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權(quán)威視野下學生主體性的缺失與回歸
本文選題:知識權(quán)威 + 知識教學 ; 參考:《教學與管理》2017年16期
【摘要】:課堂教學應彰顯師生雙方的主體性,而在知識權(quán)威下卻演繹著"上所施,下所效"的知識教學觀,壓抑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遮蔽了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價值。打破知識的心理奴役,從學生的經(jīng)驗思考教學,通過改變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增添教材的生活實例、激發(fā)學生自由提問的主動性等,以凸顯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達成學生素質(zhì)的提升與教學本質(zhì)的彰顯。
[Abstract]:Classroom teaching should show the subjectivity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but under the authority of knowledge, it deduces the knowledge teaching view of "what is done, what works", suppresses the exertion of students' subjectivity, and obscures the subject value of teaching students. To break the psychological enslavement of knowledge, to think about teaching from the students' experience, to change the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to increase the living examples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itiative to ask questions freely, so as to highlight the students' autonomy,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in learning. To achiev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quality and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essence of teaching.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昌吉學院初等教育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教師引發(fā)教學機智的實踐邏輯研究”(12YJC880105)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42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羅超;;學校教育權(quán)威下學生主體性的遮蔽與彰顯[J];教學與管理;2015年28期
2 劉書林;;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zhì)——堅守“灌輸論”的緣由[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年10期
3 丁念金;;和諧社會背景下學習評價的文化自覺[J];當代教育科學;2011年24期
4 周波;;三十年來我國學生主體性研究的反思[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5 李樂為;董雙平;;新課改下高中政治課學生主體性缺失及對策研究[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0年21期
6 張濤;王振存;;論我國學生主體性缺失的文化背景及教育的應對策略[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超蕊;王靜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英語教學中的方法論價值[J];報刊薈萃;2017年06期
2 李適;栗洪武;;知識權(quán)威視野下學生主體性的缺失與回歸[J];教學與管理;2017年16期
3 袁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導型組織構(gòu)建[J];教育評論;2017年05期
4 唐彪;;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J];新課程(中學);2017年02期
5 瞿偉芳;;初中地理教學中突出學生主體性地位的途徑[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年03期
6 唐小勇;蔣紅;肖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實困境與對策思考[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7年01期
7 孫金平;;“小學掛牌”背景下學校教育效能的個案研究[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6年06期
8 高嵩;劉明;;主題式課程整合的價值、困境與改進[J];教學與管理;2016年34期
9 邊新燦;;從精神圖騰回歸教育家園——大規(guī)模選拔考試的文化功能和高考改革的文化動因[J];浙江社會科學;2016年11期
10 魏非;肖立志;;教師遠程培訓中的學習評價設計:現(xiàn)狀問題、內(nèi)涵意義及優(yōu)化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2016年11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超;;試論有效教學的教師個人知識[J];當代教育科學;2014年05期
2 羅超;仇冰潔;;從知識到知識教學:論教師教學觀的演變[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3 丁念金;;走出現(xiàn)代教學體系的誤區(qū)[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1年06期
4 周波;;三十年來我國學生主體性研究的反思[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5 丁念金;;校本課程決策的文化使命[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1期
6 俞吾金;;啟蒙的缺失與重建——對當代中國文化發(fā)展的思考[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7 崔允o7;;促進學習:學業(yè)評價的新范式[J];教育科學研究;2010年03期
8 楊鮮蘭;李太平;;交往教學與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J];湖北社會科學;2008年12期
9 孫美堂;;價值論研究與哲學形態(tài)轉(zhuǎn)換[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10 康偉;;教育研究范式轉(zhuǎn)換:從主體性到主體間性[J];教育科學;2006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葛尊西;;在教學實踐中與孩子們共同成長[J];科技信息;2010年25期
2 胡弼成,王璐佳;大學校長以“權(quán)威”治校論[J];煤炭高等教育;2004年04期
3 張志民;;營造為學生服務的數(shù)學課堂[J];小學時代(教師);2011年05期
4 韋世藝;丁小明;;論教師的知識權(quán)威[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5年04期
5 王紅;;巧設錯誤,讓課堂更精彩[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年09期
6 丁正后;;學會巧“設錯”[J];小學語文教學;2012年09期
7 馬燕;;知識權(quán)威的生成[J];科技信息(學術(shù)研究);2008年03期
8 韓鋒;;大學需要一種理念作為其追求的理想[J];大學時代;2006年11期
9 萬燕宏;;改革教學方法,提高素質(zhì),發(fā)展能力[J];江西教育;2008年Z4期
10 劉佳;明慶華;;論“作為教師的人”與“作為人的教師”[J];中國教師;2009年13期
,本文編號:20667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066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