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長流水”教師隱喻
發(fā)布時間:2018-03-15 08:32
本文選題:教師隱喻 切入點:長流水 出處:《上海教育科研》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長流水”,這一隱喻關注教師的知識素養(yǎng)、專業(yè)形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時存在價值誤導,表現(xiàn)為:教師被物化為“水源”;學生則是“容器”;教師淪為學生發(fā)展的手段與工具。需要重新審視這一隱喻,做到三大目光轉向:“容器”轉向“泉眼”;“水源”轉向“挖泉人”;“手段—目的”轉向融合共生,最終實現(xiàn)價值重構。
[Abstract]:"to give students a glass of water, teachers must have a long stream of water." this metaphor focuses on teachers' knowledge literacy and professional image, which has some rationality,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misleading value. Teachers are materialized as "water sources"; students are "containers"; teachers are reduced to the means and tools of student development. Three major eyes should be turned: "container" to "spring eye"; "water source" to "digger"; "means-end" to merge symbiosis and finally realize value reconstruction.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胡光清;;編輯批評及其方法[A];新時期編輯活動特點探討——中國編輯學會第六屆年會論文選[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刁維寧 江蘇省連云港市連云區(qū)文化館;淺談學校的藝術教育與學生知識素養(yǎng)的提高[N];人民代表報;2012年
2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早報特約評論員 熊丙奇;學生知識素養(yǎng)世界第一未必值得驕傲[N];東方早報;2010年
3 劉景忠;培養(yǎng)知識素養(yǎng)如何讓學生胃口大開[N];中國教育報;2012年
4 山西科技報社 張瑛;漫談新時期新聞編輯的幾個基本素養(yǎng)[N];山西科技報;2010年
5 楊振平 呂麒麟;齊齊哈爾支隊深化主題教育增強責任感[N];人民武警;2008年
6 折麗萍;如何做好新時期圖書館管理工作[N];鄂爾多斯日報;2006年
7 徐佳賓;培育現(xiàn)代知識型勞動者[N];經濟日報;2004年
,本文編號:16152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6152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