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理論假設與實踐路徑
本文關鍵詞: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理論假設與實踐路徑 出處:《教育科學研究》2017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 教育治理 現代學校制度 教育治理現代化
【摘要】: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是教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路徑。教育治理的價值基礎是基于不同教育利益主體共治、共享的"善治",構建基于合作的政府-學校-社會關系;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的關鍵在政府,政府通過清單管理,簡政放權,向學校和社會組織放權和授權,同時加強事中、事后監(jiān)管,為學校發(fā)展提供專業(yè)支持與服務;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的著力點在學校,學校在依據章程厘清辦學權責的情況下,依法自主辦學,深化學校內部治理結構改革,建構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社會組織是參與和支持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力量,需要積極培育和扶持教育類社會組織,規(guī)范社會組織參與教育的機制,提高第三方教育評估的獨立性與專業(yè)性。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既需要建設與完善基于信息化的教育信息公開透明機制,更需要完備的教育法律法規(guī)體系保障。
[Abstract]:The reform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marks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ability. The value basis of educational governance is based on the common governance of different educational interest subjects and the sharing of "good governance". Constructing the government-school-social relationship based on cooperation; The key to the reform lies in the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through the list management,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power to school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supervision after the event. To provide professional support and services for school development; The focus of the EMO is on the schoo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larifying the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of the school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the school can run a school independently according to law,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the school, construct the school according to law and manage independently. Modern school system with democratic supervision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Social organizations are an important force to participate in and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actively cultivate and support educa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standardize the mechanism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ce and professionalism of the third party education evalu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nd perfect the transparent mechanism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o ensure the complete system of educatio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研究所;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重點課題“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研究”(AGA140002)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521
【正文快照】: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規(guī)定:“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盵1《]決定》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升到“全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蘭軍;關于現代學校制度構建的探討[J];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3年05期
2 魏志春;轉型時期現代學校制度的解析[J];中小學管理;2004年05期
3 徐冬青;構建現代學校制度的幾點建議[J];中小學管理;2004年05期
4 陳立鵬;學校章程在現代學校制度建設中的意義[J];中小學管理;2004年05期
5 馮大鳴;現代學校制度與校長評價[J];中小學管理;2004年09期
6 陳效民;;現代學校制度創(chuàng)新的理想與實踐[J];素質教育大參考;2004年10期
7 張民生;;談談現代學校制度建設[J];素質教育大參考;2004年01期
8 朱怡華;;“把學校還給學!薄七M現代學校制度的第一句話[J];素質教育大參考;2004年02期
9 張力;與現代學校制度相關聯的若干政策思考[J];人民教育;2004年01期
10 “基礎教育階段現代學校制度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總課題組;關于現代學校制度的含義、特征、體系的初步認識[J];人民教育;2004年1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李蘭芳;;現代學校制度構建:校長的著力點[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華夏教師篇卷1)[C];2013年
2 劉軍;;建立現代學校制度 提升學校軟實力[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華夏教師篇卷2)[C];2013年
3 李繼星;;現代、現代學校與現代學校制度——兼議學校的現代化與現代性[A];第四期中國現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刊記者 寇軼敏;我國為什么要建立現代學校制度[N];山西經濟日報;2004年
2 楊騫 張建坤;在是與不是間探尋現代學校制度[N];中國教育報;2006年
3 鄧小群;深圳推廣現代學校制度[N];深圳商報;2007年
4 李玫;我市全面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N];深圳特區(qū)報;2007年
5 西南政法大學 范履冰;建立現代學校制度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N];中國教育報;2008年
6 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qū)教育局局長 劉永平;現代學校制度的核心是依法辦學[N];中國教育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葉莎莎 成都市青羊區(qū)教育局副局長 徐江涌 南京市教育局工委書記 徐傳德;現代學校制度由“試水期”邁向“深水區(qū)”[N];中國教育報;2011年
8 媒體人 華提;建立現代學校制度前提是把學校還給社會[N];經濟觀察報;2012年
9 張朝霞;“學生不服從”呼喚現代學校制度[N];東莞日報;2013年
10 山東省濰坊市政協委員 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qū)教育局局長、黨委書記 劉永平;依法辦學,現代學校制度的核心[N];人民政協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興洲;重構學校精神[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麗麗;現代學校制度實踐探索的分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單海源;新制度主義視角下我國現代學校制度變遷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安曉敏;轉型時期學校制度重建——現代學校制度探索[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4 陳建新;我國現代學校制度變遷機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5 高揚;公民社會視角下的現代學校制度[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6 齊巖;政治文明視域下現代學校制度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7 夏楊燕;英國自由學校的治理機制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6年
8 劉思;論現代學校制度的價值取向[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9 周毛毛;論現代學校制度對完善校長負責制的促進作用[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10 胡艷玲;構建安全學校[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3950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395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