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學校制度下教師制度化參與的內涵及意義
本文選題:現(xiàn)代學校制度 + 學校民主管理; 參考:《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7年07期
【摘要】:教師制度化參與是指教師在既有法律法規(guī)和制度框架內,以合法和理性的方式,通過制度化的渠道有序參與學校管理,影響學校決策和權力運行的行為,F(xiàn)代學校制度建設要求學校實行民主管理,教師通過制度化的途徑和方式參與學校管理,可以規(guī)范和約束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行為,保障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權利,培養(yǎng)教師民主參與的意識和習慣,激發(fā)教師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校的民主管理之中,從而更好地促進學校民主管理目標的實現(xiàn)。
[Abstract]:The institutionalized participation of teachers refers to the behavior of teachers participating in school management in a lawful and rational manner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existing laws, regulations and systems, and participating in school management in an orderly manner through institutionalized channels, which affects the decision-making and power operation of schools. The modern school system construction requires the school to carry out the democratic management, the teacher participates in the school management through the systematization way and the way, may regulate and restrain the teacher to participate in the school management behavior, guarantees the teacher to participate in the school management the right. To cultivate teachers' consciousness and habit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to stimulate teach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democratic management of schools more actively and actively, so as to better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democratic management in schools.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
【分類號】:G4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伍俊斌;;政治參與和有序政治參與的基本內涵分析[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2 褚宏啟;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現(xiàn)代學校制度[J];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俞可平;;公民參與的幾個理論問題[N];學習時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范琪;我國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健;宗曉華;;中國研究型大學科研效率及其時空特征——基于2003-2011年校級面板數(shù)據(jù)的分析[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7年07期
2 張亞麗;;基于DEA技術的高?蒲心芰υu價[J];江蘇高教;2017年07期
3 曲慧梅;;基于DEA的高?蒲型度肱c產出的效率評價[J];對外經貿;2017年06期
4 孫繼紅;翁秋怡;;2016年高校績效評價研究報告[J];高教發(fā)展與評估;2017年03期
5 蘇屹;安曉麗;王心煥;雷家殨;;人力資本投入對區(qū)域創(chuàng)新績效的影響研究——基于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門限回歸[J];科學學研究;2017年05期
6 陳濤;宗曉華;;高校研發(fā)、知識溢出與區(qū)域高技術企業(yè)創(chuàng)新——基于2000~2013年省級面板數(shù)據(jù)的實證分析[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1期
7 白玉;鄭童桐;劉輝;趙醒村;;基于扎根理論的高?萍紕(chuàng)新能力評價模型構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05期
8 郭棣;李忠偉;;香港科技大學實驗室管理與服務的啟示[J];教育觀察(上半月);2017年02期
9 張小雨;朱琳;;基于灰色關聯(lián)度的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以合蕪蚌自主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為例[J];商場現(xiàn)代化;2017年04期
10 邱泠坪;郭明順;張艷;張默;;基于DEA和Malmquist的高等農業(yè)院?蒲行试u價[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7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艾華;吳偉;;研究型大學跨學科科研生產力提升:資源掃描及踐行路徑[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5年10期
2 王春春;張男星;;美國公立高?冃гu價體系內容與特點分析——以田納西州為例[J];比較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3 宗曉華;冒榮;;高等教育擴張過程中的結構演變及其與經濟體系的調適[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4 洪銀興;;科技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新型經濟[J];管理世界;2011年07期
5 梁燕;林玉偉;李相銀;;高?萍紕(chuàng)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初探[J];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2010年04期
