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電子教科書基本問題的探討
本文關鍵詞:關于電子教科書基本問題的探討
【摘要】:在使用電子教科書之前,必須真正省察電子教科書可能給教學帶來怎樣本質性的、不可逆轉的影響,思考如何使用才能使其發(fā)揮積極作用?疾祀娮咏炭茣仨氁越炭茣慕逃宰鳛楹诵臏世K,教科書的所有構成條件都應該圍繞教育性做出取舍,為了教育性有必要適當放棄便利性。電子教科書的呈現(xiàn)方式對學生學習會產(chǎn)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其無法徹底取替紙質教科書,因而,電子教科書與紙質教科書應共同使用。目前需要注重研究電子教科書的引入方式和教學方法。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
【關鍵詞】: 電子教科書 紙質教科書 便利性 教育性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多元互動課堂的教學策略重構”(項目編號:13YJA88004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G423.3
【正文快照】: 隨著平板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又一波教科書數(shù)字化浪潮以前所未有的勢頭撲面而來。20世紀90年代,曾有論者積極推動在中小學普及電子教科書,以電子教科書取替紙質教科書,最后卻如同“愛迪生預言”那樣,以不了了之而告終。[1]歷史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在推動使用電子教科書的進程中應該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平原;;讀書是件好玩兒的事[J];讀書;2013年09期
2 楊義;現(xiàn)代中國學術方法綜論[J];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祥明;論科學美及其美感[J];安徽大學學報;1998年04期
2 常樹寶,王道云;高校大學生德育創(chuàng)新探析[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3 汪宏喜;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數(shù)學發(fā)現(xiàn)[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科版);1996年01期
4 何池友;試論科學審美之于科學的發(fā)展[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5 陳玉璽;知識創(chuàng)新及其認識活動的特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6 胡文萍;;麗塔·達芙的詩《幾何學》中的邏輯與想象[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6期
7 程緒鐸;科學假說對原子結構理論的貢獻[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年02期
8 王習勝;預設與解題——從本體論、方法論看科學問題的預設對科學研究的影響[J];北京大學學報;2000年S1期
9 陳洪捷;論寂寞與學術工作[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10 弋紅麗;;對當代網(wǎng)絡倫理問題的綜述[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0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浩;;略論興趣、愛好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2 張浩;;聯(lián)想、想象、幻想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3 張浩;;潛意識或無意識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4 唐麗;;科學研究中心理因素的作用[A];“中國工程技術哲學的繁榮與東北老工業(yè)基地振興”高峰論壇暨遼寧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2005年年會會議交流材料[C];2005年
5 張振東;孫振;;馬克思主義視域下的學科交叉與方法論[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6 尹繼鳴;;展示空間的設計構思探析[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7 馮文滔;陳良華;;會計研究方法論的中觀視角——基于一般系統(tǒng)論的方法論概念模型構建[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8 丁潤生;;也談思維科學的對象——兼說完整準確地理解錢學森有關思維科學遺著[A];《思維科學與21世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9 張浩;;略論興趣、愛好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A];《思維科學與21世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10 ,
本文編號:7039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703952.html