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MOOCs建設與發(fā)展研究:現(xiàn)狀與反思
本文選題:MOOCs + 大規(guī)模開放在線課程; 參考:《中國遠程教育》2017年11期
【摘要】:實踐形式豐富多元的MOOCs在不同層面、不同程度上推動了中國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已成為推動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因此,分析和準確把握中國MOOCs發(fā)展路徑對于推動教育體制創(chuàng)新具有基礎性作用。本文在前期對中國MOOCs建設和發(fā)展現(xiàn)狀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對中國MOOCs建設和發(fā)展現(xiàn)狀進行綜述,并以此為基礎提煉出中國MOOCs建設與發(fā)展的特點和挑戰(zhàn),旨在通過分析問題,凝練經驗,為中國MOOCs的研究和實踐提供參考。
[Abstract]:MOOCs, which has rich and diversified practical forms, has promoted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different levels and to different degrees,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point in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Therefore, analyzing and accurately grasping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a's MOOCs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system.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OOC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OOC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extract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llenges of MOOC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thi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The condensed experience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MOOCs in China.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遠程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4年度國家重點課題“教育信息化與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OOCS)戰(zhàn)略研究”(課題編號:ACA140009)
【分類號】:G43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慶;常國華;陳明凱;陳映全;張鳴;;慕課(MOOCs)與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的結合之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03期
2 馮菲;馮雪松;劉玲;安胺;;從教學設計的視角解讀教師的MOOCs建設之路[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年02期
3 溫玉婷;;中國高!皳肀А薄癕OOCs”引發(fā)的思考[J];中國電子教育;2014年02期
4 王錦;;MOOCs本體研究及簡要評析[J];陜西教育(高教);2014年08期
5 蔣夢嬌;鄒霞;;基于MOOCs環(huán)境的深度學習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4年07期
6 張遐;;MOOCs對開放大學教學組織形式的影響[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年06期
7 吳琪;;歐洲慕課發(fā)展的現(xiàn)狀與趨勢[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4年09期
8 宮添輝美;特里·安德森;王志軍;;開放教育資源、大規(guī)模開放網絡課程(MOOCs)和非正式學習時代中的等效交互[J];中國遠程教育;2014年07期
9 李艷;張慕華;;國內外代表性MOOCs項目比較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10 劉楊;黃振中;張羽;李曼麗;;中國MOOCs學習者參與情況調查報告[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時龍;;把握分析學情是改進教學和促進學習的基礎[A];2012·學術前沿論叢——科學發(fā)展:深化改革與改善民生(下)[C];2012年
2 盧智敏;;論基于網絡的校際協(xié)作學習[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馬建為;;網絡媒體下的學習[A];高教科研2006(上冊:校長論壇·教育改革)[C];2006年
4 張應國;;基于網絡的研究性學習中教師角色的變化及幾點思考[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謝曉芳;;網絡環(huán)境下研究性學習的設計與實踐[A];第三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論文集[C];2004年
6 周之良;;研究學習科學,改善學習狀況[A];2008學術前沿論壇·科學發(fā)展:社會秩序與價值建構——紀念改革開放30年論文集(下卷)[C];2008年
7 付巧英;;淺論任務型教學[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8 陳寧;;一種學習心理模型的理論構建[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李薦;;友善用腦——科學發(fā)展觀指導下的學習科學的新發(fā)展[A];2008學術前沿論壇·科學發(fā)展:社會秩序與價值建構——紀念改革開放30年論文集(下卷)[C];2008年
10 張娜;;國內外學習投入及其學校影響因素研究綜述[A];中國教育學會基礎教育評價專業(yè)委員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選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 任友群;教師培訓如何與MOOCs牽手[N];中國教育報;2013年
2 本報記者 張春銘 汪瑞林;MOOCs來了,,中國教育怎么辦[N];中國教育報;2013年
3 西北師范大學 李瑾瑜;校長:如何引領和促進教師學習[N];中國教育報;2008年
4 重慶市教育評估院院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習科學研究分會常務副會長 龔春燕;實施新學習,建設學習型社會[N];中國教育報;2013年
5 石家莊郵電職業(yè)技術學院網院運管中心副主任 劉濤;移動學習成為員工培訓新趨勢[N];中國郵政報;2014年
6 張春(作者單位:廣西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做學習型公民 不斷提升人的素質[N];廣西日報;2003年
7 天津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 金美福;學習的道德和道德地學習[N];中國教育報;2007年
8 北師大二附中 王元華;學習的三重境界[N];中國教育報;2007年
9 許建華;學習流引擎 教育服務競風流[N];中國教育報;2007年
10 李亞杰;學習:教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石[N];光明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付亦寧;本科生深層學習過程及其教學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2 馬相春;基于大數(shù)據(jù)的初中數(shù)學智慧學習系統(tǒng)模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7年
3 楊南昌;學習科學視域中的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王麗萍;自適應學習系統(tǒng)中學習者模型與教學模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7年
5 劉玉靜;合作學習的倫理審思[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崔國富;學習型社會建設與教育的使命[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伊亮亮;CTCL范式下的微視頻學習資源開發(fā)與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7年
8 弋文武;農村教師學習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孫傳遠;教師學習:期望與現(xiàn)實[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10 張玉芳;基于媒體素材庫的學習內容構建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東;MOOCs本土化實踐中學習支持服務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2 楊青;基于MOOCs的高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6年
3 陳方華;MOOCs論壇中知識建構過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年
4 花燕鋒;MOOCs環(huán)境下個性化學習的設計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5 李蘭翠;M00C學習平臺的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6 孫航;農民工隨遷子女學習生態(tài)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7 左揚揚;碎片化時代下企業(yè)微課程設計與應用[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8 馮豐;教育管理視角下的高中生學習倦怠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5年
9 毛蕊;基于情境創(chuàng)設的移動學習資源設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10 代晨陽;基于信息技術的問題解決型地理學習環(huán)境設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8608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860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