學工程”受助生確定[N];河北日報;2007年
5 何橋;銅山縣大學生村官服務遠教培訓[N];江蘇科技報;2008年
6 代樂;2006年度“西部開發(fā)助學工程”啟動[N];貴州日報;2006年
7 郭偉;人際關系問題成大學生頭等“心病”[N];河北日報;2007年
8 蔡曙光;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干預與預防[N];光明日報;2006年
9 記者 劉曉峰;國家省十七家新聞媒體聚焦我市“一村一名大學生”項目[N];遼源日報;2007年
10 桑愛梅;如東遠教為大學生村官添力[N];江蘇科技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梅松麗;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的心理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2 李佳川;體育鍛煉對降低大學生自卑感的影響及其心理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曾曉強;大學生父母依戀及其對學校適應的影響[D];西南大學;2009年
4 朱艷新;大學生情緒調節(jié)策略的結構、特點及有效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5 李j;身體鍛煉對大學生睡眠質量的影響及其心理機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馬嶸;不同運動方式和情境對大學生社會性體格焦慮影響的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魏義梅;大學生抑郁的心理社會機制及認知應對干預[D];吉林大學;2007年
8 張瑜;校園網(wǎng)絡亞傳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應用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9 張雯;舞動心理團體輔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實驗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
10 王渭玲;媒體暴力信息對不同現(xiàn)實暴力接觸大學生生理心理的不良影響[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曾成義;大學生焦慮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2 高迎浩;大學生憤怒情緒及其與人格特征的相關研究[D];河南大學;2005年
3 陽柳青;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與社會比較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4 孫竟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5 石曉勇;大學生性別角色態(tài)度與成就動機的關系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6 楊琳娜;大學生自我和諧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7 馮紅霞;體育院校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的特點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8年
8 肖秋萍;團體心理咨詢促進大學生自我接納水平的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9 王彥如;山西省大學生SCL-90的常模建立[D];山西大學;2003年
10 張巖;論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及其教育[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3839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1383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