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觀察的價值挖掘
本文選題:課堂觀察 + 課堂研究; 參考:《教學與管理》2017年07期
【摘要】:正觀察是一切研究的起點,觀察法也是一種極其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課堂觀察是課堂研究和教學評價的核心內(nèi)容,它是研究人員通過身臨現(xiàn)場的耳聞目睹、感同身受,有意識、有計劃地對課堂領(lǐng)域的現(xiàn)象及變化過程進行全面、細致和深入地感知、考察并收集信息的過程,目的性、現(xiàn)場性和研究性是課堂觀察的基本特征。作為教育科學研究的一種方
[Abstract]:Positive observation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all research, observation method is also an extremely important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 Classroom observation is the core content of classroom research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It i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phenomena and changes in the classroom field by the researchers who are present in the scene, feel the same feelings, be conscious and have a pla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 are to perceive, investigate and collect information carefully, purposefully, on-the-spot and researchedly. As a method of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作者單位】: 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G42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燕娜;;論課堂觀察及其價值[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2 崔允o7;沈毅;周文葉;何珊云;林榮湊;鄭東輝;吳江林;俞小平;鄭超;秦冬梅;許義中;徐曉蕓;郭威;李建松;楊璐;朱偉強;洪志忠;馬少紅;毛紅燕;;課堂觀察20問答[J];當代教育科學;2007年24期
3 鄭東輝;;教師參與課堂觀察的問題與經(jīng)驗[J];中小學管理;2008年11期
4 周文葉;崔允o7;;教師應(yīng)如何進行課堂觀察?[J];中小學管理;2008年04期
5 華卜泉;;課堂觀察: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新平臺——對一次課堂觀察活動的分析與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6 崔允o7;周文葉;;課堂觀察:為何與何為[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6期
7 沈正元;張菊榮;胡阿生;陳利民;李桂英;吳香芬;孫惠芳;王惠芬;;課堂觀察——來自江蘇省吳江市的一線報告[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8年02期
8 朱躍躍;;依據(jù)價值標準的評判性課堂觀察[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8期
9 葉建云;;課堂觀察的非常之道——讀林高明《課堂觀察——頓悟的藝術(shù)》[J];人民教育;2009年07期
10 胡阿生;陳利民;;簡約而精致 經(jīng)濟而實在——多主題課堂觀察的實驗與反思[J];江蘇教育研究;2009年1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范志孝;;從課堂觀察研究入手,探索校本教研[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2 崔建;尹俊恒;;利用課堂觀察促進教師教學行為改進的研究報告[A];基礎(chǔ)教育質(zhì)量監(jiān)控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王剛;;對一個彝族高職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心理分析——基于課堂觀察和訪談的個案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學會高職高專教育分會2008年優(yōu)秀論文集[C];2008年
4 安曉鏡;王敏;朱冬梅;;影響農(nóng)村初中非優(yōu)等生的學習興趣的調(diào)查[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趙小雅;基于合作的課堂觀察[N];中國教育報;2007年
2 江蘇省天一中學 沈茂德;課堂觀察:教學質(zhì)量管理的起點[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3 吳江市教育局教科室 張菊榮;課堂觀察:改變學校的研究文化[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8年
4 本報記者 夏禾;“課堂觀察”激活吳江教學[N];蘇州日報;2009年
5 沈正元;課堂觀察:從感性描述到理性實踐[N];江蘇教育報;2010年
6 第二南開中學 孫茁;課堂觀察開辟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新途徑[N];天津教育報;2011年
7 黃梅縣教研室 吳吉成;學會課堂觀察 提高課堂質(zhì)效[N];黃岡日報;2010年
8 民權(quán)實驗中學 王喜平;課堂觀察,引領(lǐng)我們前進[N];學知報;2011年
9 吳江市教育局 沈正元;課堂觀察:破解聽課評課低效難題[N];江蘇教育報;2011年
10 吳江市教育局教科室 張菊榮;蘇霍姆林斯基的“課堂觀察”[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彰蔚;課堂觀察對小學新任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影響的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5年
2 韋顯交;基于課堂觀察的初中科學課分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年
3 瞿麗華;基于提高語文課堂效率的醴陵一中語文教學課堂觀察的應(yīng)用現(xiàn)狀與對策[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4 陳春凱;基于移動終端課堂觀察系統(tǒng)的設(shè)計與實現(xiàn)[D];揚州大學;2015年
5 安永鋮;普通高中歷史課堂觀察調(diào)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年
6 韓青韶;課堂觀察的研究和課堂觀察量表的設(shè)計[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4年
7 石潔;基于課堂觀察的小學初任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6年
8 賈衍麟;基于“課堂觀察”工具的數(shù)學任務(wù)的設(shè)計與實施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年
9 高文月;高中化學課堂觀察[D];曲阜師范大學;2016年
10 王會艷;基于課堂觀察的高中物理理答環(huán)節(jié)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0801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080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