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C的翻轉課堂教學應用——以“績效技術導論”課程為例
本文關鍵詞:基于SPOC的翻轉課堂教學應用——以“績效技術導論”課程為例
【摘要】:文章以國內外的SPOC研究成果為基礎,構建了基于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將該模式在"績效技術導論"課程中進行了實驗教學——在實驗班中使用基于SP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而在對照班中采用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模式進行教學。經過對兩個班的測試成績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實驗班的測試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班,說明本次翻轉課堂總體上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文章分析了本次翻轉課堂突出的優(yōu)點和存在的問題,最后結合本次翻轉課堂的教學實驗對國內外翻轉課堂的發(fā)展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思考。
【作者單位】: 蘭州大學教育學院;
【關鍵詞】: SPOC 翻轉課堂 績效技術導論 應用
【基金】:蘭州大學2015年教學研究項目“基于SPOC的翻轉課堂在本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201514)資助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一翻轉課堂、MOOC與SPOC1相關概念辨析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是近幾年國內外教育工作者們關注較多的教學模式之一,其基本思路是在信息技術的環(huán)境中將傳統(tǒng)“課堂傳授知識,課后完成作業(yè)”的教學過程徹底翻轉過來。這種新型的教育教學形式,顛覆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課堂教學模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麗娟;馮秀琪;;績效技術及其系統(tǒng)化設計模式[J];中國電化教育;2003年08期
2 梁林梅;葉濤;;從培訓向績效技術的轉變——提高教師培訓績效的新思路[J];中國電化教育;2003年12期
3 黃天常;;績效技術及其發(fā)展狀況的研究[J];隴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4 丁麗紅;績效技術的應用發(fā)展對教育技術的啟示[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5 趙志升;;績效技術及其在教育技術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2006年03期
6 周浩;楊麗娜;張世祿;;教學設計和績效技術并用于企業(yè)培訓的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08年12期
7 張紅娜;褚維維;;績效技術研究綜述[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09年07期
8 文琴;古忠民;;績效技術在我國教育研究中的應用分析[J];軟件導刊;2012年12期
9 王子亮;李云霄;;我國績效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對近十年績效技術研究的文獻分析[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3年01期
10 何雪萍;高培林;;近十年我國績效技術研究綜述[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3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梁林梅;教育技術學視野中的績效技術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曉梅;美國高校績效技術課程設置及應用領域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2 孫南嘉;基于績效技術的航天M研究院的績效評估與改進實證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楊花;基于績效技術的電子培訓系統(tǒng)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4 劉曉瑩;基于績效技術的師范生教學設計職前培訓研究[D];河北大學;2007年
5 武懷生;基于績效技術的中小學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張洪霞;績效技術及其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7 陳蓉;績效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4年
8 蔚治國;基于績效技術的高職院校技能培訓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王月霞;績效技術在“國培計劃”教師培訓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3年
10 李恪;績效技術在高校視頻公開課效果評價中的應用研究[D];渤海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5982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598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