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家長教養(yǎng)觀念錯位現(xiàn)象及糾偏策略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2
【分類號】:G45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珍;;美國家庭教育熱[J];外國中小學教育;1986年01期
2 樂群;;富于魅力的家庭教育氣氛[J];父母必讀;1986年09期
3 潘賢生;加強雙休日家庭教育之管見[J];教育評論;1997年02期
4 宣兆凱;家庭教育研究的理論方法模型——家庭支持系統(tǒng)[J];教育研究;1999年11期
5 孫興春;社會學視野中的現(xiàn)代家庭教育[J];青年研究;1999年01期
6 李憲生;落實實施綱要 辦好家長學校[J];伊犁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7 蔣玉川;關(guān)于獨生子女的教育——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qū)[J];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1999年04期
8 何文里;;家庭教育在公民道德建設(shè)中的地位和作用[J];源流;2002年09期
9 ;我該不該看兒子的日記?[J];婦女生活(現(xiàn)代家長);2002年01期
10 本刊編輯部;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道德建設(shè)的基礎(chǔ)[J];家庭教育(中小學家長);2004年Z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玉林;;家庭教育現(xiàn)狀分析及若干對策[A];“科學發(fā)展觀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shù)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王鷹;;提高家長道德素質(zhì)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當務(wù)之急[A];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文集(第六卷)[C];2001年
3 田雅娥;;第二講 更新家教觀念 爭做合格家長[A];遼寧省社會科學普及系列叢書5——遼海講壇·第三輯(家教卷)[C];2008年
4 孫浩哲;;第八講 我國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誤區(qū)及對策[A];遼寧省社會科學普及系列叢書5——遼海講壇·第三輯(家教卷)[C];2008年
5 趙莉;;談家庭教育的時代特點與家長學校的興辦和發(fā)展[A];黑龍江省家庭教育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四屆年會資料匯編[C];2001年
6 段維榮;;全日制幼兒園如何開展家庭教育指導(dǎo)工作[A];山東心理學會第十屆學術(shù)會議論文提要匯編[C];2002年
7 喬曉莉;;給孩子一個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淺談班主任與家庭教育[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陸超;張余恨;李俊達;寧德志;;淺析農(nóng)村家庭教育現(xiàn)狀[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9 蒙廷英;;家庭教育與留守兒童的成長初探[A];2007烏蒙論壇論文集(三)[C];2007年
10 王銳;;家庭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shù)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特邀主持人 鐘禾畔 特約撰稿人 顏琳;“獨二代”隔代教育的利弊和對策[N];杭州日報;2011年
2 姜述玉;家庭教育中的“無為而治”[N];中國經(jīng)濟導(dǎo)報;2004年
3 葉阿炳;家庭教育不是“私事”[N];今日信息報;2003年
4 尚意;“不講理”的家庭教育[N];中國文化報;2003年
5 記者 陳瑋 趙海旭 通訊員 周盼;教白領(lǐng)們學習怎樣“讀懂”孩子[N];杭州日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高毅哲;中教觀察:家庭教育如何補上德育“短板”[N];中國教育報;2011年
7 楊晉生;家庭教育要適度[N];山西日報;2002年
8 秀章;家庭教育 身教為先[N];山西日報;2003年
9 苗元江;家庭教育ABC[N];大眾科技報;2001年
10 劉素貞;家庭教育的錯誤[N];健康報;200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南鋼;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轉(zhuǎn)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肖強;學校課程與家庭教育價值取向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楊佳;西方元素對中國近代學前教育的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4 李述永;家長關(guān)懷與少年成長[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5 左群英;兒童同情的教育現(xiàn)象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6 邵正坤;北朝家庭形態(tài)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7 劉玉梅;在京朝鮮族父母育兒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8 王瑜;明清士紳家訓研究(1368-1840)[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9 陳志勇;唐宋家訓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10 劉麗娟;清末女性才德觀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莉;當前家長教養(yǎng)觀念錯位現(xiàn)象及糾偏策略[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2 李自斌;陳鶴琴兒童家庭教育思想述評[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3 張紅霞;梁啟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劉清曉;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結(jié)合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應(yīng)對策略[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龔雯;進城農(nóng)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城市適應(yīng)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6 宗韻;明清徽商家庭教育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4年
7 王俊景;美國家庭學校教育研究[D];河北大學;2005年
8 王青;農(nóng)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9 劉建英;社會變遷條件下的家庭教育淺探[D];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10 姜珊珊;美國家庭學校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7154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715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