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感恩、親社會行為與心理健康的關(guān)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5-04 20:55
本文選題:高中生 + 感恩; 參考:《信陽師范學院》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在2016年末,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中宣部等22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了《關(guān)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wù)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大力發(fā)展各類心理健康服務(wù),加強重點人群心理健康服務(wù),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務(wù)體系。在此背景下,感恩水平的高低,與是否能表現(xiàn)出更多的親社會行為,對于一個身心健康的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所以,為提升高中生的感恩意識,提高其親社會行為,來獲得認知發(fā)展,增強情感體驗,提高其心理素質(zhì),促進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對全面推進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大意義。所以本研究分為兩個研究,研究一以感恩量表(AGS)、親社會行為量表(PTM)和心理健康自評量表(SCL-90)為研究工具對河南省新縣第二高級中學380名高中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來探討高中生感恩、親社會行為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guān)系。研究二以該校高二年級的兩個班為研究對象,一個班為實驗組,另一個班為控制組,分別為30人,進行6次親社會行為團體輔導干預之后,來驗證通過干預高中生親社會行為是否會提高其親社會行為水平,進而促進心理健康的發(fā)展。研究主要結(jié)論如下:(1)高中生感恩的整體狀況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對他人恩惠的表達和回報得分最高。(2)總體來說,高中生感恩在性別、獨生子、留守、家庭所在地、年級上不存在顯著差異;但是在感恩的各維度中,對社會恩惠的表達和回報在性別上存在顯著差異;對自然恩惠的感知和體驗在是否留守上存在顯著差異;對他人恩惠的表達和回報在年級上存在顯著差異,且高二的得分低于高三;對社會恩惠的表達和回報在年級存在顯著差異,且高一得分低于高二、高三。(3)高中生親社會行為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在高中生親社會行為類型中,報告最多的是利他的親社會行為,其余依次是緊急的、情緒的、依從的、匿名的和公開的。高中生親社會行為在性別、獨生子、班干部、留守上不存在顯著的差異;高中生親社會行為在家庭所在地上存在顯著差異;在親社會行為各維度中,利他的和依從的在高中生是否留守上存在顯著差異;匿名的、依從的和情緒的在高中生家庭所在地上存在顯著差異;利他的和緊急的在高中生年級上存在顯著差異。(4)高中生存在輕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其中強迫癥和人際關(guān)系問題比較突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別、留守、家庭所在地和年級上存在顯著差異;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在獨生子和班干部上不存在顯著差異。(5)高中生感恩、親社會行為與心理健康三者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guān)。即高中生感恩與親社會行為存在顯著正相關(guān);高中生親社會行為與心理健康存在顯著正相關(guān);高中生感恩與心理健康存在顯著正相關(guān)。(6)高中生的親社會行為在感恩與心理健康之間起到部分中介作用。(7)通過干預高中生親社會行為采用團體輔導模式提升高中生親社會行為水平是切實可行的。(8)高中生親社會行為水平通過干預得到了提高,且高中生親社會行為與心理健康存在顯著相關(guān),因而也促進了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
[Abstract]:In the end of 2016 , 22 departments , such as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and the Ministry of Public Health , jointly issued guidance opinions on strengthening mental health services . In this context ,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380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second senior middle school in Xinxian County of Henan Province . ( 4 )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cial behavior and mental health .
【學位授予單位】:信陽師范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B844.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俞國良;李天然;王R,
本文編號:18446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8446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