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辦教育收費管理政策研究——基于18個省市的政策文本分析
本文選題:民辦教育 切入點:收費政策 出處:《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7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收集國內(nèi)18個省市民辦教育收費的政策文本進行分析,得出如下結(jié)論:在文本形式上,各省市收費政策條款數(shù)目呈現(xiàn)顯著差異,收費政策文本法規(guī)效力位階相對較低但已呈現(xiàn)"團體決策"模式,"規(guī)范"與"鼓勵"仍是收費政策的主要基調(diào);在文本內(nèi)容上,收費自主定價領域與收費標準授權(quán)程度不一,各省市明確規(guī)范民辦學校收費行為但規(guī)范的內(nèi)容和方式有較大差異,部分省市開拓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價格監(jiān)管機制。基于以上分析,民辦教育收費政策演進模式將會從急進式轉(zhuǎn)向漸進式,政策改革理念從關注收費標準轉(zhuǎn)向關注收費行為,政策話語體系從政策引導性轉(zhuǎn)向程序操作性。民辦教育收費政策順利推進與實施,政府部門面臨前所未有的監(jiān)管壓力,建議盡快出臺民辦教育成本核算辦法,探索多樣化的收費辦法,用政策引導性經(jīng)費間接調(diào)控民辦學校收費行為,引進第三方評估機制建立收費信用檔案并向社會公示。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olicy texts of private education fees collected from 18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in the form of text, the number of terms of charge policy in each province and city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 text of fee policy has a relatively low level of validity but has already presented the mode of "group decision making", "standard" and "encouragement" are still the main tone of the charging policy, and in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the field of independent pricing and the authorization of charging standard are different in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Various provinces and cities clearly standardize the behavior of private schools, but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the norms are quite different. Some provinces and cities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price supervision by opening up, innovating, and actively exploring the mechanism of price supervision.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e evolution model of private education fee collection policy will change from rapid to gradual, and the policy reform concept will change from paying attention to charging standard to paying attention to charging behavior. The policy discourse system changes from policy guidance to procedural maneuverability. With the smooth promo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vate education charge policy,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regulatory pressu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ost accounting measures for private education should be introduced as soon as possib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iversified charging methods, adjusts the charging behavior of private schools indirectly with policy-guided funds, and introduces the third-party evaluation mechanism to establish the charge credit file and announce it to the society.
【作者單位】: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課題(BIA160120)
【分類號】:G522.7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我國民辦教育發(fā)展的目標模式[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0年24期
2 宋斌;;對政府策劃社區(qū)民辦教育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2000年07期
3 李銀;用政策法規(guī)扶植民辦教育[J];北京成人教育;2000年09期
4 于果;機制創(chuàng)新是民辦教育的活力之源[J];職教論壇;2000年03期
5 季春;全國民辦教育發(fā)展研討會召開[J];職教論壇;2000年08期
6 ;岳陽市落實民辦教育方針[J];職教論壇;2000年08期
7 邸鴻勛,張定;民辦教育的概念性質(zhì)與功能[J];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8 蔡克勇;走歷史的必由之路──論積極發(fā)展民辦教育[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9 徐廣宇;試析民辦教育若干理論與政策問題[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10 談松華;教育振興和民辦教育[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紅衛(wèi);;撐起云南民辦教育的一片藍天[A];中國民辦教育家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2 陶順生;;我國民辦教育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的可行性探析[A];中國民辦教育家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3 魯加升;;質(zhì)量是民辦教育的生命之源[A];中國民辦教育家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4 ;后記[A];中國民辦教育家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5 陶順生;;我國民辦教育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的可行性探析[A];中國民辦教育大典[C];2010年
6 徐東;;我國民辦教育發(fā)展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A];中國民辦教育大典[C];2010年
7 魯加升;;質(zhì)量是民辦教育的生命之源[A];中國民辦教育大典[C];2010年
8 ;全國各級各類民辦教育基本情況[A];中國民辦教育大典[C];2010年
9 王媛媛;;民辦教育機構(gòu)上市問題研究[A];2004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四川師范大學經(jīng)濟學院研究生論文集[C];2004年
10 陶西平;;民辦教育在法制化的軌道上前進[A];第三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陶西平:多元化與法制化——民辦教育加快發(fā)展的保證[N];人民政協(xié)報;2002年
2 ;放寬收費政策 再掀民辦教育熱潮?[N];亞太經(jīng)濟時報;2004年
3 劉昊;本市今年全面普查民辦教育機構(gòu)[N];北京日報;2007年
4 李潔;依靠社會力量 興辦民辦教育[N];德州日報;2007年
5 記者 馬順龍;涼州發(fā)展民辦教育[N];甘肅日報;2007年
6 記者 馮珍;我市成立民辦教育協(xié)會[N];黃岡日報;2007年
7 記者 邢燎 通訊員 劉忠?guī)X;5家民辦教育機構(gòu)受表彰[N];哈密報(漢);2007年
8 本報記者 向吟吟;省民辦教育協(xié)會理事會在衡召開[N];衡陽日報;2006年
9 記者 姚文濱;南昌躋身全國民辦教育強市[N];江西日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溫淑萍;外資進入可能引發(fā)民辦教育洗牌[N];民主與法制時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英婕;民辦教育投資環(huán)境與投資方向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2 沈劍光;中國公共經(jīng)濟管理轉(zhuǎn)型對民辦教育影響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3 徐冬青;市場引入條件下的政府、學校和中介組織[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志光;民辦教育觀念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2 劉松林;論新時期民辦教育政策的變化及實踐[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3 吳艷艷;民辦教育的政府規(guī)制研究[D];云南大學;2010年
4 平曉麗;公共治理視野下的民辦教育行業(yè)管理[D];寧波大學;2012年
5 商景怡;黑龍江省民辦教育經(jīng)費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3年
6 楊文剛;公益性民辦教育組織與政府合作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7 李聯(lián)聰;成都市民辦教育協(xié)會行業(yè)管理問題專題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8 張瑩;沈陽市民辦教育發(fā)展對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9 李太芬;民辦學校特色管理模式探索[D];貴州師范大學;2015年
10 肖滿賦;民辦中小學經(jīng)營發(fā)展的困境與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5961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596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