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朋輩心理咨詢視角的“T-P-T”模式在大學生個體心理咨詢中的運用
發(fā)布時間:2020-12-20 23:59
本文以教師講授的認知行為主義和人本主義理論為理論基礎,利用朋輩心理輔導自身的優(yōu)勢,同時以接納承諾療法為指導,幫助社交焦慮心理咨詢者減少經(jīng)驗性回避行為。經(jīng)過六次朋輩心理咨詢后,咨詢者焦慮、抑郁等情緒反應顯著下降。結(jié)果表明,基于朋輩心理咨詢視角的"T-P-T"模式在大學生個體心理咨詢中具有積極的干預效果。
【文章來源】:亞太教育. 2018年05期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個案一般資料
二、咨詢過程
三、總結(ji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朋輩視角的“T-P-T”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探索[J]. 羅玉華,王小運,黃彥萍. 教育教學論壇. 2018(30)
[2]美國朋輩心理咨詢模式及其對我國的啟示——以美國斯坦福大學為例[J]. 周莉,雷靂.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6(15)
本文編號:2928802
【文章來源】:亞太教育. 2018年05期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個案一般資料
二、咨詢過程
三、總結(ji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朋輩視角的“T-P-T”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探索[J]. 羅玉華,王小運,黃彥萍. 教育教學論壇. 2018(30)
[2]美國朋輩心理咨詢模式及其對我國的啟示——以美國斯坦福大學為例[J]. 周莉,雷靂.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6(15)
本文編號:29288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92880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