6 洪銀興;;科技創(chuàng)新路線圖與創(chuàng)新型經濟各個階段的主體[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7 劉秉鐮;林坦;劉玉海;;規(guī)模和所有權視角下的中國鋼鐵企業(yè)動態(tài)效率研究——基于Malmquist指數(shù)[J];中國軟科學;2010年01期
8 李清彬;任子雄;;中國省際高?蒲行实慕涷炑芯:2002~2006——基于DEA模型的效率分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9年01期
9 黃蘋;;自主創(chuàng)新、技術模仿與地區(qū)經濟增長研究[J];軟科學;2008年08期
10 王宏煒;;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因素分析[J];統(tǒng)計與決策;2008年1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蘭軍;關于現(xiàn)代學校制度構建的探討[J];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3年05期
2 魏志春;轉型時期現(xiàn)代學校制度的解析[J];中小學管理;2004年05期
3 徐冬青;構建現(xiàn)代學校制度的幾點建議[J];中小學管理;2004年05期
4 陳立鵬;學校章程在現(xiàn)代學校制度建設中的意義[J];中小學管理;2004年05期
5 馮大鳴;現(xiàn)代學校制度與校長評價[J];中小學管理;2004年09期
6 陳效民;;現(xiàn)代學校制度創(chuàng)新的理想與實踐[J];素質教育大參考;2004年10期
7 張民生;;談談現(xiàn)代學校制度建設[J];素質教育大參考;2004年01期
8 朱怡華;;“把學校還給學!薄七M現(xiàn)代學校制度的第一句話[J];素質教育大參考;2004年02期
9 李昌群;;堅持現(xiàn)代學校制度創(chuàng)新 推進高中學校新一輪發(fā)展[J];素質教育大參考;2004年02期
10 張力;與現(xiàn)代學校制度相關聯(lián)的若干政策思考[J];人民教育;200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李蘭芳;;現(xiàn)代學校制度構建:校長的著力點[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華夏教師篇卷1)[C];2013年
2 劉軍;;建立現(xiàn)代學校制度 提升學校軟實力[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華夏教師篇卷2)[C];2013年
3 李繼星;;現(xiàn)代、現(xiàn)代學校與現(xiàn)代學校制度——兼議學校的現(xiàn)代化與現(xiàn)代性[A];第四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6年
4 裴林;;踐行科學辦學理念 構建現(xiàn)代學校制度[A];中國教師發(fā)展基金會“全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科研成果集(重慶卷)[C];2013年
5 許彩霞;;論現(xiàn)代學校制度視野下的校長專業(yè)化[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6 郝志軍;;中國基礎教育階段現(xiàn)代學校制度發(fā)展百年[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5)——中國基礎教育史研究(含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工讀教育等)[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刊記者 寇軼敏;我國為什么要建立現(xiàn)代學校制度[N];山西經濟日報;2004年
2 楊騫 張建坤;在是與不是間探尋現(xiàn)代學校制度[N];中國教育報;2006年
3 鄧小群;深圳推廣現(xiàn)代學校制度[N];深圳商報;2007年
4 李玫;我市全面推進現(xiàn)代學校制度建設[N];深圳特區(qū)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葉莎莎;現(xiàn)代學校制度建設的著力點在哪里[N];中國教育報;2008年
6 西南政法大學 范履冰;建立現(xiàn)代學校制度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N];中國教育報;2008年
7 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qū)教育局局長 劉永平;現(xiàn)代學校制度的核心是依法辦學[N];中國教育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葉莎莎 成都市青羊區(qū)教育局副局長 徐江涌 南京市教育局工委書記 徐傳德;現(xiàn)代學校制度由“試水期”邁向“深水區(qū)”[N];中國教育報;2011年
9 媒體人 華提;建立現(xiàn)代學校制度前提是把學校還給社會[N];經濟觀察報;2012年
10 張朝霞;“學生不服從”呼喚現(xiàn)代學校制度[N];東莞日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興洲;重構學校精神[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新義;現(xiàn)代學校制度建設的理論與實踐[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2 沈麗麗;現(xiàn)代學校制度實踐探索的分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單海源;新制度主義視角下我國現(xiàn)代學校制度變遷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安曉敏;轉型時期學校制度重建——現(xiàn)代學校制度探索[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5 陳建新;我國現(xiàn)代學校制度變遷機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高揚;公民社會視角下的現(xiàn)代學校制度[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7 齊巖;政治文明視域下現(xiàn)代學校制度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8 井光明;中小學去行政化與現(xiàn)代學校制度建設的實踐與思考[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9 夏楊燕;英國自由學校的治理機制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6年
10 劉亞男;中小學現(xiàn)代學校制度的文化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7848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784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